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通水了
作者:放羊小星星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     
    之所以不告诉村民们肥料的问题,原因很简单。

    千万不要小瞧兔子的基建能力以及研发能力。

    小老百姓担忧的问题,国家其实早就考虑好了,早在60年代,官方便看到了国内化工产业的不足。

    70年代,国内便成套引进了13套大型化肥装置,而首次引进的这批化肥装置正是用料最大的氮肥。

    到了90年代,仅仅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国内的氮肥产量已然翻了几十番,其产能俨然足够供应市场所需。

    氮肥解决了,接下来的便是磷肥,再过不久,国内就会相继建成数套大型磷肥生产装置,并且全都是高浓度磷肥。

    等到这些磷肥工厂相继建成,国产市场高浓度磷肥紧缺的情况也会随之缓解。

    根据李杰的种植计划,这两年不足的,先用农家肥以及微生物肥顶上,等到国产磷肥全面上市,到时候再换上更省心省力的磷肥,只要中间不出什么大的差错,化肥短缺的问题根本就不会是问题。

    即便是遇到了最坏的情况,中间出了什么岔子,李杰仍然可以向上级求助。

    金滩村是吊庄移民政策下第一个成立的自然村,国人对于‘第一’是有执念的,凡是第一,必然会引起各方的关注。

    简单来说,金滩村是在上面领导那里挂上号的村子。

    万一真的遇到什么难题,只要不是特别棘手的事,李杰相信上级领导是不会介意帮扶一把的。

    放眼全国,肥料短缺的确是化工行业的困局,但短缺并不意味着没有,金滩村一共也就二十三户吊庄户选择了种植甘草,总共种植面积也不过一百八十亩地。

    一亩地需要20公斤肥料,一百八十亩地施一次肥也不过需要3600公斤化肥。

    倘若金滩村的村民要的是3600公斤钾肥,领导或许会觉得为难,毕竟钾肥的年产量也就那么一点(产能20万吨,实际90年青海盐湖一期钾肥工厂才刚刚投产,当年产出不过数万吨),但是金滩村要的并不是稀缺的钾肥,而是磷肥。

    哪怕国内磷肥产能不足,县里区里也不缺少区区三点几吨的磷肥。

    (1990年国内生产磷肥394.6万吨,折算标准肥为2081.1万吨,将近两千万吨的产量,三点几吨,还真不算什么。)

    为了化肥的问题,李杰前后准备了两道保险,即便一道出了问题,还有另外一道。

    因此,他才选择了隐瞒。

    如果不是李杰早有了万全的准备,他又怎么会去选择种甘草?

    至于,农户们没钱的问题,其实也很好解决。

    没钱,他们可以选择贷款。

    哪怕银行不贷,也可以选择向李杰贷款,不过李杰提供的‘贷款’,并不是直接发钱,而是折算成种子贷给村民。

    当然,李杰来这里也不是做慈善的,贷款肯定是有利息的,并且从他这里贷款的利息还会高于银行。

    为什么要把把利息定的高一点?

    其实,这完全是无奈之举,如果李杰将利息定的太低,或者干脆免息,到时候村民们肯定一窝蜂的来找他贷款。

    届时就是有金山、银山,也填不了这么大的窟窿。

    自古以来,升米恩,斗米仇的例子可不少。

    肥料、钱的问题解决了,还剩下的只有一个问题。

    水!

    水是生命之源,不论是什么生物,想要存活下去都离不开水,一个人的身体里70%左右的成分都是水。

    一般而言,一个人超过72小时不饮水,就会遭遇生命威胁。

    人如此,地里的作物亦是如此,种地,不论种什么,哪怕是耐旱的土豆,也离不开灌溉。

    如今,金滩村的生活用水全都是从十多里地外的取水点取水,相比于生活用水,灌溉用水的水量就要大得多。

    灌溉用水的水量是生活用水的十几倍,这么大的用水量,如果仅仅是依靠拉水,无疑是杯水车薪。

    唯有通水,才能解决地里庄稼的灌溉问题。

    关于通水的问题,早在吊庄户们抵达安置点之前,官方就把‘水渠’的修建纳入了规划。

    经过将近一年的修建,由青铜峡水库通往各个移民安置点的水渠,即将迎来竣工。

    根据马得福提供的消息,最迟,三月底也能通水了。

    宁省地处西北地区,相较于温暖湿热的南方,这里的春天要来的迟一点。

    虽说要迟一点,但到了三月下旬天气也会渐渐转暖,到了四月份,基本上就正式进入春天。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适合播种的季节。

    春天到了,水还会晚吗?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三月的最后一天。

    清晨,天还未明,金滩村的村民们便三三两两的聚到了村口的空地上,热烈的讨论着什么。

    没过一会,马得福循着声音来到了这片空地。

    忽然间,眼尖的李大有率先发现了马得福的身影,只见他高喊一声。

    “得福来勒!”

    此话一出,现场的讨论声忽地一紧。

    旋即,村民们立马呼啦啦的围了上去,七嘴八舌的开始问道。

    “得福,叔问你,今天水真的会来吗?”

    “得福,得福,这水几点钟来?有没有个准信?”

    “额们真的能用上黄河水?”

    “得福,这次会不会又向上次一样,那水就跟娃娃的尿一样,一会有一会没有的?让额们空欢喜一场?”

    ……

    ……

    马得福呼哧呼哧的拨开人群,张大嗓门道。

    “各位父老乡亲,叔叔伯伯,哥哥姐姐们,你们先安静一下,听额说。”

    然而,在村民们眼里,马得福虽说是村里出的第一个国家干部,但他到底还是太年轻,威望不足,以致于现场依旧乱糟糟的,村民们依然自说自话,不停地向他发问。

    眼见于此,马得福只得扯着嗓子,一遍又一遍的解释。

    “根据扬水站下发的通知,今天上午十点,水一定会来!”

    “至于,上次的水为啥小,那是因为上次防水是测试,所谓测试嘛,就是试一下,看看通水有没有问题,大家也知道,咱们这里水有多金贵,测试用水当然不可能敞开了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