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完成芯片制造生产线的设计
作者:行道人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最新章节     
    童代表努力压抑着激动,“成了,成了”,他在心中不断呐喊。
    整整半年,他在煎熬中度过。
    每次回到单位,都有一堆大佬等着他,每一次都在询问芯片的进度。
    今天,他终于解脱了,他相信李元,更相信眼前的这台机器。
    这台光刻机,机械部分由肖工和李元携手打造,加工精度已经超越当前国内最为精密的测量工具。
    为了提高精度,他们二人共同加工了一套量块。
    量块并不是标准的尺寸,仅仅是为了加工时,部件之间的配合更为严密。
    所以,他们把量块定义为1号到10号。
    1号最小,大小是按照1微米设计。
    2号次之,大小是按照5微米设计。
    接着顺序为10微米、50微米、100微米、200微米、500微米、1毫米、5毫米和10毫米。
    材料是李元在坩埚中不断调配比例,合成的碳化钨。
    然后利用金属钴作为黏粘剂在合成更大体积的量块。
    至于原材料都是童代表帮忙筹备的。
    1958年,地质工作者在甘肃河西走廊的茫茫戈壁中,发现了金川硫化铜镍矿。
    一举打破了西方国家的“镍封锁”,甩掉了华夏“贫镍国”的帽子。
    1959年6月国家冶金工业部决定成立永昌镍矿;1961年1月更名为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简称“金川公司”)。
    这些材料便是来自这里。
    有了量块,再配合游标卡尺,便解决了加工精度的问题。
    再加上李元手版的专用控制芯片,一套精密自动控制的托盘系统便制造出来。
    当然,现在的专用芯片只能对应固定尺寸的晶圆。
    现在的芯片,只能加工4英寸的晶圆。
    本来可以设定晶圆的大小,控制算法也相对简单。
    可是为了赶时间,直接设计成固定尺寸。
    目前先这么用着,等腾出手,再去设计可调晶圆尺寸的控制芯片。
    如果时间允许,干脆设计一款cpu,用于提升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以目前的情况,估计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当然,当前用到的所有其他配套材料,比如光刻胶、刻蚀液、清洗液等等材料,都是李元带着黄燕团队研究出来的。
    为了赶进度,不得不暂停晶圆制备研究,而是全部加入到芯片制造设备和相关材料的研究中。
    短短半年内,能搞定一切,都是李元时不时的暗中出手。
    或是直接提供思路。
    如果还不行,就亲自上手。
    所以,李元作为芯片制造设备的总负责人,也是技术总师。
    他就像是一个宝库,即使是最为难啃的骨头,只要请教李元,他会在很短地时间内给出答案。
    研究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镜头就是,“老童,帮忙搞到这方面的资料。。。”
    一旦拿到资料,他就开始疯狂地学习,疯狂地推演。
    总之,最后一定会给出答案。
    其实在他的脑海中早有答案,之所以搞得如此复杂,也是一种自保手段。
    就像现在,他在大家眼里的形象就是个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超强,运气超好、得到上天眷顾的男人。
    言归正传。
    当光刻机运转正常,童代表隔着双层玻璃,不断地向着李元竖着大拇指。
    他兴奋了,和李元打一招呼,就跑出了实验室。
    他再一次忘记实验室本来就有电话的事实,而是习惯性地跑回单位。
    第二天,实验室又多出几人,分别是上级领导、**国防工业办公室领导和相关助手。
    **国防工业办公室是1961年批准成立,负责全军装备计划管理工作。
    组织军队内部各装备工作部门的协同,协调和解决装备工作中重大和共同性问题。
    这是这个组织领导的第一次到访。
    上级领导还是非常重视。
    当初李元向他汇报项目进度时,提到产品报价时,上级领导对此也是暗自欣喜。
    面前这个50多岁的中年人,虽然年龄比他小,上级领导也是全程陪同。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都难以想象,我们国家居然有如此先进的设备。
    先别说他的技术含量,就是外形设计,也是颇显功力。
    只有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够研究出领先世界的高科技”。
    国防工业办公室领导是发自内心的欣喜,看着面前的设备,他就想到了反炮兵雷达。
    一旦成建制装备部队,华夏陆军的整体实力一定会提升一个档次。
    在接下来的座谈中,国防工业办公室领导提出一些其他需求,希望实验室能够予以研究。
    “现在反炮兵雷达有了,但是我们缺少有技术含量的飞机、空空飞弹,地空飞弹。
    这些的火控系统我觉得完全可以考虑换成芯片。
    所以,你们这个实验室大有可为”。
    “听您这么,就知道您是一位懂技术的领导”,上级领导送上一记马屁。
    “我这是被逼的,部队上嗷嗷要,听多了,也就多少就了解个大概。
    最近从南越搞到一颗空空飞弹,拆解后,发现里面用了不少晶体管。
    我想,既然晶体管可以干,那更为高级的芯片更为合适”。
    李元不得不佩服这些高级领导,管理能力暂放一旁,就这技术敏感度,值得点赞。
    “是的,几位领导,芯片将来会进入各行各业。
    现在的计算机,突出的表现就是功耗高、可靠性差、占地广。
    而各单位正在研究的晶体管计算机,在功耗、可靠性和占地面积几个方面得到完美解决。
    大家想想,自从我国有了电子管计算机后,这才多久,马上就要被晶体管计算机淘汰。
    而不久的将来,更为强大的芯片式计算机将取代现在的所有。
    而芯片也必将进入各行各业,尤其是军事装备”。
    几位领导只是几句感慨,就引出面前小伙子的一大段推销言辞。
    但是细想,他们觉得这种推断确实是必然。
    几人对视一眼,国防工业办公室领导道:“也许正是因为你这个领导者眼光独到,才造就眼前的实验室”
    几位领导兴奋地离开,上级领导得到了他所关心的:军方答应了实验室的报价。
    接下来,李元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涡喷-6发动机。
    虽然那些设计资料都背的滚瓜烂熟,但是一直没有触发技能书。
    看来,必须的亲手开始优化发动机的时候,才有可能触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