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相对清闲,当然这是针对李元本人。
地下实验室那些人根本就消停不了,他们的干劲十足,加班加点。
一部分人,在研究单晶棒更大尺寸的制备工艺,带头人便是黄燕。
一部分人,在研究光刻机和刻蚀机,这本就是李元的后期规划,计划明年才启动。
龚师兄一刻也等不了,带着4个人开始了光刻机和刻蚀机的研究。
最后一部分人,研究封装和测量技术,由艾老师和毕老师共同负责。
本来专用芯片的研究,他希望龚师兄负责,可惜他对光刻机和刻蚀机更感兴趣。
说起光刻机,其实光刻技术的诞生比芯片还早。
1955年,贝尔实验室实现了在硅片上用光刻加工出电子元器件的方法。
1958年ti公司的工程师在公司值班时,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将所有的电子器件都用同一种半导体材料来制造呢?
这样就可以将它们集中在一块小小的半导体芯片上,并相互连接,做出极小的微型电路。
虽然只是一个想法,ti公司还是快速申请了芯片专利。
1961年,gca公司造出了第一台重复曝光光刻机,覆膜式,可定位到1微米的精度。
它如同女人做面膜一样,直接把图形覆盖在氧化膜上。
但是缺点非常明显,掩膜是一次性,而且还会污染晶圆。
李元的设想直接选择后世的投影式光刻机。
在掩膜和硅片之间加了两个有凹面的球形透镜,一个球形透镜造成的图案畸变可由另一个球形透镜纠正回来。
这样就既避免了掩膜和硅片的接触,又实现了缩印的效果。
早期的光刻机光源是可见光,李元根据技能书的提示,选择当前可以实现的技术,高压汞灯产生的紫外光。
如果做成,这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光刻机,更是后世大量使用的duv光刻机的前身。
至于euv,他也只是听到过一个名字,技能书里没有提及。
如何显影,李元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就是让他们研究现在的照相显影技术。
在和龚师兄讨论显影时,李元突然想到了一个新的项目,那就是就是电路板制造。
这个有着长久的应用历史,维修厂可以靠此一直活下去。
现在的电器,还没有电路板,都是直接用铜线焊接相连。
对于电子管电器,比如收音机,如此操作,没有任何影响。
比如当前最新的魔都160a收音机,便是如此直接焊接连线。
但是这种工艺,对于将来的晶体管器件是非常不友好的。
电路板的制作工艺,其实和光刻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李元强制龚师兄他们小组,先研究电路板制作技术。
安排好一切,李元过上了悠闲的日子。
偶尔去撩拨一番未来的老婆杨婷小姑娘。
或是待在门房,和宋叔一起喝酒。
晚上回到家中,开始挖掘地下室。
为了安全,李元先是向下挖掘了一个5米的竖井,然后才开始地下室的挖掘。
方案是一个和东厢房外形雷同的梯形窑洞,好比埃及的金字塔。
空间的实木架子被拆解,作为梯形斜面的支撑。
有着空间帮助,这一步非常快速。
只用了两天,就完成梯形空间的挖掘。
所有的土收入空间,然后第二天偷偷运到郊外丢弃。
接着便是为地基打木桩,李元购买了50多根碗口粗,2米多长的松木。
利用空间,把这些松木竖着压入地下。
整整50根,看起来已经非常密集。
下一步,就是把空间里准备好的大块石头平铺在地面上。然后用空间里搅拌好的混凝土浇灌。
在四边和四角提前预埋下钢筋,便于后期建设墙体。
把小风扇放入地下室里,静置两天后,水分被充分吸收,他又开始了墙体的建设。
这一步相对简单,利用空间,在四个墙角和东西两边挖出水泥柱子的形状。
柱子顶端,挖出四周横梁和加固横梁。
在这些柱子和横梁四边放入木板,加以固定,作为塑型之用。
在其中间放入绑扎好的钢筋笼子,并与预埋的钢筋相连。
如此,一个高3米的地下室的框架便算是完工。
一切ok后,把在空间搅拌好的混凝土浇筑到立柱和横梁中。
三天后,在横梁上,搭上20公分粗的原木,挖掉地下室所有多余的土。
然后在原木上浇筑了一层混凝土。
目前条件有限,只能如此,等将来条件成熟,再把这些原木更换成钢筋预制板。
立柱四周用红砖砌墙,红砖墙里面又浇筑上一层一砖厚的钢筋混凝土。
如此,一个长宽高分别为5*4*3立方米的地下室算是大功告成。
重新修建了上下的木质楼梯,出入口放在了储物间里。
整个工程,只用了不到两周时间,而且是一个人完成。
如果没有系统空间,想建成地下室,不知需要多少时间、多少人力,安全也不见得能够保证。
更会增加暴露的风险。
那么多的土,那么多的材料,想瞒过院里的邻居,想都别想。
问题是,他白天上班,下班偶尔和杨婷约会,晚上还要挖地下室。
三件事,居然全都安排的妥妥的。
这个时候,他每天都只睡3个小时,然后早上打上两趟拳,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全都消失不见。
有的时候,他也感慨,自从得到功法,他更多地把它当作强身健体的活动。
即使得到了非常多的实惠,他也没有深入挖掘。讲究的就是一个随缘。
这样说被武术爱好者得到,还不得每天研究。
说不定一些厉害人物,还能借此达到修仙的目的。
可惜功法到了他的手中,更多的是作为科研辅助工具使用,可以说是明珠暗投。
唯一可以称道的,只有每天风雨无阻的修炼。
把小风扇丢在地下室,李元的下一步计划便是完成真空炉控制芯片的制作。
目前看,只能完全使用手中的刻刀完成,想要使用光刻机,还不知道猴年马月。
这也没有什么可丢人的,目前所有晶体管的制作也都是手动完成。
拥有精湛的雕刻技法和念力操控,他可以把晶体管、电阻、电容设计的体积更小。
如此,同样的电路,由于器件体积减小,功耗也会同步减少,产生的热量也会更少。
如果光刻机研究成功,通过透镜缩影效果,将会得到更小体积的器件。
到时也就具备了制作芯片、cpu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