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古埃及文明
作者:季敏杰   亚历山大四世最新章节     
    早期的埃及人的传统统治范围一直在尼罗河三角洲岛底比斯之间,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年-前1670年),由于法老地位的恢复他们通过对贸易收税,不仅开始继续修建金字塔,灌溉区域也得到了全面扩展,最远到达了努比亚和第二瀑布地区,并在法尤姆盆地开z展了一项巨型灌溉项目。法尤姆地区大约在七万年前被尼罗河的大水冲过了法尤姆周围的洼地和低山,形成了加隆湖和大片沼泽地,这块地被埃及人开发之后成就了“世界第一块农业区”的美称,成了埃及的粮仓。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70年-前1085年)的埃及是整个埃及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军队和版图达到了空前庞大的地步。向东北扩展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向南到达努比亚的第四瀑布地区,都城从下埃及的孟菲斯迁到心脏地带的底比斯。

    同时,象牙、黄金、熏香和硬木贸易也扩大了,沿红海扩展至东非地区的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的“彭特之地”。埃及人沿着尼罗河山谷修建了大量象征着新埃及王国法老权力和财富的雕像、庙宇和宫殿。

    但在新王国的第二十王朝后期,埃及同时受到南部的努比亚人、北部的亚述人、西部的利比亚雇佣军柏柏尔人三方面进攻,这段时期是埃及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后在第二十一王朝时期的前1050年,巴勒斯坦和努比亚地区被分割了出去。接下来的埃及日渐衰弱,甚至被利比亚商人推翻建立了王朝,然后被藩镇建立了王朝,直至埃及第二十六王朝时期(公元前664-前525),三角洲亲王驱逐了亚述人,之后法老尼科开凿了尼罗河通向红海的运河,埃及有了短暂的恢复。不过在波斯崛起后,埃及再也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王国存在了,波斯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对埃及的控制只是达到底比斯以南、第一瀑布以北的厄勒番廷(非列岛)。

    结束与迦太基的战争后不久,亚历山大就开始为对付托勒密而做准备。为了避开埃及最干旱的最炎热的夏季,亚历山大经过了好几个月的的休整,期间参加了奥运会。直到八月中旬,亚历山大才率领大军乘船前往埃及,等到大军踏入埃及海岸的时候已经是9月了。

    埃及,曾经是亚历山大大帝生涯中的重要站点,亚历山大三世推翻了波斯帝国对埃及的统治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心。它成为了马其顿王国的重要粮仓,也因此得到了托勒密这个野心家的青睐,亚历山大大帝死后马上就把眼睛瞄准了这里。

    古埃及拥有六七千年的文明,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游历埃及后,发出这样的感叹:“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尼罗河全长六千六百七十一公里的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它贯穿埃及全境,穿越金色的撒哈拉大沙漠。尼罗河发源于非洲西部的高地,它从南向北,奔流而下,急匆匆地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经过六道湍急的瀑布后,缓缓进入一条狭窄的河谷,一路浩浩荡荡地流向地中海。在临近入海口的地方,尼罗河分出多条支流,形成扇状,冲出一片土壤肥沃、绿草如茵的三角洲。埃及文明就在这片三角洲谷地中诞生,大约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在尼罗河谷地定居下来。

    古埃及人身体强壮,有宽阔的双肩和狭窄的腰身,深褐色的皮肤。埃及早期居民的生活非常艰苦。尼罗河两岸净是沼泽,长满芦苇和纸莎草;而离河远的地方又是干燥的沙漠。所以,人们只能在地势较高的河岸边,用泥砖和芦苇搭起小屋。这些小屋非常简陋,没有窗户,只有一道用草帘做的小门。

    白天,妇女们在空地上垒起炉灶烹煮食物,制作陶器;男子到旷野中狩猎,去河边捕鱼,在河岸边放牧猪羊。不过,他们更多的时间,是进行原始的农业耕种。他们用笨重的石制工具,在河畔清除荆棘,开挖沟渠,在翻松的土地上撒下麦种,然后再把猪羊放到田里践踏,把种子踩到泥土里。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埃及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与大自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他们渐渐掌握了尼罗河的脾性。每到夏季,埃及气候炎热干旱。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热风,像火一样烘烤着大地。漫天的黄沙似乎要吞没一切。这种令人窒息的日子是在每年的五月和六月,要五十多天才能结束。此时,人们每天都在默默地祈祷,盼望着尼罗河水的泛滥。

    七月,雨季开始了,从北方吹来清凉的风,炎热逐渐散去。这时,尼罗河上游的山区暴雨倾盆,洪水奔涌,水量急剧增加。尼罗河奔腾咆哮,夹带着大量的腐烂植物和矿物质倾泻而下。在最初几天里,河水完全成了浑浊的绿色洪流。尼罗河泛滥了,埃及人民把河水泛滥的第一夜称为“第一滴水之夜”。这一夜,人们划着小舟,举着火把,齐集河中,庆祝哈辟神(尼罗河神)的节日。

    绿尼罗河终于过去了,河水继续上涨。又过了一二十天,大量的泥沙卷入河中,水色又开始变为红色。九月,尼罗河水势最大,吞没全部谷地。人们只能凭借小舟来往于各高地之间。直到十月底,河水泛滥期才逐渐结束,河水下落,流入河床,这时河水变成清澈的浅蓝色。

    十一月,人们开始在退去洪水的土地上耕耘。泛滥的河水为大地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淤泥,土地变得非常肥沃。第二年的三月到六月是收获季节。古埃及人随着尼罗河每年定期的泛滥,辛勤地耕耘、播种、收获,终于将这里建成了古代著名的粮仓。

    由于埃及的自然条件,它的农业生产与人工灌溉紧密相连。尼罗河泛滥时,人们要疏通渠道,排出积水;而干旱无雨时节,人们又要从尼罗河引水灌溉。这样巨大的工程,绝非一家一户所能完成,它需要联合众人的力量。

    因此,埃及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联合。若干氏族联合为公社,若干公社又联合为州,使埃及形成大约四十几个州。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名称、都城、军队和政权。各州都是独立的王国,彼此间常常为了争夺河水、土地,甚至为不同的信仰而斗争。有时,两个州之间的战争是为了一种鱼,一个州崇拜这种鱼,将它奉为神鱼,而另一个州却吃这种鱼,双方为此会大打出手。

    经过长期的战争和兼并,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出现了两个独立的王国。南方的上埃及以蜜蜂为国徽,国王戴圆锥形的白色王冠,以秃鹰为保护神。北方的下埃及以纸莎草为图腾崇拜,国王头戴红色王冠,以眼镜蛇为守护神。

    上下埃及打了很多仗,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美尼斯(又称那尔迈)担任了上埃及的国王。美尼斯是一个非常强悍的人,又很有政治头脑。他率领一支强大的军队顺尼罗河而下,终于征服了下埃及。埃及统一的历史事件被刻画在“那尔迈青石板“上。在石板的右上方,象征南方的秃鹰站在一束纸莎草上,一只爪子抓住了北方的眼镜蛇,在石板的中央是头戴圆锥形王冠的美尼斯,他正手持权杖击打下埃及的俘虏。

    美尼斯自称为上下埃及之王,他有时戴白冠,有时戴红冠,有时两者合戴,象征上下埃及统一。为了便于统治全国,他把都城迁到上下埃及接壤的“白城”,后来又称之为孟斐斯。从此,埃及进入王朝时期,美尼斯也成为埃及第一王朝的第一个统治者。

    埃及统一以后,一套专制统治机构逐步建立。国王是埃及的最高统治者,国王之下还有宰相、大法官、大祭司、掌玺大臣等。此外,还设有各种官吏。为了确定租税数额,每年国王都要派官吏清查全国的土地、人口、牲畜和所有财富。国王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传说他是太阳神。石刻或壁画的国王形象是一个巨神。

    后来,人们尊称国王为“法老”(意为“宫殿”,相当于中国古代称皇帝为“陛下”)。

    大臣朝见法老要匍匐在宝座前面,吻国王脚前的地,新王国、后期埃及等几个历史时期。以后,埃及先后遭到利比亚、亚述等的入侵,从而一蹶不振。到公元前七世纪,埃及重获独立。后来,它又被波斯帝国、希腊、马其顿所占领,公元前30年并入罗马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