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九章 妥协
作者:放羊小星星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     
    四方馆。

    看完纸条上的信息,萧孝先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愤怒,直接一脚踹开了眼前的椅子。

    砰!

    黄花梨制的木椅,倒在地上,发出一记沉闷的响声。

    宋廷欲让本朝割让析津府以南的州府!

    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凭什么?

    宋朝有什么资格?

    按照法统,宋廷是代周而立,而幽云之地,早在后晋之时便已纳入辽土。

    宋廷压根没有资格索要幽云之地。

    师出无名也!

    “呵。”

    半晌,萧孝先发出一声冷笑,他终于明白了宋朝君臣的算计。

    避而不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辽着急,然后再以此逼迫大辽接受如此屈辱的条款。

    宋廷,当真是好算计。

    想了片刻,萧孝先决定暂时先将这份情报传回国内。

    割地一事,干系甚大,以他的级别,还没有资格直接拍板。

    如今,萧孝先仅有的权限便是岁币一事。

    出发之前,辽帝亲自召见了萧孝先,并且给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力,如果必要,岁币可以悉数不要。

    然而,不论是辽帝,亦或者是辽国大臣,全都没有想到,大宋这一次的胃口,竟然如此之大。

    虽然谈判讲究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但再怎么还,宋廷的目的肯定是割地。

    或许,还有赔款。

    念及至此,萧孝先顿时觉得头大。

    无论是割地,还是赔款,以他对陛下的了解,多半都不会接受。

    ……

    ……

    ……

    三天后。

    中京。

    信使昼夜兼程,沿路跑死了三匹马,终于赶在日落之前进入了大都。

    辽国的宫禁虽然不比宋廷,但此时的宫门也已落锁,不过,在十万火急的军报面前,宫门锁了,也得打开。

    很快,信件就呈到了耶律隆绪的桉前。

    宋廷要析津府以南的所有州府?

    看到这个消息,耶律隆绪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

    他,绝不会答应如此离谱的条件!

    幽云之地归于契丹已有近百年的时间,在耶律隆绪看来,这片土地就是他们契丹的。

    另外,如果他真的敢答应,后人还不知会怎么评价他。

    庸主?

    昏君?

    这等评价,耶律隆绪如何能接受?

    不过,冷静下来之后,耶律隆绪反而露出思索之色。

    这和萧孝先的预料完全不同。

    耶律隆绪没有直接否定,而是开始考量其中的得失。

    已经损失了近十万兵马的契丹,再也无法接受任何损失。

    人,又不是麦子,割了一茬,明年立马就长出来了。

    一名合格的骑兵,培养起来并不容易。

    十万兵马的损失,已然令契丹伤筋动骨,没个五年八年,怕是缓不过来劲。

    另外,即便缓过劲来,在没有破解雷火弹之前,契丹也不敢轻启战端。

    这次的教训太过惨痛!

    这一夜,武功殿的烛火亮了一整夜,耶律隆绪心中的愤怒就像那燃烧的烛火,一夜都没有平息。

    晨光微亮。

    彻夜未眠的耶律隆绪,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割地一事,他认了!

    但规模必须有所限制!

    高粱河一线是他的底线!

    超过此河,一分他都不会让。

    当然。

    底限是底限,不到最后绝不亮出底牌,具体该怎么谈,就交给萧孝先去负责。

    如果萧孝先能够谈好,回来之后,加官进爵,那是必然的。

    若是谈的不好,逼近了底限,待他回来,往后的朝局也就没有这人了。

    耶律隆绪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就立刻将消息传到汴梁。

    大宋能等,他能等,前线的大军可等不了。

    片刻后,一匹快马从皇城西掖门狂奔而出,一路沿着御道,向着外城疾行而去。

    由于速度太快,一路上倒是闹得鸡飞狗跳。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及时传讯,才是最重要的。

    ……

    ……

    ……

    几日后。

    汴梁。

    南熏门外,范仲淹定定的站在城门口,望着巍峨的外城城墙,他的思绪不由飘到了大中祥符七年。

    那一年年关,范仲淹第一次来到京城。

    虽然应天府已经足够繁华了,但和人口百万的京师相比,仍旧逊色几分。

    那一年,范仲淹首次意识到了地域之别。

    那一年,他心中暗自许下一个愿望,如果天下的城池,都能像京城这样,那该有多好。

    尽管他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

    但哪怕实现不了,他也能竭尽全力的向那个目标靠近。

    起码,教育方面得平等一些。

    寒门出身的范仲淹,饱受求学之苦,遥想当年,为了求一本无错版的经义,他不知废了多少心力。

    那时他便想,若是可以随意进书院藏书楼抄书就好了。

    而现在。

    他就带着当初的那份美好期愿,来到了京城。

    在他的设计中,藏书楼是每处州学必备的一样建筑,并且,只要是惜书之人,不论是谁,都能进州学藏书楼抄书。

    这个理念和后世的图书馆很像。

    当然。

    范仲淹也很清楚,想要实现这一点,肯定很难。

    难不是难在建藏书楼,而是难在开放藏书楼。

    那些世家大族,就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科举是底层士人的最重要的上升通道,而书籍又是叩开科举大门的敲门砖。

    谁掌握书籍,谁就能控制上升渠道。

    如果天下人人都能读书,世家大族又该如何保持自身的地位?

    “驾!”

    “让开!”

    “让开!”

    就在范仲淹缅怀过去之际,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同时还有一声声高亢的叫喊声。

    转头一看,只见一名穿着契丹服饰的骑手,正骑着一匹良驹,疾驰而来。

    汴梁城中生活着上百万人,南熏门又是正南门,平时里的人流量非常庞大,似契丹骑手这样骑马,引起骚乱是必然的。

    拱卫城门的禁军一看契丹人如此肆无忌惮,顿时怒了。

    今时不同往日。

    以前,契丹人嚣张一点,忍就忍了,但现在,契丹人还敢如此。

    这如何能忍?

    “来人,上拒马!”

    门口的军官先是大手一挥,示意手下以拒马拦路,然后他又向前几步,高声呵斥。

    “兀那厮!”

    “给军爷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