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三十锻环首刀刀锋未开,尚不能试刀,李孟羲看着疲惫的刀匠很是赞扬了几句。刀都还未试呢刀还在一边蹭蹭磨刃呢,李孟羲就夸刀匠技艺精湛,让刀匠很是感觉不好意思。虚伪的人是怎样,而今李孟羲就已经有了几分虚伪人的样子。想起在锻刀过程中见到的种种不足之处,李孟羲叫过铁匠首领,他吩咐了以下几点。第一,无论是犁具还是其他铁器,全部停下打造,从明日开始,与铁匠营七天时间,这七天时间,铁料由军中供应,各人打造各自的锻造工具,铁料不限量供应,能打多少,便打多少。其二,自此月开始,铁匠营众人每月每人可领铁五斤,铁领走,归属各人,想放着不用,还是想打造些别的玩意儿,任凭自便。其三,匠营按每十人修小炼铁炉一个,并打铁工具一套,此小炼铁炉,不用于铁器生产,乃用以共用,用以匠人众人自造铁器之用。同时,共用铁炉所烧一切柴薪,由军中担负。没了,此三条。夜色已漆黑,李孟羲对匠人首领道,“就今夜,最迟明日,一人五斤铁,全发下去。”对匠营而言,又是一串大的变革。铁匠首领往回走,铁匠们围上来问军师都交代了什么,匠人首领一一答复。听说往后七日之久不用干活,全力打造工具,铁料还由公家担,谁打的工具就是谁的,这不就等于是白捡的便宜吗,铁匠们听闻消息全营振奋。这还不算完,又有,日后每月,每人都可白领五斤铁,这可是天大利好了。大汉盐铁官营,铁价较贵,一斤铁最普遍得十文钱,而一月五斤铁,便是五十钱,等于每月白得五十钱。至于共用的炼铁炉子,这就更好了,有了铁,还有共用的炉子,连柴火都不用管,打点别的东西方便的很。——城主府,晚饭时候。李孟羲晚饭吃的很是心不在蔫,吃着吃着快子戳到碗里都不动了。李孟羲是在想锻刀的时未曾想明白的退火和正火两个步骤。刀匠锻刀之时,把刀打好之后,那时刀经一阵捶打,已经凉了许多,然后特意放火上再加热一阵,然后,趁热放火柜里。放火柜里还不算,还弄了一些炭丢进去,且特意弄的将要烧完的木炭。若说是为了渗碳的吧,可想想也知道,炭火渗碳的速度不快,理应多渗一些时间,可偏偏要选将燃尽的炭。将燃尽的炭,有什么特点?不过是烧了一会儿,不久就熄灭了。可为何,要特意用只能烧一小会儿就灭了的炭,为的就是让刀条热上一小段时间吗。这给人的感觉,好像加了那点燃烧殆尽的炭,不是为了加热,反而像是怕刀条凉的太快了,是想要让刀条缓缓缓缓的降温。也就是,保温。可是,纵的确是为了让保温,假设这个猜测正确,可是,他喵的,为什么?想不通,就越想越吃不进去,越想越气。李孟羲拿着快子,在碗里戳啊,戳啊。今晚的饭是大米饭,少见的大米,单看大米饭不好吃,但再配上中午剩的鱼汤,简直美味。李孟羲心不在焉的,把碗里的米戳啊戳的,戳出来个坑,又给扒拉平,再戳一个坑,再扒拉平,可亏没大人在边上,要不铁定挨揍。吃饭都是在一起的,一张矮几,关羽当中,李孟羲和小砖在两头,李孟羲在那里扒拉碗,关羽怎能没看见。关羽忍了又忍,忍了又忍,不是自家孩子,不能打也不好骂,只能就忍了。思路推到,所谓的退火,很可能就是把打造好的刀条加热之后,使其保温,然后缓缓的降温。结合淬火,从高温骤然降到低温,这是淬火。淬火目的是让铁变硬。可,缓缓降温,为的是什么,已经另有回火过程,回火过程已经和硬度柔韧性相关了,那退火就大可能同样是为了硬度韧性。问题缩小到,加热保温,不是为了韧性,能是为了什么。加热的铁,特征是什么?加热的铁特征有,足够热,还有,软。那么,软意味着什么……李孟羲拿着快子戳着碗里的米,碗里米就不停的戳一个坑,又从坑变得平的,又变成了坑。在昨夜,李孟羲刚用了一整宿时间去烧了一盆钢水,看了一整夜,钢水的流动变化的模样印象是如此,当李孟羲目光触及到碗里的米,碗里本来戳的一个坑一个坑的米,随着继续戳下去,渐渐变平了。“流动性?”李孟羲茫然自语。若说退火是为了将刀条保持在熔融状态,长时间保持其流动性,那为何要长时间保持其流动性?流动性的特点,当然是,会流啊,从高的地方,流到低的,从凸的地方,流到凹的,流着流着,从不平,流成平的了。流体有天然的自平特性。精光勐的一闪!“明白了!”李孟羲突然激动大叫,用力一拍矮几,啪一声响,然后就是碗骨碌碌啪的一声砸到地上的声音。是流动性!他妈的,是流动性!锻刀的过程,会把刀用锤子一锤子一锤子砸了一遍又一遍,那可想而知,刀内部得被打成什么乱七八糟的,肯定是这里凹一点那里凸一点。也就是,锻打之后的刀条,内部很不均匀。而将之加热到半柔软的熔融状态,熔融状态,铁是拥有着微弱的流动性的。然后,如果能长时间保持着这个熔融状态的化,那么,在重力作用下,刀中那些因锻打造成的细微凸凹和不均匀,就缓缓的“流”平了。这大概,就是原因,“自流平。”而再结合具体工艺,退火将刀条放在一堆将要燃尽的木炭中,正因为炭要烧尽,火力不够,所以,就不会使刀条过度加热,而正好能跟刀条的散热维持一定时间的平衡,使刀条维持温度长时间不变。而如果放的是一堆新炭,那么炭就要烧很长时间,就会使温度越来越高,就会让刀条过于高温,过于高温的刀条会变得过于柔软,会“化”掉,会变形的。妙就妙在,用将尽烧完的炭。其实还有更妙的,不用炭,可以用烤箱,烤箱里的温度也是恒定的。退火如此。再之后的正火,正火乃是,将刀条加热,塞到一堆草木灰中冷却。草木灰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大概是为了,不至于让降温过于迅速吧。若说退火是为了长时间软化金属,使金属自流平,那正火又是为何,正火又是加热了,也是等到冷却了,难道是为了稍微的再一次自流平?想想,或有可能,模湖记得,在铁匠正火时,刀条烧的明显不如退火时温度高。温度高,铁流动性更强,温度低一些,铁流动更弱,那为何,要多此一举,再流动一次?说不通。而且,正火没有长时间保温过程,乃是没有加热,从热变到了冷,而淬火,也是从热到冷。淬火的原理,铁质极速冷却结成晶体,从而大大提高硬度。而若从高温放在空气慢速冷却,为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较为柔和的冷却结晶?也就是,为了另外的晶体。大概是,高温铁骤然冷却可结成一种坚硬晶体,高温铁在空气中缓慢冷却,通体结成一种更缓和的晶体,从而,加强铁件强度。正火跟淬火竟可能内里是一个原理。可想来,都是从高温较为快速变冷,淬火是放冷水中,骤然变冷,正火是放空气中,须臾变冷,环境变化类似,那其中原理也是类似。一切似乎了然了。锻造四火。【退火】乃是,将铁烧成柔软又不至于太软的状态,然后长时间保温,使其长时间“自流平”,以慢慢均匀材质,均匀掉刀条中那些因锻打造成的内部不匀。【正火】乃是,内中道理与淬火类似,乃是将铁加热到不高不低的温度,再放在空气中不快不慢的降热,使铁不大不小的冷却收缩,铁整体结成不软不硬的晶体。此一步,乃细化整体结构。【淬火】乃是刀剑外层与冷水快速接触,为了使铁快速冷却收缩,为了得到强大硬度。【回火】则是,微调,修正。淬火不好控制,极容易把刀淬的过硬过淬,所以淬火之后稍加温度,稍降低硬度,能明显调和刀剑硬度与韧性的平衡。回火一个流程,跟造钢,从生铁——到熟铁——加炭成钢的道理一样,都是没办法一步到位,然后加了一步补救。若是淬火能一次恰恰好,实则就不需回火。而恰因为淬火难以一次功成,成功率不高,所以便有了回火修正的技术。锻刀要义,大抵如此。大抵了解了锻造关键,同时,便有了改进之法。于【退火】一步,退火是为了让铁变软,借助其微弱的流动性,均衡材质,那么,除了长时间保温,其实还可以把刀条晃荡起来——一盆凹凸不平的米,端着晃两下,就平了。只是,不知轻微的晃荡对铁质的均衡作用能有多大,值不值得加上。于【正火】一步,目的是为了刀条通体晶体强化,那么由此,回火的关键便是,正火之前,刀条一定得加热充分,使里外都热。【淬火】可改进用尿和油脂淬火。【回火】一步,加热充分,保温,则是关键。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九六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