站在云端之上,袁洪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朝歌方向,那里还有一只名为申公豹的豹妖,在为殷商,为证明自己,而不断奋斗着。
虽然袁洪不愿在被算计的情况下,为殷商出力,但是,不可否认,申公豹的所作所为,确实触动了袁洪的内心深处,那似乎已经是上辈子的回忆与情福
那一腔热血,确实是存在与申公豹的内心,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身为豹妖的他,才能被人王帝辛任命为国师,专门搜集奇人异士,充实三军!
看来,帝辛,可没有放松过军备,不知道,现在的西岐,又是怎样的?
袁洪一边想着,一边开始变幻金身。
原本的佛门形象,开始转换,变成了一个高冠羽士,袁洪这是打定主意,要假扮陆压了。
当然,袁洪来到西岐附近,首先要探听消息,看看有没有真正的陆压现身,要是没有也就罢了,要是有的话,袁洪肯定不能这么去投西岐帮忙!
眼睛闭紧,耳朵不断翕张,听取着来自西岐的信息。
此时,还是姬昌与姜子牙起兵,攻打北伯侯胜利归来的途中,这是先行剪除鳞辛的一个爪牙,一点点削弱殷商的战争潜力。
这样一来,东、南、西、北,都成列对殷商的势力,帝辛就算兵力再强,也不可能同时对四大诸侯开战!
甚至,东伯侯姜桓楚与袁福通压制着陈塘关的闻仲等人;
南伯侯鄂顺本领不强,却也不停攻打,拖住了三山关的兵马;
新任的北伯侯崇黑虎与冀州侯苏护两人,却是拖住了朝歌的三军,难以调动。
而西伯侯姬昌的兵马,虽未正式起兵,却也拖住了五关的兵马。
眼下的殷商,兵多将广,比起任一诸侯,都强大许多,但是,却像一个壮汉,被四个相对瘦的人,将自己的四肢牢牢抱住,难以挣动!
偏偏这壮汉还在顾虑这顾虑那,不肯先下死手对付其中一个,还要注意自卫反击的尺度,防止自卫过当!
实际上,如果帝辛不能破局的话,姬昌就可以借着攻打五关,一点一点地消磨殷商的兵力,这就是现代所谓的失血战术。
直到双方兵力对比,突破某一个临界点之后,再一举破关,直入朝歌!
从兵法上来看,西岐做的每一步,都恰到好处。
而等待着鱼儿变大一些再去捕捞的殷商,却是被已经长成鲨鱼的西岐,拖入水中,撕咬一空!
袁洪此去西岐,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且,还没有钉头七箭书,对付赵公明,就只能直接上了。
按照袁洪的推测,赵公明的定海珠,应该是一件充满了海水的极重法宝!
对于自己的杀伤性法宝,金乌吐出的激光,克制很大。
嗯,幸好手上还有如意金币,可以收取。
毕竟,赵公明应该是一个见财眼开的家伙,封神时也是封了财神。
原着中,他见了落宝金钱,就心旌动摇,失去了对定海珠的操纵权,更何况,是比起落宝金钱更胜一筹的如意金币呢!
就算没有钉头七箭书,袁洪自信也能将殷商一边厉害的斗神将、化形妖们,一一送上封神榜!
等到殷商大厦将倾,自己也就可以功成身退,脱掉陆压这个马甲了!
到那时,应该已经过了十绝阵、万仙阵,圣人不得临凡!
而自己,就能够按照自己的本心,重新做回袁洪,领着梅山七怪,打得西岐军队一个落花流水!
封神计划,只需要足够的斗神将之灵,可没,一定是哪一边的军队胜利!
英雄,不应该流血又流泪,还留下千古骂名!
帝辛被称为商纣王,残暴淫乱,却只有四个妻子,两个儿子!
贤王姬昌,却有百子,姬妾成群,这是何等的讽刺?
帝辛解放奴隶,牧野一战,奴隶效死,战至最后,血流漂杵!
如果不是城内的大奴隶主通风报信,姬昌等诸侯,趁着商军主力远征东夷之时出兵,根本不可能有攻占朝歌的机会!
周朝建立之后,居然不敢自称人王,帝!
却将九九至尊削去一等,只敢称九五之尊,子!
还恢复了活人祭祀的残酷礼仪!
直到商朝的后裔,秦灭六国,才重新废除活人祭祀,使用陶俑代替,才敢自称皇帝!
不过,或许也是命阅轮回,秦也仿佛帝乙、帝辛一般,二世而灭!
被汉子刘邦,取而代之!
从此之后,再无一个朝代的王者,敢自称皇帝的,都是自称子!
将自己的尊严,人族的尊严,放在聊下面。
他们的一切政策,其首要目的,是愚民,从而维护家下的统治,维护自己的特权享受,而不是外御强敌,内增民智!
他们,已经不配称为人王!
帝辛就是人族历史上,最后一个人王!
即便,是被抹黑的商纣王!
袁洪对于这样的人王,始终是敬佩的,申公豹的神通,如果不是袁洪心中的确有这样的想法,又怎可能生效?
不过,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什么时候去做,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被他人仿佛牵线木偶一般引导着去做!
那样的人,只会成为他饶棋子,在这个封神计划中,成为被封神的一员!
袁洪,身为穿越者,又怎么会让自己落到那样不堪的田地?
一整衣裳,袁洪高歌而行,迎着一行出城迎接得胜归来军队的仪仗走去。
那里,火红色的大麾之下,一只神俊的凤凰之上,坐着一个年轻的王子,双目重瞳,顾盼生姿,手握铜戈拄地,正在向远方眺望。
蓦然间,听到有人高歌:
陆压本在昆仑西,火莲划开池巅;
修行得道混元起,了却长生知顺逆。
跨罢青鸾乘白鹤,三山五岳虎豹骑;
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下依。
会见封神谋功德,西岐人王有凤仪。
姬发自从姜子牙来到西岐,除却跟随学习治政治军之法,多少也有些见闻,知晓子牙乃是昆仑山修士。
今日听得有道士从西昆仑而来,姬发不由心中一喜,莫非又有道德之士,愿意辅佐我西岐?
赶忙抬头望去,却见好一个道士:相貌风光霁月,下颌五柳长须。
道袍衣无缝,足蹬麻耳丝履。
左手托三寸葫芦,有金光隐隐,
右手单掌作揖,脑后有佛光灿灿!
照见如来,佛本是道,道也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