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入主关中(2)——大杀四方
作者:翁公粗大小莹   大尺寸的小黄说字多肉最新章节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唐代诗人曹松最有名的两句诗。一个新兴王朝的建立,都是要建立在无数人的尸骨上,这就是所谓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可以说,一个伟大帝国的根基,是用千万无辜之人的身躯所垒成。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比比皆是。

    就以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与北魏之间,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参合陂之战”为例。后燕和北魏都是十六国时期,由鲜卑族建立的两个北方政权。后燕政权的开国皇帝就是被誉为“十六国第一战神”的后燕成武帝慕容垂,而北魏的开国皇帝更是鲜卑族赫赫有名的一代英豪——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北魏登国十年(395年),后燕成武帝慕容垂决定对北魏用兵,意图一战打残日益崛起的北魏。然而,慕容垂此时已经七十岁了,年迈多病,无法领兵亲征北魏。于是,慕容垂便派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率领八万燕军,兵出五原;范阳王慕容德、陈留王慕容绍,率领一万八千步骑兵为后继部队。

    面对来势汹汹的后燕大军,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听从大臣张兖的建议,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拓跋珪率军陈兵黄河南岸,与后燕太子慕容宝的大军隔河相望。最终,拓跋珪以两万北魏铁骑,在参合陂对八万燕军发起突然袭击,后燕大败,死伤数以万计,四、五万燕军全部缴械投降,太子慕容宝单骑逃脱,陈留王慕容绍被杀。

    本来,对于投降的四、五万燕军,拓跋珪的打算是想要把他们放回后燕,以此收买人心。可是,中部大人王建却坚决反对,建议拓跋珪斩草除根,彻底摧毁燕军战力:

    燕众强盛,今倾国而来,我幸而大捷,不如悉杀之,则其国空虚,取之为易。且或寇而纵之,无乃不可乎!(《资治通鉴》)

    于是,拓跋珪将投降的四、五万燕军,全部坑杀,一个不留。第二年三月,后燕皇帝慕容垂亲自率军,攻打北魏。慕容垂在攻占平城后,行至参合陂,见到此地“积骸如山”,便设下祭台,祭奠燕军亡灵。当时,“军士皆恸哭,声震山谷”。

    年迈的慕容垂,触景伤情,惭愤难当,一口鲜血呕出,一病不起。不久,一代枭雄慕容垂病逝,享年七十岁。参合陂之战,是后燕走向衰亡的转折点,也为北魏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任何一个王朝的千秋大业,都是要用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所换来的。即使是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大唐王朝,也不例外。可以这样说,大唐王朝从迈向建国的第一步起,就时时刻刻面临着无尽的危险与挑战,甚至几度命悬一线,与梦寐以求的长安城差一点擦肩而过。

    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李渊正式在太原起兵,带领着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以及三万义军,从太原出发,进军长安。晋阳起兵,李家父子正式开始了开创大唐王朝的征程,迈出了李唐建国的第一步。

    那么,李家父子向长安的进军,是否会像西河战役那样,一战功成,速战速决呢?在进军长安的途中,李渊父子,以及他麾下的三万太原义军,又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他们又是如何一步步险中求胜,绝地反击呢?

    后来的历史证明,李家父子进军长安的途中,不仅没有像西河之战那样一帆风顺,相反,却充满了坎坷与艰险,甚至曾经多次几乎面临着全军覆没,功亏一篑的危险。因此,用八个字来形容李家父子进军长安的过程:荆棘丛生,大杀四方。

    当时,李渊从太原出发,所率领的太原义军的总兵力,满打满算,才三万人马,兵力并不是非常雄厚。而且,李渊在起兵之前,将军队分为三军。李建成统领左路军,李世民统领右路军,李元吉统领中路军。但是后来,李渊又让李元吉留守太原,防备刘武周。所以现在,自然是由李渊统领中路军。按照这样推算,李家父子所统领的左、中、右三路大军,每路军队也只不过一万人马,不多不少,军队数量非常有限。

    虽然李渊父子对于起兵筹谋良久,但毕竟兵力过少,不占人数上的优势。因此,李渊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兵力数量上的劣势。如果一着不慎,自己麾下的这三万义军,很有可能就有去无回,全军覆没。

    但是很快,李渊又不得不面临第二个难题,那就是军事上的难题。李渊在太原起兵,可以说震动天下。为什么震动天下呢?关键是李渊的政治身份。李渊是什么人?他是关陇贵族集团的重要成员,隋朝山西地区的军政首脑“山西王”,而且又是隋炀帝的亲表哥。李渊起兵,就代表着隋朝北部边境的军事集团,正式脱离隋朝统治。

    因此,李渊起兵的消息一经传出,自然引起了各方势力的高度重视。不仅是隋朝要集结重兵对抗李渊,同时,其他的乱世群雄也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李渊身上。他们都将李渊的这支义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先看隋朝方面。李渊晋阳起兵,虽然打出的是拥立代王杨侑为帝的旗号,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李渊摆明了是要造反,他的终极目标是要取代隋王朝。所以,面对李渊向关中的大举进军,坐镇长安的代王杨侑,自然要调兵遣将抵御李渊。

    于是,代王杨侑连忙派遣虎牙郎将宋老生,率领两万隋军,驻守霍邑;同时,又命令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率领数万隋军精锐“骁果军”,驻守河东郡。隋朝两路大军,重兵扼守霍邑、河东郡,准备在此阻击李渊。

    应该说,隋朝方面是严阵以待,在李渊进军长安的路上,设置了重重障碍。除此以外,隋末乱世中的其他群雄,也盯上了李渊,他们也将李渊视为改变天下大势的重要力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就是——瓦岗军领袖李密。

    李密可以说是隋末乱世中的一个风云人物,实力也最为强大,麾下拥有三十万瓦岗军。这个时候,李密正率领三十万瓦岗军,围攻东都洛阳,与洛阳王世充进行着殊死搏斗,正是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李渊起兵,进军关中,无疑这是在动李密的奶酪。如果激怒了李密,李密到时候肯定会率领三十万瓦岗军,挥师西进,与隋军前后夹击。那时,李渊必然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军事困境。

    因此,李渊自起兵以来,所奉行的外交策略,八个字:北结突厥,东和李密。在北边与突厥结盟,保证大后方太原的稳定;在东边,则要与李密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避免李密从洛阳出兵,与隋军共同夹击自己。

    先前,李渊派遣刘文静出使突厥,已经完成了“北结突厥”的外交任务,始毕可汗专门派了两千铁骑为李渊助阵。现在,就只剩下了“东和李密”。那么,李渊该如何稳住实力雄厚,坐拥三十万大军的瓦岗军领袖李密呢?

    与李渊的想法一样,李密对于李渊的异军突起,也是十分重视。当时,天下的反隋武装数不胜数。可是,李密唯独认为李渊是最有资格与自己争夺天下的人物。李密也是一代英雄,当时又是中原第一霸主,更是各路反隋武装的盟主。况且,李密也早就对关中地区,垂涎已久,没想到,被李渊捷足先登,李密自然是不高兴的。

    所以,李渊认为,如果想要进军关中,就必须要过李密这一关。那么,老谋深算的李渊究竟如何应对实力雄厚的李密呢?

    没等李渊主动联系李密,李密却向李渊抛出了橄榄枝。在李渊起兵之初,李密就让自己手下的著名才子祖君彦,给李渊写了一封信。但是,说实话,李密的这封信,口气确实有些骄狂,完全是一种天下之主的口吻,把李渊完全当作自己的下属。这封信是怎么写的:

    与兄派流虽异,根系本同。自唯虚薄,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所望左提右挈,勠力同心,执子婴于咸阳,殪帝辛于牧野,岂不盛哉!(《资治通鉴》)

    看到李密的这封来信,李渊都给乐笑了。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李密就以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睥睨群雄,也太过狂妄了。接到李密的来信后,李渊又突然心生一计。正好可以利用李密的三十万瓦岗军,牵制住洛阳的隋军主力,借此减轻来自东面的军事威胁,而自己则能一路挺进关中。想到这里,李渊对众人说道:

    密妄自矜大,非折简可致。吾方有事关中,若遽绝之,乃是更生一敌;不如卑辞推奖以骄其志,使为我塞成皋之道,缀东都之兵,我得专意西征。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徐观鹬蚌之势以收渔人之功,未为晚也。

    李渊很快就想到了稳住李密的办法,那就是故意示弱,麻痹李密。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李渊就让记室温大雅给李密写了一封措辞非常谦卑的信。在信中,李渊极力贬低自己,抬高李密,并且推尊李密为盟主。比如,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天生烝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鳞附翼,唯弟早膺图箓,以宁兆民!宗盟之长,属籍见容,复封于唐,斯荣足矣。(《资治通鉴》)

    要知道,李渊比李密年长许多,如今,李渊竟然如此卑辞厚语地共推自己,李密更加傲慢的找不着北了。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李密收到李渊的回信后,得意洋洋地向座下诸将炫耀,还说道:“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从此以后,双方开始互相往来信使,互通有无。

    就这样,李渊略施小计,就摆平了骄傲自负的李密,使得李密迷失在了自己释放的“糖衣炮弹”中。李渊仅凭一封信,就化解了来自李密的军事威胁。所以,接下来,李渊所要面对的敌人,就仅仅是关中地区的隋军主力了。在完成了“东和李密”的外交任务后,李家父子便一往无畏地踏上进军关中的征程。

    然而,李渊没有想到,自己在进军长安的征途中,却遇到了一个又一个难缠的平生劲敌。李渊甚至几度萌生了半途而废,中途折返的想法,差一点就让李唐王朝建国的宏伟蓝图半道夭折。

    李渊是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初五,从太原誓师出征。很快,李渊率领三万义军,进入雀鼠谷。七月十四日,李渊在距离霍邑仅有五十余里的贾胡堡,安营扎寨。前文说过,代王杨侑为了抵御李渊向长安进军,派遣虎牙郎将宋老生,率领两万兵马,驻守霍邑;同时,又派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率领数万“骁果军”,扼守河东郡,这等于是在李渊进军长安的设了两道屏障。

    而霍邑依靠汾水,是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所以,李渊若要直取长安,首先就要拿下摆在面前的第一道军事关隘——霍邑。可是,霍邑不是西河郡,驻守霍邑的隋军守将宋老生,也不是高德儒之流,他也算是隋军中的一员悍将。因此,李渊刚一出师,就碰到了一块硬骨头。

    就在李渊为如何攻取霍邑绞尽脑汁的时候,老天爷似乎给李渊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当时,连日大雨,道路泥泞,李渊大军无法前行。没有办法,李渊只能让一些老弱病残先行返回太原,从太原往前线运送了一批粮草。

    问题是,大雨迟迟不停,而军中粮草已经明显告急。这还不算,此时,突然从太原方向传来了一个不知是真是假的消息,说突厥背信弃义,与刘武周联合,袭击太原。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说明大后方太原面临危险,李渊很有可能后路被包抄。

    关键时刻,摆在李渊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继续用兵,攻下霍邑,一路直取长安;二,放弃攻打霍邑,回师太原,再做长久打算,徐徐图之。李渊这个时候陷入了犹豫,如果此刻回撤太原,那么进军关中的计划将会半途而废;可如果继续攻打霍邑,万一刘武周与突厥袭击太原,自己不就真的是再无立足之地了。

    李渊拿不定主意,于是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商议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当时,义军军中出现了两派意见。一派以裴寂为代表,裴寂认为现在情况不明,况且宋老生、屈突通并非等闲之辈,真的打起来,未必会有胜算。所以,应该回师太原,徐徐图之,再做长久打算:

    宋老生、屈突通连兵据险,未易猝下。李密虽云连和,奸谋难测。突厥贪而无信,唯利是视。武周,事胡者也。太原一方都会,且义兵家属在焉,不如还救根本,更图后举。(《资治通鉴》)

    另一派则是以李世民为代表,李世民身为右路军主帅,听到裴寂提出回师太原的消极建议,立刻坚决反对。李世民认为,大好战机摆在面前,如果白白错过,岂不可惜。而且,宋老生其人轻狂浮躁,一旦真的要打,保证能够一战成功:

    今禾菽被野,何忧乏粮!老生轻躁,一战可擒。李密顾恋仓粟,未遑远略。武周与突厥外虽相附,内实相猜。武周虽远利太原,岂可近妄马邑!本兴大义,奋不顾身以救苍生,当先入咸阳,号令天下。今遇小敌,遽已班师,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地为贼耳,何以自全!

    对于李世民的建议,李建成深以为然,也向父亲李渊进言,认为应该继续前进,攻下霍邑。面对两个儿子请求继续行军的建议,李渊该如何抉择?李渊还是采纳了裴寂的建议,决定回师太原。

    如果李渊真的重新折回太原,那么,中国历史必将会被改写。在这个历史的重要关头,有人站出来阻止了李渊,谁呢?李世民。要么说李世民不凡,总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扭转局面。

    当时,李渊已经下达了撤军的命令。可是,李世民却认为机不可失,如果此时撤军,必定会痛失入主关中的绝佳战机。因此,无论如何,李世民也要阻止父亲,想办法让父亲收回撤军的命令。

    到了晚上,李世民准备到李渊的营帐中,再次力谏父亲。可是,营外的卫兵告诉李世民,李渊已经睡下了,把李世民拦在了营外。但李世民今天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定要阻止父亲李渊。

    紧接着,李世民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行为,他坐在父亲的营帐外,嚎啕大哭。这哭声吵得李渊都睡不着觉了,没有办法,李渊只能将李世民叫进营帐。这个时候,李世民将自己的想法,向父亲和盘托出:

    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无日,何得不悲!

    听了李世民这么一番别致的煽情后,李渊终于恍然大悟,决定继续进攻霍邑。可是,军令下达之后,左路军已经开拔,向太原折返。李世民却觉得这不是问题,自己的右路军还在,现在去追,还能追得上。最后,李渊笑着对李世民:“吾之成败皆在尔,知复何言,唯尔所为。”于是,李世民和李建成连夜追回了左路军,就在这时,太原的粮草也及时运送到了前线。

    或许是上天感动于李家父子的义举,连日不断的大雨终于停了。李渊认为,攻打霍邑的机会到了,命令各军将士晾晒铠甲、武器。八月初三,清晨时分,李渊率领义军,从山间的小路向东南直插霍邑城下。

    既然已经到了霍邑城下,下面就是如何攻城的事情了。这个时候,便能体现出李世民的军事才能。李渊担心,宋老生会占据霍邑固守,义军如果强行攻城,一定会付出很大的牺牲。可是,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却认为,宋老生有勇无谋,只要使用激将法,激怒宋老生,他一定会出城作战,到时候在城外,集中兵力,将其一举歼灭:

    老生勇而无谋,以轻骑挑之,理无不出;脱其固守,则诬以贰于我。彼恐为左右所奏,安敢不出!

    对于两个儿子激将诱敌的想法,李渊也深以为然,说:“汝测之善,老生不能逆战贾胡,吾知其无能为也!”在李渊看来,自己在贾胡堡驻扎了这么长时间,而宋老生却没有主动前来攻击。单从这一点来看,宋老生完全就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

    父子三人达成共识,决定诱敌出城歼灭。并且,根据《大唐创业起居注》的记载,李建成、李世民在战前,向父亲李渊立下军令状:“雨罢进军,若不杀老生而取霍邑,儿等敢以死谢。”就这样,李渊晋阳起兵以来的第一仗,李唐王朝建国的第一战——“霍邑之战”,正式打响!

    李渊亲率数百骑兵,推进到霍邑城东,布好埋伏圈。接着,李渊命令李建成、李世民率领几十名骑兵,前往霍邑城下,诱使宋老生出城作战。李建成、李世民两兄弟,带着几十名骑兵来到霍邑城下,根据《旧唐书·太宗本纪》的记载,“举鞭指麾,若将围城者,以激怒之。”李家兄弟在城下,举起马鞭指指点点,好像是要摆出围城的架势,根本不把宋老生放在眼里,以此故意激怒城上的宋老生。

    宋老生果然有勇无谋,看到城下的李家兄弟如此“嚣张”,立刻火冒三丈。于是,宋老生率领三万兵马,倾巢而出,从东门、南门分道出战。李渊一看宋老生中计了,马上按照原定计划开始实施。李渊将麾下骑兵部队分成两军,自己与李建成率领左军,在东门正面迎敌;李世民与柴绍率领右军,在南门从侧翼包抄隋军,截断其退路。

    这时,义军将领殷开山率领后军,也奔赴至霍邑城下。李渊本来是想让这些将士,吃了饭再投入战斗。可是,李世民却认为战机稍纵即逝:“时不可失。”就这样,霍邑城下的一场血战展开了。

    战斗开始之后,宋老生率军猛攻李渊、李建成的左军,李渊的正面部队稍稍往后退却。宋老生误以为义军不敌,率领部众紧追不舍,一直追到了李世民右军所在的南门。李世民敏锐地捕捉到了战机,发现宋老生的军队与城门之间出现了一段空隙。李世民抓住这难得的战机,与部下段志玄率领两千骑兵,从南原冲下山坡,猛烈进攻宋老生部的背后,发起突然袭击。

    在作战中,李世民身先士卒,勇猛无敌,《资治通鉴》记载,“世民手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洒之复战。”李世民挥舞着两口大刀,亲手斩杀数十名隋军,两口大刀都杀得卷刃了,鲜血流满了衣袖,李世民把袖子一甩,继续挥刀杀敌。李世民强悍的武力,义军立刻振奋了军心,对宋老生发起反击。

    与此同时,李渊还玩起了心理战,趁着战场混乱之际,突然让人大喊一声:“已获老生矣。”这句话一传出,隋军立刻兵败如山倒,纷纷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往霍邑方向四散逃去。宋老生也连忙向城内逃去,可是城门已经关闭了。没有办法,宋老生只能下马跳入壕沟。刚跳下去没过多久,唐将刘弘基就冲上前去,将宋老生一刀斩杀。

    宋老生被杀,霍邑城中的隋军彻底没了斗志。当时,天色灰暗,隋军尸横遍野,惨不忍睹。李渊认为,趁着隋军新败,士气高涨,一鼓作气拿下霍邑。于是,李渊下达了攻城的命令。虽然义军缺乏攻城器械,但是一个个赤膊上阵,奋勇当先,最终一举攻克了霍邑。攻克霍邑,李渊父子取得了李唐建国的第一战“霍邑之战”的胜利。

    攻下霍邑,李渊父子成功搬掉了进军长安途中的第一道军事障碍。在攻克霍邑之后,李渊对霍邑之战的有功将士论功行赏,许多人都得到了封赏。可是,对于一批参战立功的奴隶的封赏,军中产生了争议。最终,李渊力排众议,封赏了此次霍邑之战参战立功的所有奴隶,并且说:

    矢石之间,不辨贵贱,论勋之际,何有等差,宜并从本勋授。(《资治通鉴》)

    李渊进驻霍邑之后,依旧是秋毫无犯,严格军纪,亲切接见了霍邑城中的父老乡亲,并且给了他们很多赏赐。同时,李渊还在霍邑大量招兵,挑选精干强壮的男丁参军入伍,扩充义军力量。并且,李渊还规定,凡是关中籍贯的军士,想要回乡的,一律授予五品散官,让他们返乡。当时,有些人都劝李渊不要封官太滥,可是李渊却说:

    隋氏吝惜勋赏,此所以失人心也,奈何效之!且收众以官,不胜于兵乎!

    霍邑一战,李家父子出奇制胜,全歼两万隋军主力,斩杀隋军守将宋老生,取得了李唐建国第一战的胜利。拿下霍邑,李渊成功搬掉了阻挡自己西进关中道路上的第一块绊脚石,如今,摆在李渊面前的,就只剩下驻守河东郡的隋朝右武侯大将军屈突通了。可是,屈突通却是一个比宋老生还要难缠的对手。

    宋老生有勇无谋,而屈突通则不同,他是隋军中少有的有勇有谋的一代名将,曾经参与了平定汉王杨谅、礼部尚书杨玄感的叛乱。后来,在镇压国内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屈突通又以用兵狠绝而著称。所以,当时有一种说法是“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所以,在拿下霍邑之后,李渊所面对下一个对手,便是名将屈突通。

    首先,来看一下李渊打下霍邑后的军事进展。用四个字来形容,李家父子攻下霍邑后的军事进展:势不可挡。

    大业十三年(617年)八月,李渊率领义军,取得了“霍邑之战”的大捷。在攻下霍邑之后,李渊认为,此时,洛阳的隋军主力正与李密的三十万瓦岗军鏖兵苦战,无暇顾及关中战事。这正是一举进军关中,夺取长安的绝佳时机。所以,在攻下霍邑之后,李渊立即率军西进,直入关中。

    李渊大军沿汾水(汾河)向西挺进,连下临汾、绛郡二城,进至龙门。正好此时,刘文静与突厥大将康鞘利所率领的500突厥军队、2000匹良马,也来支援李渊。这一下子,使得李渊更加如虎添翼,底气更加充足。此时,河东县户曹任瑰向李渊建议,收降关中地区的割据豪强,以增强义军军力:

    关中豪杰皆企踵以待义兵。瑰在冯翊积年,知其豪杰,请往谕之,必从风而靡。义师自梁山济河,指韩城,逼郃阳。萧造文吏,必望尘请服。孙华之徒,皆当远迎,然后鼓行而进,直据永丰。虽未得长安,关中固已定矣。(《资治通鉴》)

    李渊采纳了任瑰的建议,任命任瑰为银青光禄大夫,不久,关中豪强孙华起兵响应李渊。于是,李渊随即派遣左右统军王长谐、刘弘基,以及左领军长史陈演寿、金紫光禄大夫史大柰,率领6000步骑兵,自梁山(今陕西韩城境内)渡河,在黄河西岸安营扎寨,等待主力大军的到来。

    大业十三年(617年)九月,李渊指挥各路人马,兵临河东郡,准备对河东郡,发起总攻。李渊明白,河东郡是自己入主长安的最后一道军事障碍,只要攻下河东郡,自己向西挺进关中将会是一马平川。

    对于隋王朝而言,河东郡也成为了自己的最后一道防线,成为了隋朝最后的希望。所以,无论是镇守长安的代王杨侑,还是所有的隋朝官员,都将这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驻守河东郡的名将屈突通了。

    当然,李渊也明白,屈突通可不是一块肥肉,而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况且,河东郡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如果李渊强行攻打河东郡,最后固然可以攻下河东郡,但是也会付出相当惨重的伤亡代价。

    面对锐不可当的李家父子,身为隋王朝最后一位名将的屈突通,他又是如何坚守城池,作最后的挣扎呢?同样,李渊面对身经百战的名将屈突通,又是如何与之斗智斗勇,而李渊最终又是如何巧妙布局,以一种一劳永逸的方式,入主关中,定鼎长安,克成李唐王朝的煌煌帝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