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法不责众
作者:C到哭不止水好多   莲花坐姿男女的正确坐姿最新章节     
    一个人可能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孩子眼中的好父亲,亲戚朋友眼中的好人。

    但同时他也可能是下属们眼中刻薄的上司,受害者眼中穷凶极恶的坏人,上司眼中趋炎附势的小人。

    这里面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他,也每一个其实都不是他,是真是假、是非善恶,又有谁能够真的分清楚呢?

    潘濬在从蜀汉政权这边,跳槽到东吴政权的过程之中,确实是表现的非常做作,尤其是在和潘濬后来的所作所为相对比。

    那就更显得潘濬之前,在东吴大帝孙权面前的掩面痛哭,是一场破绽百出的装腔作势了。

    但是谁又敢保证,潘濬这种所谓的政治作秀,不是人家东吴大帝孙权,所正想要看到的画面呢。

    毕竟如此一来,既能够展现出他东吴大帝孙权的包容大度,以及不计前嫌和求贤若渴,好一个君臣佳话。

    又能够体现出潘濬,对于旧主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忠心耿耿,是一种自身人品素质过硬的表现。

    这不就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情吗?那么人家东吴大帝孙权,又何乐而不为的顺便陪着潘濬,把这一场戏给继续的演下去呢?

    更何况以潘濬的才学和能力,以及在荆州地区士族阶层的声望和影响力。

    是完全值得东吴大帝孙权,去亲自出面拉拢一下这个潘濬的,并且陪着潘濬把这一出双赢的好戏唱完。

    毕竟有些人,比如说麋芳和傅士仁等人,可是连演都不愿意演的啊,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从这一点上来说,至少潘濬这个还愿意装模作样,给自己打造忠臣人设的家伙,还是要比麋芳和傅士仁这样的真小人强的。

    因为潘濬这个伪君子,至少还知道要那么一点脸面,哪怕这些都是装出来的,潘濬至少也要把这个忠臣的人设给立住了。

    就算是潘濬在跳槽到了东吴政权之后,可以马上就面不改色地冲着自己的老东家蜀汉政权动手。

    那人家潘濬也可以解释说,自己也只不过是在身份和立场方面,转变得比较快而已,大家各为其主嘛。

    而麋芳和傅士仁二人这样连装都不愿意装一下的真小人,才是最遭人嫌弃的,连东吴大帝孙权这样。

    接纳了麋芳和傅士仁二人投降的诸侯势力政权君主,也绝对不敢轻易相信麋芳和傅士仁二人。

    还是那个很简单的道理,既然麋芳和傅士仁二人,能够出卖一直以来都对他们不错的蜀汉昭烈帝刘备。

    那么为什么不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也出卖一下东吴大帝孙权呢?毕竟麋芳和傅士仁二人,也早都已经有过这种背叛的前科了。

    就像是那个在汉末三国时期,同样表现得反复无常的真小人孟达一样,起初孟达是当时益州牧刘璋的部将。

    后来孟达又投靠了蜀汉昭烈帝刘备,得到了蜀汉昭烈帝刘备的重用,结果因为在关羽大意失荆州事件中。

    对关羽的见死不救,而担心事后会遭到蜀汉昭烈帝刘备的追责,于是孟达就又投奔到了曹魏政权那里。

    同样也得到了魏文帝曹丕的重用,按理来说这个时候孟达也应该消停下来了,可是偏偏孟达骨子里面就是一个不安定的人。

    而蜀汉政权的丞相诸葛亮,就敏锐地发现了孟达的这一特点,于是孟达就又在蜀汉政权丞相诸葛亮的引诱下。

    试图脱离曹魏政权,重新回到蜀汉政权的怀抱,这种想要在两头左右横跳,反复无常的小人,最后自然也得不了什么好。

    被晋高祖司马懿,以一招兵贵神速,给轻松地剿灭了,成为了晋高祖司马懿脚下的一块踏脚石。

    像是孟达、麋芳、傅士仁,他们这种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的小人,今天既然可以背叛自己原来所效忠的君主。

    那么未来有朝一日,孟达、麋芳、傅士仁,他们这三个人未必就不会再背叛他们现在所效忠的君主。

    所以像是孟达、麋芳、傅士仁,他们这些反复无常的小人们,又有什么好值得君主们信任的呢?

    反而是潘濬这种伪君子,虽然东吴大帝孙权,也未必就不知道,潘濬的这一系列表演,都是在惺惺作态而已。

    其实潘濬本人,对于蜀汉政权和蜀汉昭烈帝刘备,也并没有潘濬自己所表现出来的那么忠诚。

    否则潘濬就根本不可能会向东吴大帝孙权投降,也根本就不会主动的去向东吴大帝孙权请命。

    要求亲自去平定昔日里潘濬在蜀汉政权的同僚,武陵从事樊伷和零陵郡北部都尉习珍所发起的叛乱。

    用自己昔日里同僚的尸骨,来作为自己加官进禄的阶梯,再不济潘濬也可以像当初乐毅所做的事情那样。

    主动地要求避嫌啊,不去向自己昔日里的同僚挥动屠刀,可是人家潘濬又是怎么做的呢?

    不光是没有主动的避嫌,反而还向东吴大帝孙权主动请命,要求东吴大帝孙权让自己去执行这个平叛的任务。

    也算是彻底把潘濬自己之前,在东吴大帝孙权面前,所塑造的过去蜀汉政权忠臣形象,又给亲手地毁掉了。

    但是这却也丝毫不会影响潘濬,在东吴大帝孙权心目中的印象,因为固然各个诸侯势力政权的君主们。

    都是更加的推崇和敬佩忠臣的,可是归根结底,各个诸侯势力政权的君主们,还是会更喜爱那些能够忠诚于自己的臣子。

    而对于那些忠诚于其他诸侯势力政权君主们的臣子,则大半都是又爱又恨,所爱的自然是对方的忠心耿耿和品行高洁。

    希望对方能够在效忠自己的时候,也依然还是这样的忠义无双,那样的话诸侯势力政权的君主们才能够安心。

    所恨的自然也同样会是对方的忠心耿耿,因为对方如果真的实在是太过于忠心了。

    认准了一个主公之后,就说什么也不换了,那不就和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了么。

    不管你到底是用尽了什么样的办法,都没有办法改变对方的心意,让对方转而向你效忠。

    就算你将对方给强行的收入到自己的麾下之中了,对方也会给你表演一下,什么叫做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又或者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得到了对方的人,也得不到对方的心,对方也永远都不会为你效力。

    更是时不时的就想要重新回到对方所效忠的诸侯势力政权君主的怀抱,更有甚者。

    对方甚至还试图,和自己所效忠的诸侯势力政权君主里应外合,将你给除掉,这又怎么能不叫诸侯势力政权的君主们恨呢?

    而潘濬向东吴大帝孙权主动请命,要求亲自去剿灭自己昔日里在蜀汉政权的那些同僚们。

    平定了武陵从事樊伷和零陵郡北部都尉习珍等人,在荆州武陵郡地区所发起的叛乱。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就等于是潘濬给东吴大帝孙权的一份投名状了,证明了潘濬对东吴大帝孙权的忠心,也向东吴大帝孙权传达出了。

    他潘濬并不是什么蜀汉政权的死忠臣子,也并不是什么蜀汉昭烈帝刘备的死忠铁粉,没有要和蜀汉政权共存亡的心。

    不信你看武陵从事樊伷和零陵郡北部都尉习珍,这些蜀汉昭烈帝刘备真正的死忠臣子,不就都死在了他潘濬的手上么。

    那么对于东吴大帝孙权来说,这不就等于是潘濬在表忠心,在展现自己是真心实意投靠东吴政权的诚意。

    同时这可能也是东吴大帝孙权在有意的断潘濬的后路,因为潘濬确实是没有像麋芳和傅士仁二人当初那样,直接就痛快地向东吴政权投降了。

    而是在经过了一番痛哭流涕的“抵抗”之后,才在东吴大帝孙权的亲自劝说之下,投降了东吴大帝孙权。

    这样即使是日后蜀汉昭烈帝刘备,成功地打回来了,又击败了东吴政权,再一次地占据了荆州地区。

    那么想来蜀汉昭烈帝刘备,也是不会过于苛责潘濬的,毕竟人家潘濬,已经是蜀汉政权在荆州地区的这些臣子里面。

    坚持不投降东吴大帝孙权,抵抗时间最久的那一批人了,甚至还为了蜀汉政权的战败而掩面痛哭。

    于情于理,蜀汉昭烈帝刘备都不该因为潘濬,曾经投降过东吴政权,就去治潘濬的不忠之罪。

    因为如此一来的话,那岂不是荆州地区这里所有曾经投降过东吴政权的官员们,全部都要被蜀汉昭烈帝刘备追责了?

    俗话说得好:法不责众,所有的荆州地区官吏们全部都投降过东吴大帝孙权,难不成蜀汉昭烈帝刘备。

    还能够把这些曾经投降过东吴政权的官员们,全部都给杀了吗?先不说这些荆州地区的官员们。

    本来就是荆州地区的本地士族,是统治荆州的诸侯势力政权的君主,维持荆州地区统治的重要根基。

    蜀汉昭烈帝刘备如果要把这些人都给杀了,基本上也就等于是让蜀汉政权,和荆州地区的本地士族们彻底的决裂了。

    那么即使蜀汉昭烈帝刘备,能够打下荆州地区来,也绝对占据不了荆州地区,至少是无法再长时间的占据了。

    这就是荆州地区本地士族的作用,帮助占据荆州地区的诸侯势力政权的君主,维护对方在荆州地区的统治。

    但是同时,这些荆州地区的本地士族们,也同样能够帮助其他的外来诸侯势力政权,推翻蜀汉昭烈帝刘备在荆州地区的统治。

    就算蜀汉昭烈帝刘备下手狠,直接将荆州地区的所有士族,全部都给连根拔起了。

    那么以后谁又来帮助蜀汉昭烈帝刘备,继续一起统治荆州地区呢?毕竟不管蜀汉昭烈帝刘备再怎么厉害。

    他也不可能只靠自己一个人,就能够治理得了整个荆州地区吧?总需要一些下属官吏,来帮助蜀汉昭烈帝刘备分工啊。

    否则就算蜀汉昭烈帝刘备,有诸葛亮那样治理地方的经天纬地之才,也只能是活活地累死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