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江山的表白
作者:如意键盘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最新章节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正文卷第二百三十四章江山的表白“我的情爱,我的美梦,永远留在,你的怀中……”
    安和街51号的小院里,老江家的堂屋里也响起了同样的歌声。
    虽然家里已经有两台黑白电视机,但江家的一大家子仍喜欢挤在一块看电视。
    “二嫂,”江川听着电视里的《乡恋》:“你要是唱歌准好听。”
    吕晓依在三人沙发的一个角落,微微一笑:“改天你陪我练台词,我就唱歌给伱听。”
    “好呀,”江川最爱干这活:“我现在就可以陪你练。”
    “今天算了,”吕晓懒懒的托着腮:“等几天吧。”
    江川笑嘻嘻的看着二嫂,本打算再多说两句,可发现对方一直在盯着电视,于是也把目光重新投向了《三峡传说》。
    70年代末,纪录片成了各家电视台的霸屏节目。
    江山觉得挺好,让足不出户的人民群众通过电视预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是个不错的安排。
    就比如现在,当三峡的风景展现在江爸江妈面前时,顿时就觉得四百多的电视机买值了。
    “你的身影,你的歌声……”
    江山躺在小侄子的床上,不知不觉就跟着李古一哼了两句。
    “三叔,”坐在小书桌边的江小鱼,立刻眨了眨眼睛:“你也会唱歌?”
    “多新鲜呀,”江山枕着胳膊笑道:“唱歌谁不会?”
    “我就唱不大好,”江小鱼翻开了语文书:“但我读书还行。”
    “这点倒像你小姑,”江山笑得一脸慈祥:“来,给你三叔念两段课文听听。”
    “首都、天安门、五星红旗,全国人民热爱……”
    “读得不错,不比你二婶差,”江山靠在床头被窝上:“把书给三叔瞧瞧。”
    “真的呀?”
    被三叔一通夸,江小鱼开心的托着脑袋笑道:“这一课我读了好多次了,就怕和之前一样,我还没读通,小白就会背了。”
    “嗯?”江山的双眼,瞬间离开了语文书:“小包子还有这本事?”
    “嗯~”江小鱼很用力的点点头:“小白可聪明了,他每次坐在旁边看我念书,我还没记全呢,他已经全记住了……”
    江小鱼越说越玄乎,江山瞧着她与有荣焉的得意表情,不知不觉就跟着笑了出来。
    小鱼和小白这对小姐弟,之前是在家不说话,出门更不说话。
    到了现在,出门仍旧话不多,但在家的时候……反正这一会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三叔,”江小鱼忽然低下了头:“你说,我是不是很笨呀?”
    “你聪明着呢,”江山伸手揉了揉小侄女的脑袋:“语文、数学、体育、音乐,你天天学多少,小白哪能和你比。”
    “还有劳动课,”江小鱼又眯眯笑了起来:“我还要看着小白练字呢!”
    “真棒,”江山夸道,转脸就有了一想法:“我们家小鱼儿还没去过天安门吧?等过阵子三叔领你去瞧瞧。”
    “真的?”江小鱼明显惊了,下一秒赶紧对外屋喊道:“小白快来,三叔要领我们去天安门了。”
    被她这么一喊,堂屋里看电视的几位全都顿住了。
    天安门?他们也没去过呀!
    眼见欢天喜地跑回里屋的江小白,江妈才摆摆手笑道:“他三叔肯定是在哄孩子玩呢!”
    “就是,”江爸也笑道:“老三哪有那闲功夫。”
    这一会的江河,和以往一样没发表意见。
    但,他心里清楚,只要是老三对孩子说过的话,从来都是算数的。
    秋深露重,已经各回各屋的小院,愈发安静了。
    一扇亮着灯的窗户里,李若诚正时不时向江山的窗口张望一眼。
    屋里,端着一杯水的江山,满脸真诚的看着书桌的方向。
    “你我虽萍水相逢,但你既然选择来到我家,证明我俩还是有缘份的,”
    江山貌似有些紧张,端起水杯喝了一口:
    “这么长时间了,你吃我的,喝我的,我就算自己不吃,也从没少过你那份吧?”
    见对方仍是一脸懵的看着自己,江山继续说道:
    “瞧你现在养的,脸越发圆润了,却还是对我爱答不理,你的良心不知道痛吗?”
    对方似乎有点生气了,白了他一眼准备起身。
    江山赶紧阻止道:“你先别走,我还有话没说完呢!”
    见对方又重新坐下后,江山也有些不好意思了:“我现在遇到难处了,你是不是应该搭把手帮帮我?”
    对方眨了眨一双溜圆的大眼睛,仍是一声不吭。
    “就一次,一次就好,“江山竖起一根手指说道:“放心吧,我有经验,保证不会弄疼你的,但你必须要配合我。”
    “你这是什么表情,我就这么点要求你都做不到?”江山指着窗外说道:“难道你还指望我二哥会管你?他现在哪还能看见你啊?”
    喵,喵喵~
    蹲在窗台上的狸花猫,冲着屋里的江山喵了几声。
    “我就当你答应了,”江山端起一盘红烧鱼头,笑呵呵的走了过去:“放心吧,只要你听话,以后保管你吃香的喝辣的。”
    相处了这么久,他发现太子从不挑嘴。
    无论甜的、咸的和辣的,只要沾点肉腥,它都能吃得呼呼的。
    果然没一会的功夫,太子又把盘子添干净了。
    一只铜丝编成的小皇冠,从天而降。
    猫咪抬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江山给它戴上了一个小玩意。
    这玩意是江河的手工艺作品,担心滑落的二哥还跟小皇冠系上了一根松紧带。
    “真不错,”
    江山左瞧瞧右看看:“别说,这帽子也只有你能撑的起来,换做一般猫,绝没有你这气质。”
    喵,喵喵~
    眼见老猫已经不耐烦了,江山赶紧举起了相机。
    “看这边。”
    刷刷几下,几乎抓住了狸花猫的所有表情。
    一番拼手速后,猫咪居然又没有离开的意思了。
    见此情景,江山干脆又拿出了画本。
    这一夜,一人一猫就这样对峙着。
    当第二天的晨曦,透过玻璃照进小屋时。
    正巧落在书桌上一只狸花猫的身上。
    在它的身下,还压着猫咪生平的第一张速写。
    速写纸上的猫咪,毛茸茸的脑袋头顶皇冠、圆滚滚的身体绒里绒气。
    别提有多可爱了!
    ……
    和往常一样,邱岳峰又是第一个走进办公室的职工。
    这么多年了,他总是在同事还没进门的时候,就已经将办公室的卫生工作包圆了。
    在邱岳峰看来,自己总是那位给别人带来麻烦的人。
    由于自己的原因,原本在话剧团的妻子,被撤掉了正式编制。
    胡厂长也曾为了他奔波了一段时日。
    最令邱岳峰自责的,就是连累了唯一的女儿下乡插队。
    在广大青年都回归家乡的时候,女儿却一直没收到回家的通知。
    这,也是他四个月后选择自尽的主要原因。
    大门外,提着黑色公文包的胡啸,向里面张望了一眼:“就你一人到了?”
    一副欧脸的邱岳峰,扯下了两只藏青色的护袖:“应该快了,他们都不是迟到的人。”
    胡啸呵笑了一下:“也不是早到的人。”
    “最近气温降了,”邱岳峰操着巴依老爷的嗓音,怎么听都不像好人:“估计都想在被窝里赖一会。”
    “你怎么不赖一会?”
    “我赖了,”邱岳峰笑道:“只可惜你没瞧见。”
    “呵呵,”胡啸也笑了:“《潜伏》的台词本搞得怎么样了?”
    “全都分好了,”邱岳峰指了指桌面:“一会就分给他们,你要不要再看看?”
    “不用了,”胡啸转身向外走去:“交给你的事,我最放心。”
    其实,要按胡啸的意思,将邱岳峰安排进《姿三四郎》的组才是最合适的。
    听说浦江电视台竟给这部剧的翻译导演,开出了30元一集的高薪。
    古铮铮在打什么算盘,胡啸岂能不知。
    这不明摆着要挖人嘛!
    已经走进办公室的胡啸,依然皱着眉头。
    30元一集的工资,如果安排给邱岳峰,多好!
    26集编下来,两台电视机都能抱回家了。
    可当胡啸让他做选择时,邱岳峰毫不犹豫就把《潜伏》接了过去。
    问他理由,老邱就说了一句话:“江山和我提过这事,他说只有交到我手里才放心。”
    结果,《姿三四郎》这桩好差事,就落在了毕克的手里。
    “唉,”
    想到这,胡啸微微叹了口气:“这也就是小江,但凡换一个人,我都不会同意的。”
    《潜伏》这部广播剧,算是译制厂的自营项目。
    自然不会给职工,按集开酬。
    此时的浦江译制厂,还没有按集数得薪资这一说,因为厂里的译制工作多以电影为主。
    也就是这两年,配音的工作量多了,才相应提高了点奖金和加班费。
    按集数颁发奖金一事,要说还是《姿三四郎》给起的头。
    因为,被安排进组的那几位都算借调,电视台必须得另出一份辛苦费。
    不过,两边跑得配音演员和译制导演的确很辛苦。
    译制厂拢共就几位主力,配音演员们白天要完成厂里的工作,下班后才能赶去电视台加班。
    由于《姿三四郎》的配音进度,一直被电视台催个不停。
    配到一半时,实在受不了的毕克,直接就撂了挑子。
    没办法,厂里只好又安排了好脾气的苏秀顶上。
    尽管困难百出,但其他同事仍对《姿三四郎》的配音组羡慕的很。
    原因无它,只因对方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传说到最后,译制导演的费用已经提到了百元一集,配音演员20元一集。
    这能不让人眼热嘛!
    这一会,还在思考中的胡啸,忽然被桌上的电话铃惊醒了。
    “喂,我胡啸,”胡啸直接问道:“你哪位?”
    “是我,老古,”
    电话里传出了古铮铮的声音:“你这会没事吧,跟你说个特好玩的事。”
    胡啸丝毫不在意:“你能有什么好事?”
    “懒得听是吧?”古铮铮哼道:“我还懒得跟你说呢,邱岳峰的办公室电话多少?”
    “问这干嘛?”胡啸立刻警惕道:“你还想挖他?”
    “我倒是想挖,你舍得吗?”
    “你趁早断了这念想,他肯定不会离开我的。”这点信心,胡啸还是有的。
    “瞧你担心那样,”古铮铮忍不住笑了,他明白最近胡啸就怕这事:“怎么?燕京那边又跟你要人了?”
    “别跟我提这事,”一提这些,胡啸就头疼:“也就是你,不然我才不管《姿三四郎》那摊事呢!”
    “我也就靠你给撑腰了,”古铮铮哄着老友道:“不然早被人撸了,不说这个了,我真有好事告诉你。”
    “哦?什么好事?”
    “知道我昨天和谁在一块吗?”
    “谁?”
    “江山。”
    胡啸眉一扬:“你俩又搞到一块去了。”
    “知道我俩在一块干嘛吗?”
    “干嘛?”
    古铮铮笑道:“监督《工商报》的抽奖活动!”
    “嚯,”胡啸惊讶道:“现在这事都归小江管了?”
    “你先别问这个,”古铮铮得意道:“知道这次是谁获得了一等奖吗?就是那个奖品是电视机的?”
    “我管他是谁呢?”胡啸懒得搭理这事,但下一刻:“怎么?难道这人我们认识?”
    “说对啰,”古铮铮满意的笑了:“这人你不但认识,还天天和他待在一块。”
    “谁?”胡啸立刻坐直了身体:“快说是谁?”
    嘟~嘟~嘟~
    下一秒,听筒里只剩下了嘟嘟的声音。
    “他奶奶的,”胡啸当即回拨了过去:“我还治不了你……”
    配音演员的办公室里,几个人正围着一份《东方都市报》叽叽喳喳。
    下定最多的童自荣,此刻正两眼炯炯的翻找着报上的每一个角落。
    丁建华着急道:“到底有没有啊?”
    “肯定有,”毕克笃定道:“头版的目录上不写着嘛,内附《工商报》的获奖名单。”
    “找到了,”童自荣大手一按:“在这!”
    “快看看一二等奖的名单……”
    搪瓷盆和牙膏,根本入不了这几位的眼。
    一众人同时俯下身子,几分钟后又缓缓抬起了头。
    此刻的办公室里,出了奇的安静。
    “这,”毕克指着报纸说道:“这译制厂的邱某峰……不会就是老邱吧?”
    “你说呢,”童自荣已经看了好几遍了:“不是他,能是谁?”
    桌对面的苏秀笑了起来:“要说这老邱的福气也实在是太好了,一等奖的电视机居然是进口的。”
    “谁说不是呢!”
    “还是18吋的呢!”
    “什么东西是18寸的?”忽然,邱岳峰的声音响了起来。
    围在桌前的同事,全都转脸看向了门口。
    毕克最先问道:“老邱,你上哪去了?”
    “打开水呀,”邱岳峰笑着走了进来,两只手里各提了一只暖水瓶。
    “邱老师,”丁建华笑着看向他:“你可真有福气啊!”
    “嗯?”
    面对一屋子的笑脸,邱岳峰的笑容反而愣住了。
    就在他满眼疑惑的时候,膀大腰圆的胡啸跑了过来:
    “老邱,你中奖了!”
    “嗯?”邱岳峰嗯了一嗓子:“什么中奖了?”
    屋里的几位齐声说道:“《工商报》的奖。”
    一见四周这架势,邱岳峰仿佛感觉到了什么:“我真中奖了?什么奖?”
    “大奖,”胡啸双手一张:“最大的奖!”
    “……”
    此时此刻,同样的情景正在浦江城中四处上演着。
    红旗里弄加工厂里,也有一圈人围着一份《东方都市报》。
    “李师傅你仔细看看,这电视机还是进口的呢,”
    抓着报纸的一位女同志,兴奋的就像她中奖了一样。
    “进口电视机?”李莉只觉得自己还在梦里:“我不是在做梦吧,当真是我家老邱得奖了?”
    “这报上登的还能有假,”
    女同志干脆敞开了嗓子:“一等奖三位……浦江译制厂职工邱某锋。”
    “肯定错不了,”另一位妇女,早羡慕的不行了:“李师傅,这次你可得请客了。”
    “对对,一定要请客。”
    “这可是18寸的进口电视机,你家爱人可真有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