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鲁迅故里和教育的意义
作者:红豆七分糖   签到全球:我成了旅游大亨最新章节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
    陈灏看着屋内悬挂着的匾额,脑海中情不自禁浮现这段文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当初初一语文书上的一篇课文,如今置身于文中的地方,让他有些恍惚。
    就好像打开了激活内存的开关,再次脑补百草园、三味书屋、乌篷船、土谷祠、咸亨酒店等一系列景象,还有孔乙己、茴香豆等等。
    鲁迅所上课的这间教室是不能进入室内的,只能站门口往里面看,一旁甚至都有景区的保安。
    最显眼的莫过于教室左上方的书桌。
    “那张桌子是当年鲁迅先生上课的书桌吗?”
    陈灏指着桌子,语气颇有些兴奋:“当时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我也跟着在书桌右上角刻了一个「早」字用以自勉,还被同桌一顿笑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嘞!”
    “要是能进去看看那个「早」字就好了。”
    陈灏忍不住遗憾叹息。
    顾南溪问道:“鲁迅先生刻早字是因为他迟到了,你难道也是迟早?”
    “呃,对,”陈灏尴尬地揩了揩鼻子,“以前读书的时候有拖延症,总是喜欢踩点到教室,有时候误判时间了,就会迟到。”
    “那你刻了「早」字后还迟到吗?”
    “咳咳,当然有……”
    “那你岂不是白刻咯?”
    顾南溪眉眼弯弯,她从小到大都是好学生,像什么迟到之类的寥寥无几,陈灏的窘态让她看了想笑。
    “不过你也不用遗憾啦,”顾南溪悠悠道:“现在的书桌上虽然有刻着「早」字,但并非当年鲁迅先生所刻,甚至连书桌也不是当年那张。”
    “啊?”
    陈灏愣了愣,脱口道:“那当年那张书桌呢?”
    “估计当柴烧了吧,谁知道呢?”顾南溪看傻子似得看向陈灏,“毕竟那只是一张普通的书桌,怎么可能留到现在?”
    “也是……”
    陈灏想想,这话好像没错。
    知道只是一个现代仿制的书桌后,陈灏心中那股遗憾顿时烟消云散。
    继续逛了逛,两人很快走出三味书屋。
    对面也就是鲁迅祖居的旁边是鲁迅纪念馆。
    这个纪念馆非常值得一看,里面介绍了鲁迅的生平、家庭背景和弃医从文、以笔作枪的过程。
    甚至鲁迅先生临终前还在写作,毕生一千万字的着作是放到现代来说也是标准的工作狂。
    从鲁迅纪念馆出来,一旁便是鲁迅故里最核心的鲁迅故居。
    检票刚迈入门槛,陈灏耳旁传来顾南溪的声音。
    “陈猪,你知道这门槛是不能踩得吗?”
    “门槛?”
    陈灏懵圈,转身指了指身后的门槛:“你说得这个?”
    见顾南溪点头,他更加疑惑了。
    “为什么不能踩?”
    “迟子建曾经写过一篇鲁镇的文章,里面说道:我是迈过鲁迅故居的门槛的,我不敢踩它,怕那像历史卷轴一样的门槛会被踏碎。”
    说着,顾南溪俏皮一笑。
    “迟子建都不敢踩,那我们就更不敢踩了。”
    还不等陈灏问及原因,一旁有个戴眼镜的男子连忙把自己的孩子架起来,差点小盆友就踩门槛上去了。
    这位父亲松了口气,看得出来是个有文化的人,至少还知道迟子建这个作家。
    看着匆匆离去的一大一小身影,陈灏还是不太懂。
    “怎么解析这句话?”
    “你不觉得名人的故居,最辛劳的就是门槛吗?”顾南溪幽幽说道。
    陈灏陷入了沉思,这话还真有意思。
    名人故居的门槛每日都要承载参观者或轻或重的步履,这脚印当然比不得落叶抚过来得温存,更比不得风儿漫过来得清爽。
    又何况,这老门槛迎来的并不是它旧日的主人。
    不断闯入的游客,按照课本有样学样地走在烟雨街巷,在快门的咔嚓声中寻求文艺上的自我感动。
    而那些为数不多怀着凭吊情怀的人,只能向着人群发出叹息。
    陈灏也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
    但……至少比被世人遗忘好吧?
    鲁迅故居也叫周家新台门,台门并不是门,而是绍兴将气派的房屋称为台门。
    其规模、结构与老台门基本相同,分六进,有大小房屋80余间,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在内,共占地 4000 余平方米。
    当年新台门内居住着周氏中的六个房族,1881年9月25日,天秤座的鲁迅就诞生在这里,同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一路参观下来的陈灏,只有一个感想:
    迅哥儿是大户人家啊!
    除了我们普通人家的卧室、客房、厨房外,他家还有琴房、书房、佛堂、典库、储藏室、佣房、后花园,一应俱全。
    不像他,祖辈三代都是普通老百姓,最后还是靠系统才实现翻身了。
    过了鲁迅故居,来到本次的压轴地点:百草园。
    可一从屋子里走出来,陈灏与周遭许多游客都傻眼了。
    这特么就是传说中的“百草园”???
    那篇课文他可很喜欢,尤其是百草园的这段描述都能背出来。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但眼前是什么?
    是特么一个菜园+荒地啊!
    “这、这真的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
    陈灏揉了揉眼睛,最后深深的失望了。
    简直就像是网恋,见面前把对方幻想成刘亦菲,结果现场翻车了,这丫的实则是乔碧萝!
    “很正常呀。”
    顾南溪笑了笑,解释道:“百草园实际上就是小孩子背完书做完功课逃出来抓虫子玩泥巴的地方,大人眼里就……本质和你家小区楼下的绿地也没有区别。”
    “好吧(╯▽╰)。”
    陈灏还能说啥,只能接受这个解释了。
    但他又有新的问题了。
    “问题是从三味书屋走到百草园也不远吧,这一两百米都能上课迟到??”陈灏黑人问号,他迟到那是因为他家距离学校走路都要半小时!
    可鲁迅先生这只要走几分钟就到的距离还能迟到?
    等顾南溪给他解释了,他才知晓原因。
    原来鲁迅迟到那天是因为他父亲生病了,他要把家里的东西拿去当铺当,然后又跑去药店买药,这才导致去三味书屋迟到。
    其实到了鲁迅祖父这一代开始便已经家道中落了,祖父科场案发,父亲三十多岁因其父被关进牢狱,连惊带吓,英年早逝,是鲁迅的母亲一手抚养大了鲁迅三兄弟。
    纵观鲁迅的一生,其实也挺坎坷的。
    但先生从未屈服和认输过。
    就像伟人曾说过的一句话:鲁迅骨头是最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一个敢于对世俗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等腐朽的陈词滥调说“不”的人。
    参观完鲁迅故居,来到外面很多游客拍照打卡的网红墙外。
    巨大的院墙上绘着鲁迅先生的半身像,身边的主图是一幅描绘着故居外观和街景的黑白图,还刻有“鲁迅故里”四个大字。
    这一刻,陈灏忽然想明白一个道理:
    教育是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的。
    读书时只知背课文而不懂课文,等到谈恋爱时才读懂《氓》,升学考公时才读懂《范进中举》,找工作时才读懂《孔乙己》,而谈婚论嫁时才读懂《孔雀东南飞》……
    就像是一个闭环,多年后的某一个瞬间才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那就是子弹命中的瞬间。
    陈灏看着眼前的鲁迅先生,喃喃道:
    “或许,这就是教育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