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码头迎接远道而来的虞世南和欧阳询的李元婴,看到船头那个娇活泼的身影,脸皮肉眼可见地抽搐了下:李二凤坑某!
不是不想念包子,而是正在做的事情,牵扯到方方面面的人,难免有时候会用些非常规手段。那些手段,真的不适合让包子知道,有损他大唐好阿叔的伟光正形象
……把她扔给公孙白和虞世南,前者是正式拜师的师父后者是皇帝亲封的公主傅,两饶年纪又都有些高,有事弟子服其劳,理由不仅正当而且充分,不接受任何辩驳。
“阿叔~”晋阳公主挥舞着手,欢快地蹦跶着,头上的发带随着她的动作飘扬着,上面坠着的金铃,清脆悦耳。
虞世南目光慈祥地看着晋阳公主,心里却默默吐着槽:陛下宠惯晋阳公主,宠惯到有些过于溺爱和娇纵,此时的扬州暗流涌动,真的不适合女郎过来游玩。
“朗气清,惠风和畅,我们可以曲水流觞谋一醉。”欧阳询笑容和煦地道,只是笑容没有达到眼底,眼底漫起无尽的沧桑和悲凉……日暮延平客,风花拂舞衣……无人访语默,何处叙寒温?百年独如此,伤心岂复论。
总算平安到达了……民部侍郎崔义玄长长松了口气,按理,虞公和欧阳公的年纪,实在是不该出行,尤其这种跋涉三千里的远行,更应该杜绝才是。虽然蒸汽船很平稳也很快,但是……不代表没有风险啊!他们两位已经是耄耋之年的老翁。但凡有一点不安逸,他都是要跟着吃挂落滴。
风险太高,陛下在想甚呢?
不知道真珠如今怎么样?原本以为滕王大婚她能回长安,没想到直接来了扬州。王妃,三位孺人还有八位媵妾,除了那位沅孺人,家世背景最弱的便是夫人徐氏,可她嫡亲阿姊却是陛下的宠妃……不要真珠,便是王妃苏氏,想要压制住那几位,也非易事。不论是京兆韦杜两家,还是关陇宇文氏和侯莫陈氏,亦或者范阳卢氏,都不会真正忌惮苏定方。
“虞傅,欧阳公一路风尘,辛苦了。”李元婴的声音打断了崔义玄的思绪,“崔侍郎别来无恙,扬州的那些账册就有劳你费心了。”
“船行的越发平稳,欣赏着两岸的景色,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扬州,不辛苦。”虞世南拄着手杖,笑呵呵地道。“此番过来,某和信本打算长住此处,在府学那里传道受业解惑。”
扬州有琼花有运河还有长江,气候也比长安温润,非常适合颐养年。
崔义玄叉手一礼,轻声唱了个喏,便安静地站在一旁。陛下派他来扬州的目的,可不只是重新梳理账册……滕王的想法,日后可以慢慢沟通,不必在码头急吼吼地争辩。
“我呢!我呢!”晋阳公主举起胳膊,拽着李元婴的袖子,边晃悠着边嘟着嘴道。
李元婴伸手点了下包子的额头,宠溺地嗔怪道:“不是到时和你阿耶同来吗?还让他瞒着我,要给我惊喜,你就不怕是惊吓?”
十二岁,后世刚上初中的女生,在此时的大唐,却已经是可以嫁人管理至少后院的账目收支和人事任免,公主需要操心的事情更多……晋阳包子有着管理三少工坊的经验,但更多处理的是技术层面的事情,不是和阎立本、窦德素、李道宗打交道,就是和韦归藏、公孙白等人闲谈着解决问题。其余琐事,李二凤不可能撒手不管,定然不着痕迹地安排好得力人手,更何况还有腹黑雉那个工具人可以支使。
“本公主绝对是惊喜!”晋阳公主皱着鼻子,声嘟囔道。“再了,就算阿耶和岑侍郎他们真的不,十七师姐也不可能不悄悄地发消息告诉你。我过来又不是为了玩,我是要和阿婶一起做大事滴!”
崔义玄看了眼晋阳公主,忙收回目光,若是晋阳公主和滕王妃还有那些夫人联手,还真有可能快速破局,尤其是韦氏、杜氏和卢氏三家……明日和滕王、魏公还有唐傅商量商量,招数不在新旧与否,高明与否,快速有用便好。
“就你聪明!”李元婴回手牵着晋阳包子的手,笑道。“不是十七发的消息,她没那么勤快,岑侍郎也不想平白得罪你,是你九兄发的消息,他还要听政和处理芙蓉园那里的事情,没法与你同行,让我别太娇纵你。”
不论腹黑雉如何的外儒内法,对妹妹们确实很好:咸亨二年,城阳公主薨于房州。於显福门举哀,哭之甚恸,五日不视事。仍遣中使及宫人往房州视其丧事,给灵辇还京。
以永徽三年五月廿三日,改封新城郡长公主,增邑五千户……东北隅,废建福寺。龙朔三年为新城公主所立。其地本隋宝寺,寺内隋弥勒阁崇一百五十尺……更嫁韦正矩,为奉冕大夫,遇主不以礼。俄而主暴薨,高宗诏三司杂治,正矩不能辩,伏诛。以皇后礼葬昭陵旁。
能为妹妹五日不视事,增邑五千户,立佛寺,实话,翻遍史书,真没有旁人能做到如簇步。
“切,阿叔,他没实话,阿耶正在帮他选王妃。”晋阳公主看了眼身旁的人,发现他们都离着有段距离,很声地嘀咕道。“房相他们很头疼,因为阿叔的媵妾家世背景都很不一般,晋王妃不好选,我被他们吵的头疼,就跑来找你咯。”
李元婴轻轻捏了下晋阳包子的手,丫头很会避重就轻,分明是她带人把杨师道的府邸给拆了,长广阿姊闹到立政殿……虽然事出有因,她拆府邸却拆的有点太彻底,除了祠堂全拆了不,连稍微高些的树都没放过。
李二凤很为难,只好顺水推舟地同意了她到扬州。
“就算不选王妃,你也会找借口跟着过来。”李元婴揉了下晋阳包子的头顶,柔声笑道。“正好陪陪你阿婶,我最近手里事情确实有些乱。”
“唯唯。”晋阳公主笑靥如花,软软糯糯地应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