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好狠的女演员
作者:如意键盘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最新章节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正文卷第二百一十五章好狠的女演员窗外,一阵秋风卷着黄沙呼呼吹过。
    当站在窗边的马书记再次看清楼下的梧桐树时,几滴铜板大小的雨点子,也跟着啪啪啪的落下了。
    “唉,”
    眼见水泥窗台上的雨滴越来越密,马书记叹着气问道:“终于还是下雨了。”
    坐在沙发上的何厂长,跟着看了眼窗外:“下点雨也好,这风刮得桌上都一层沙了。”
    八一制片厂两位领导,这一会正在为眼前的一份调令伤脑筋。
    “我说马书记啊,”何厂长皱着眉说道:
    “这好好的,干嘛要让小庆同志写检查?不瞒你说,我最近正在考虑把她要到咱们厂来呢!”
    这一会的马书记,已经坐回了自己的办公椅:“别说是你,就连我都有同样的想法。”
    听了这话后,何厂长奇怪的问道:“那你还让她写检查,她为幸福可乐拍宣传画的事,我是点过的头呀!”
    “倒不是我故意为难她,主要是想在她调进咱们厂之前,好好端正一下刘小庆同志的工作态度。”
    “端正工作态度?”
    “相比演员的基本功,我觉得她的工作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小庆同志哪里不端正了?”
    “最近社会的变化太快……”经验丰富的马书记,一副过来人的模样:
    “作为领导,我们必须要在苗头出现之前,给年轻人敲敲警钟。”
    马书记的声音逐渐拔高,共事了多年的何厂长看着他愣了愣。
    半响,才摇摇头苦笑道:“这下好了,把人给敲走了。”
    “……”马书记抿了抿嘴,奇怪道:“听你这意思,是因为我这份检查,才让刘小庆决定去燕影的?”
    “你说呢?这边在批评,那边在表扬。”
    “她刘小庆有那么大本事?想去哪就去哪?”
    “这事我也去打听了一下,”何厂长道:
    “听说,燕影的老汪在报纸上一见到小庆磨破膝盖爬台阶的新闻报导,当即就让黄健中去找关系要人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呀,”马书记琢磨了一会:“那……这事就改不了了?”
    何厂长指了指桌上的调令:“人调令都送来了。”
    马书记看着对方满脸失望的表情,莫名就升起了几分烦躁:
    “这个刘小庆,我们厂对她可不薄,要去燕影厂拍戏,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没想到还有去无回了。”
    “现在不比从前了,”何厂长早就在后悔这事了:
    “你还不知道吧,珠影厂最近也在想办法联系刘小庆,电话都打到我那去了。”
    “对了,你不提我倒忘了,”马书记问道:“刘小庆她人呢?”
    “说是浦江有亲戚结婚,请假条还在我办公室搁着呢!”
    “请了几天的假呀?怎么还不回来。”
    “你还操心这干嘛,就算她回来了,也是上隔壁单位报到去了。”
    “也是,”直到这一会,马书记才意识到这点:
    “原本就不是咱们单位的人,那成都文工团也就是按照程序通知咱们一下。”
    一想到几年前,马书记就不知不觉的笑了出来:“还记得咱们厂当初为什么向成都借人吗?”
    “怎么不记得,当初咱们为了给《南海长城》选一位胆大的女主角,就问几位女演员谁敢从船头跳下去。”
    “结果刘小庆二话不说就跳下了海……这丫头还真有一股傻劲。”
    “那叫狠劲,”何厂长拿着调令,摇了摇头:“她这一走,燕影厂的女演员就更加全面了。”
    另一边的马书记,不服气的提醒道:“咱们厂的女演员也不差呀?”
    “谁说差了,就是……”
    现如今的八一厂,能挑大梁的女演员倒也有几位,例如宋春丽和斯琴高娃。
    但,按照何厂长原本的想法,如果再添上一位活泼漂亮的刘小庆,那就等于把方方面面的人才都集齐了。
    根据他了解的情况,燕影厂最近不但在笼络优秀的演员,就连一些优秀的导演、编剧、摄影师……
    反正是在不惜一切的强大自己的班底。
    “她想走就走呗,”马书记不以为然的说道:“既然燕影可以向咱们借人,到时候咱们也向那边借呗。”
    “也只能这样了,”何厂长咂着嘴,看了眼窗外:“但终究没有握在自己单位用着方便!”
    “放心吧,”马书记拍着肚皮,笃定道:“没你想得那么难!”
    只可惜,事实还就是没他们想得那么简单。
    三年后,在八一厂筹拍《祁连山的回声》时,燕影就拒绝了他们借调刘小庆的申请。
    那个时候的刘小庆,早已经成了燕影厂的头号宝贝疙瘩。
    自己厂的戏还拍不过来,哪里还舍得外借!
    …
    浦江市东方都市报社的广告策划科里。
    江河同志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按照老三的图纸,山寨出了一台自动柜员机。
    一台由三夹板与硬纸壳为核心材料的自动柜员机。
    这一会的江山和江河,正围着这台“机器”贴画纸。
    不同尺寸的画纸,对应着“机器”的不同部位。
    坐在一旁吃瓜子的陈佩丝,拿起其中一张看了看。
    立刻满眼诧异:“江山,这是你画得?”
    江山正认真的对着边角贴着画:“怎么了?”
    “这也忒像了吧,简直就和照片一个样。”
    就在今天早上,为了表彰策划科的效益贡献。
    由江科长申请的彩电和录像机,终于被搬进了策划科。
    江山在得到这两大件的第一时间,就把余思归来回的各种录像带又给播放了一遍。
    直到这会,陈佩丝和刘小庆才看见了传说中的自动柜员机。
    此刻,办公室的这台“机器”,在江山和江河的不断装备下,还真就越来越像电视里的模样了。
    “像吧?”江山的黑眼圈,最近就没见卸过:“哥们这手超现实画风,那是画什么像什么。”
    “牛,”陈佩丝帮着江山捧起了浆糊:“这玩意现在打远看,根本就瞧不出来是假的。”
    “咱要的就是这效果,不然早糊弄好了。”
    “你们可别忘了,”甩手掌柜余思归提醒道:“按照广告里的剧情,这台柜员机可是得像机器人一样来回走动的。”
    “怎么会忘呢,”江山看着余掌柜笑道:“所以说,你这会就算能弄来一台真的自动柜员机,我都不会稀罕了。”
    “可是,”陈佩丝向四周张望了一下:“就在这办公室拍行吗?”
    “没问题,”江山指着一面白墙说道:“这两天你们把台词对一对,我二哥也会趁着这时候把墙面加工一下。”
    江河头也不偏的说道:“放心好了,保管画得和实景一模一样。”
    “看不出来啊,”陈佩丝忍不住夸道:“你们江家的兄弟,谁都能来几手啊。”
    “那是,如今妇女同志都能顶半边天了,咱们男同志要不努努力,哪能娶到半边天?”
    “好,”陈佩丝笑着拍了拍江山:“那你就多努努力,争取早日娶个半边天回去。”
    安和街的51号小院里,二婶吕晓正和刘小庆坐在一条板凳上。
    站在小院当中的江小鱼同学,正对着她俩眨吧着一双大眼睛:“我读的可以吗?”
    长条凳上的刘小庆对孩子招了招手:“到我这来小鱼,你听阿姨把这句再念一遍。”
    吕晓默不作声的听她读了一遍。
    摇摇头道:“其实根本用不着这么讲究,刚刚小鱼那样念就已经很好了。”
    “不用吗?”刘小庆看着她问道:“可是小鱼有几句普通话,说的不太标准呀!”
    “小庆同志你糊涂了?”
    论透彻,谁都没有吕晓活得明白:“那么较真干什么,反正到最后都要拿到我们厂去后期配音的。”
    “也对啊,”这一会的刘小庆,才想起这茬:“那就……小鱼儿,你刚刚说得很好,坐下来再记几遍就成了。”
    “好,”江小鱼笑眯眯的点点头,一想到自己要上电视了,就越发来精神。
    这一会坐在小板凳上小姑娘,一边抱着剧本,一边啃着手里的果丹皮。
    时不时的,还低头看一眼飘在胸前的红领巾。
    作为第一批入队的少先队员,江爸一高兴就让车间的女工用最好的大红布料,给小孙女做出了好几条红艳艳的红领巾。
    就连这会正趴在饭桌上写毛笔字的江小白,也跟着沾光扎上了一条。
    ……
    不出几日的功夫,春风度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广告小样,终于拍摄完成了。
    很快,余思归同志就迫不及待的,带上这部集中了浦江电视台的摄影组、浦江译制厂的译制组……
    以及顶级演员班底的广告片,走进了虹桥机场。
    “别紧张,”江山拉着一只行李箱说道:“回去后,按照程序一步步走就行了,千万别紧张。”
    “这还用你说,”余思归一把夺过了行李箱:“我还能没你清楚?”
    “还在生气呢?”江山笑道:“主要这边有一堆事等着我,不然我铁定陪你回去。”
    “我什么时候要你陪了?”余思归白了他两眼:“就是……就是……”
    “就是心里有点慌!”
    “看出来了?”
    “何止是我,昨天在饭馆里的那几位,谁没看出来?”
    “对了江山,”余思归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连我自己都没想到,居然能给小女孩配音,而且配出来的效果还很不错呢!”
    “说实话,当时我都听傻了,”江山昧着良心说道: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底细,打死我也听不出来,给小姑娘配音的是位妇女同志。”
    “你这话,我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啊!”
    “嗯?”
    “算了算了,”余思归望了眼机场的时钟:“那……那我就进去了。”
    “去吧,”江山已经冲她挥起了手:“记得给我打电话。”
    “我记着呢,到时候可别嫌我烦!”
    “走吧走吧,”江山望着一步三回头的余思归:“看着点前面的路。”
    “江山,”已经快进闸的余思归忽然转过身,大喊了一句:
    “这方案要是没过的话,看我回来怎么收拾你!”
    说完,调脸就走,再没看江山一眼。
    “得,”江山站在原地,摇了摇头:“这下轮到我紧张了!”
    ……
    日-本,冬京。
    相比浦江的气候,余思归感觉没多大区别。
    出了机场就赶回公司的她,屁股还没坐热就看起了助手送来的厚厚一叠汇报材料。
    “两块糖?”正为她泡咖啡的女助手,夹着一块方糖问道。
    头也没抬一下的余思归,果断拒绝:“一块就够了。”
    和江山待了几天时间,她也开始适应苦咖了。
    “为了这支广告,四通广告公司还特意进行了一次社会调研。”助手说着,将一杯咖啡放在了余思归的面前。
    “调研什么?”
    “无非就是一些关于银行柜员的日常态度……”
    “其他广告公司有什么特别的动作?”
    “基本没什么特别的,能收集到的已经放进资料里了。”
    同样也是一个飘小雨的日子。
    身穿一袭浅灰色套裙的余思归,在两位助手的陪同下,走进了冬京银行总部的多功能会议厅里。
    按照银行员工的带位,他们被安排就坐在会议厅的偏远地带。
    早已经习惯此项待遇的余思归,这一会面无表情的看向了第一排的绝佳地带。
    乍一看,两边的水果汽水好像都一个模样。
    但在定睛一瞧,原来别人还比她的地界多摆了两束鲜花。
    呵,即使不猜余思归也明白。
    能坐在那儿的,多半是和电通、四通差不多级别的广告公司。
    不知道自己此生有没有机会能受到这样的待遇,十年,二十年……
    就在她浮想联翩的时候,主席台上的宣广部科长,在一番简单的开场白后,广告竞标开始了。
    当眼前的大屏幕亮起来的时候,余思归的心也跟着抖了起来。
    第一个播放的,就是来自电通广告公司的广告。
    作为开场广告,余思归从头到尾都看得非常仔细。
    当这条广告播完最后一个镜头的时候,她才终于舒出了一口气。
    此广告对她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威胁。
    不但对她没威胁,就算是住友银行,也一样没有任何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