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顼(zhuan xu),姬姓,高阳氏[1],黄帝之孙,昌意之子[24]。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人文始祖之一。[3][26]
颛顼辅佐少昊有功,封地在高阳(今河南省杞县高阳镇),故号高阳氏[4]。少昊死后,打败争夺帝位的共工氏[5],成为部落联盟首领[6],号“高阳氏”。始都穷桑,后迁都商丘。
颛顼去世后,由黄帝曾孙帝喾继位。在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
人物生平
黄帝之孙
据多种史料分析,大约由女娲、盘古、颛顼、驩兜、祝融等族群组成。据《左传》文公十八年(公元前609年)记载,颛顼由“仓舒、隤敳、梼戭、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8个族群组成。[27]
据《史记》记载,颛顼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2],据《水经注》记载,黄帝次子昌意,因才德低下,不足以继承帝位,被降职到若水做诸侯(此德劣被降为诸侯乃郦道元一家之言,且黄帝嫡长子乃玄嚣)。
共7张
颛顼像
昌意被封到若水后,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在若水之野生下了颛顼。《大戴礼 帝系》和《帝王世纪》均记载,昌意的正妃昌仆又名女枢,某晚看到天空有“瑶光之星贯月如虹”的异象,并因此心有所感而怀了身孕,后来便生下了颛顼。《山海经 海内经》对此记载亦然,并指出颛顼乃昌意次子,为韩流之弟。[7]
为帝
颛顼生于若水,因辅佐少昊有功,封于高阳。[8]少昊死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夺帝位[5],颛顼打败共工,继少昊主政[6],号“高阳氏”。
颛顼成为天下共主后,始都穷桑,又迁都于商丘。五德始终说成型于战国时代,所谓“所居玄宫为北方之宫,北方色黑,五行属水”,因此古人说他是以水德为帝,又称“玄帝”,很明显属于后人根据部分史前历史按照当时时代的需求进行表述。颛顼以帝丘为都城,以句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句龙为土正。他即位后,严格遵循轩辕黄帝的政策行事,使社会安定太平。
逝世
据说,颛顼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岁逝世[11],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12][13]颛顼生子穷蝉,是舜的高祖。而春秋战国时的楚王为其后裔,屈原在《离骚》中自称为帝颛顼之后,屈原与楚王为同族引。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黑龙江,南到岭南,东到东海一带。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颛顼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
制历法
汉初的历法基本上是沿用秦以来的颛顼历。颛顼历是一种古四分历,以3651\/4日为回归年长度,29 499\/950日为朔望月长度,十九年七闰。
颛顼题跋像
汉武帝时,公孙卿、壶遂、司马迁等受命议造汉历;最后,在18种改历方案中选定了邓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历,称太初历。太初历以365 385\/1539日为回归年长度,29 43\/81日为朔望月长度。西汉末年,刘歆修订太初历而更名为三统历。
战国时期各自称王,历法也各不相同,齐鲁尊周,以子月为岁首,三晋与楚,以寅月为岁首,秦历托名“颛顼”。[28]《颛顼历》完成于秦献公十九年(前366年)。该历以夏正十月为岁首,闰置于九月之后,以该年正月初一日刚好立春为节气的计算起点。
《颛顼历》有两大特点: 一是其时秦政权尚僻处于雍州,不与诸侯各国交往。所以它实行的历法,直到秦统一天下后才推行全国。但又汉行秦历,才使《颛顼历》一跃而奉为历法“正统”。二其时古四分历理论已非常成熟,所谓《颛顼历》,只不过是月建有差,历策却仍是一个师傅下山的“畴人” 用古四分历方法拟订的。由于前367年夏历十一月初一日干支为乙卯(年干支也是乙卯),是用古四分历推步而出,而《颛顼历》历家又称之为“乙卯元”可知,《颛顼历》不过是“古四分历”或迳是《殷历》的一支而已。
关于此两历关系中的“正统”问题,实在是要与历史的看法来个“否定之否定”。
疆域
《史记》上说他统领疆域“北至幽陵(今河北、辽宁一带),南至交趾(今广东、广西、越南一带),西至流沙(今甘肃一带),东至蹯木(今东海),”极其广大。[9]
作曲《承云》
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惟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锵锵。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乃令鱓先为乐倡。鱓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10]
改革
传说在轩辕黄帝晚年,九黎信奉巫教,崇尚鬼神而废弃人事,一切都靠占卜来决定,百姓家家都有人当巫史搞占卜,人们不再诚敬地祭祀上天,也不安心于农业生产。颛顼为解决这问题,决定改革宗教,亲自净心诚敬地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作出榜样。又任命南正重负责祭天,以和洽神灵。任命北正黎负责民政,以抚慰万民,劝导百姓遵循自然的规律从事农业生产,鼓励人们开垦田地。禁绝民间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动,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
传说上古时期,男女无别,长幼无序,群婚群居,使秽病(性病)丛生人口大量死亡,颛顼帝于是定婚姻制度,主张男婚女嫁,禁绝血缘联姻;定伦理纲常,强调“妇女避男于路”,使人口生产力得到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从此诞生了家庭,分化了阶级,形成了国家,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五帝之一
战国时代,随着五行学说理论的构建完成和成熟,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后土(句龙)等五位小神已不足以支撑这一庞大的结构,于是太暤、炎帝、黄帝、少暤、颛顼等五位大神就登场了,原来的五位小神降格为他们的辅助之神。
颛顼立像
“五帝”之名当是战国时代的产物。在战国前期以前,众帝林立,不限于五。战国中后期“五帝”之名方才出现。“五帝”只是一个对上古帝王的概括词,不仅成员不能确定,有时也会出现一串古帝王名字而不限于“五”。
直到战国末期的《五帝德》、《帝系》最终确立五位古帝的名字: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一直到汉代前期,还有不同说法并存,《大戴礼》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孔安国《尚书序》以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为五帝。司马迁的《史记》采用《五帝德》和《帝系》的五帝系统,把本来属于神话传说时代的人物写得清清楚楚,使含混不清的远古传说清晰地呈现在后人面前。[29]五帝系统的定型完成了神话的历史化,构建起以黄帝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神话的主流框架。
神话传说
在《史记》中颛顼是作为一位历史人物来记载的,他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他继黄帝之后主政。也有学者认为颛顼是一位历史化的神话人物,比如李进宁在《神话学视阈下的颛顼形象及其文化学意义》一文中论证了“颛顼如同黄帝、伏羲等神话形象的历史化一样,它也是一位历史化的神话人物。”无论是“颛”还是“顼”,当是从“日”演变过来的,“颛顼”是一个联合词,颛顼神具有太阳神格。因此《史记》才记载颛顼的号为“高阳”:“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所谓高阳,即高高在上的太阳。
中国古代的历法中,有一种叫颛顼历。其实颛顼是太阳神,颛顼历即太阳历。伏羲、黄帝,都与太阳有关。伏羲,说他造八卦,正是因为他的原型是太阳。黄帝其实是皇帝的不同文字记载,其原型也是太阳。“黄”“皇”即“光”的语音演变。[35]
颛顼与共工争帝而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最早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水神,更确切地说是雷神,雷神管雨,故雷神往往与水神混为一体。与雷神争斗的,也就是他的对立者,便是太阳神。颛顼具有太阳神格,所以有共工与颛顼争斗的神话故事。颛顼的水神神格是与五行匹配之后才获得的。[35]
轶事典故
儿子为鬼
《搜神记》云:“昔颛顼氏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鬼,一居人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儿鬼。”颛顼为神话中的帝王,其子常以灾神的面目出现。
秦汉之时,腊八当日,民众击腰鼓、戴胡公头,做金刚力士以驱灾、逐疫、辟邪。现在,岁末大傩的习俗仍变形地遗存在湖北或西南一些少数民族中。[31]
争位
水神共工是炎帝的后裔,与轩辕氏家族本来就矛盾重重。帝颛顼践帝位后,共工约集心怀不满的天神们,共同反对颛顼。反叛的诸神推选共工为盟主,组建成一支军队。
颛顼立像
帝颛顼闻变,一面点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诸侯疾速支援;一面点齐护卫京畿的兵马,亲自挂帅,前去迎战。一场酷烈的战斗展开了,几个来回过去,帝颛顼的部众越杀越多,人形虎尾的泰逢驾万道祥光由和山赶至,龙头人身的计蒙挟疾风骤雨由光山赶至,长着两个蜂窝脑袋的骄虫领毒蜂毒蝎由平逢山赶至;共工的部众越杀越少,柜比的脖子被砍得只连一层皮,披头散发,一只断臂也不知丢到哪儿去了,王子夜的双手双脚、头颅胸腹甚至牙齿全被砍断,七零八落地散了一地。共工辗转杀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边仅剩一十三骑。不周山奇崛突兀,顶天立地,挡住了去路。此山其实是一根撑天的巨柱。共工在绝望中发出了愤怒的呐喊,朝不周山拼命撞去,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断,横塌下来。天柱既经折断,整个宇宙便随之发生了大变动: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不能再保持在原来位置上,身不由己地挣脱束缚,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日月星辰的运行线路,解除了当时人们所遭受的白昼永是白昼,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
另一方面,悬吊大地东南角的巨绳被剧烈的震动崩断了,东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和江河东流、百川归海的情景。共工氏行为最后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共工氏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 (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就指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打败黄水怪
颛顼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他有非凡的经历和超人的力量,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传说中,内黄西南一带有个黄水怪,经常口吐黄水淹没农田、冲毁房屋。颛顼听说后就决心降服它。可黄水怪神通广大,二人激战九九八十一天不分胜败。颛顼便上天求女娲帮忙。
女娲借来天王宝剑交给颛顼并教他使用方法。颛顼用天王宝剑打败了黄水怪。为了给人间造福,他用天王剑把大沙岗变成了一座山;取名付禺山,又用剑在山旁划一道河,取名硝河。
从此这里有山有水,林茂粮丰,人们过上了好日子。颛顼在当地人民心中的位置很高的,被尊称为“高王爷”。传说颛顼生前惩治黄水怪,死后仍可退水救民。
相传有一天,高王爷显灵变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高王庙的台阶上闭目养神。不久。天降大雨,洪水滚滚而来,田毁庄淹。洪水流到白发老人的面前不再向前流了,从水中钻出了两个非人非兽的怪物。白发老人一挥手,怪物乖乖地沉下水去,随后,洪水慢慢地退走了。高王庙一带避免了一场洪水灾害。
一条法律
据《淮南子·齐俗训》记载,颛顼时有一条法律:“妇人不辟男子于路者,拂之于四达之衢。”意思是说,如果妇女在路上不回避男子,就要在四通八达的道口驱除邪气。[39]
个人语录
至道不可过也,至义不可易也。是故以后者复迹也。故上缘黄帝之道而行之,学黄帝之道而赏之,加而弗损,天下亦平也。[37]
功莫美于去恶而为善,罪莫大于去善而为恶,故非吾善善而已也,善缘善也,非恶恶而已也,恶缘恶也。吾日慎一日,其此已也。[37]
敬胜怠者强,怠胜敬者忘。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38]
人物评价
颛顼、帝喾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黄,后启尧舜[14]。
相关争议
始祖追认
留心考察一下战国、秦、汉时期的造伪史,造伪者制造出帝喾一系,说稷、契、尧属于帝喾之后;又制造出颛顼一系,说舜、禹属于颛顼之后;再制造出黄帝一系,说颛顼、帝喾都属于黄帝之后。《大戴记》、《史记》、《帝王世纪》诸书皆采其说,于是两千多年来黄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其实这个单线古史体系是把上古唐、虞和三代夏、商、周五个不同姓氏、各自独立的部族系统生拉硬扯到一起的结果。[33]
共同始祖的追认是春秋战国时期各族群观念融合的重要步骤。具体而言,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史将原本不相统属的各个族属的始祖追溯为一家,从而造成所有不同族属皆有共同祖先的事实。在这一方面,战国时期所造成的两大始祖就是颛顼和帝喾,进而在他们之上,又有共同的祖先——黄帝。[34]
共4张
颛顼像
《左传·文公十八年》大史克答宣公,就同时提及“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颛顼氏有不才子”,还提及“高辛氏”,也没有说他是帝喾。因此顾颉刚会对此生疑,认为与其说高阳是颛顼,不如说高辛是颛顼。其实这是不同的古史系统。后来才将“高阳”和“颛顼”合并。楚国古史系统,可能有以伏羲为祖的古史系统,此系统着力讲炎帝、祝融、共工、帝俊,颇不同于黄帝一元的古史系统。屈原自谓的“帝高阳之苗裔”,此高阳是否确指颛顼,还缺乏材料证实。秦人在秦襄公时“自以为主少皞之神”,后来又自认为高阳之后。[36]
颛顼与韩流乾荒
《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妻雷祖(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25](昌意)取淖(nao)子曰阿女,生帝颛顼。”[20]
郭璞在《海内经》作注引用古本《竹书纪年》:”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并指出:乾荒即韩流也,生帝颛顼。
《路史·卷十四》:“元妃西陵氏嫘祖,生昌意、玄嚣、龙苗,昌意就德逊居若水,有子三人,长曰乾荒、次安、季悃。乾荒生帝颛顼,是为高阳氏”。
《史记·五帝本纪》、《大戴礼记》皆以 颛顼 之父为 昌意,并未提到韩流(乾荒)。
《史记·五帝本纪》:”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址,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21]
《大戴礼记·帝系》:”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黄帝居轩辕之邱,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
《五帝德》篇与《五帝本纪》几乎一致,当是《大戴礼记》照搬《史记》之言,帝系篇亦然,因而韩流(乾荒)即颛顼之说尚待考证。
史籍记载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22]
《大戴礼·五帝德》[23]
《山海经》
《左传》
《吕氏春秋》
《淮南子》
后世纪念
颛顼陵
颛顼、帝喾二帝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称“二帝陵”。颛顼陵居东,帝喾陵居西,两陵相距60米。颛顼陵南北长66米,东西宽53米,高约26米;帝喾陵略小且居后两米。据专家分析,这种长辈陵冢大、晚辈陵冢小;长辈陵位趋前、晚辈陵位趋后的殡葬方式,正好印证了颛顼帝“长幼有序”的道德伦理。二帝陵园从下至上有御桥、山门、庙院、陵墓、碑林及纵横其间的甬道,占地面积350多亩;陵墓四周有围墙,称“紫禁城”。
颛顼陵
颛顼墓
颛顼墓,位于聊城东昌府区城西北7.5公里处。颛顼乃上古帝王,系轩辕黄帝之孙,“初国于高阳,故号高阳氏,都于商丘(今河南濮阳),在位七十八年”。其墓葬于何处,历来说法不一。《一统志》载:“帝颛顼高阳氏陵有二:一在开州,一在东郡城西北二十里。……在东郡者有庙,民间称‘聊古庙’是也。”颛顼墓是真是假,尚不敢断言,但据文物考古调查,此处系一古化遗址则确凿无疑。 该遗址为方形高台地,暴露面积500平方米,为黑灰土堆积。遗址表面散布着不少陶片,可识器形有龙山文化时期的罐、杯、南瓦、豆、盆、殷代的鬲,周代的绳纹筒瓦等。属龙山文化至商周时期的遗址。颛顼墓南,原有一座用以祭祀颛顼的庙宇,名“聊古庙”,又名“聊王庙”、“颛顼庙”。该庙规模宏大,远近闻名。庙内有钟楼、鼓楼、大殿、廊房、后楼等建筑。大殿内供一高约7尺的颛顼帝执圭坐像。大殿后二层阁楼内,塑有颛顼帝及后妃神像。1945年庙毁,现仅存遗址。
人物研究
颛顼与医巫闾山
颛顼大帝与医巫闾山以及玛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13年,唐伟先生在雅昌艺术网撰写《论玛瑙与玉的关系》一文,详细论述了黄帝之孙颛顼是一位头戴玛瑙饰物的大帝,这位大帝依靠玛瑙制成的箭镞,战胜敌手共工,而他的葬身处则是医巫闾山即《尔雅》中记载的“医无闾”。《山海经》中的《大荒北经》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海外北经》中说:“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海内东经》也说:“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学者艾荫范根据古语音学判断,认为“附禺”、“务禺”、“鲋鱼”都是“无虑”的音转,推断颛顼大帝所葬之地就是现在的医巫闾山。在汉代称作“无虑”,今北镇市附近,汉代时称“无虑县”,即是由医巫闾山得名。持相同观点的学者还有冯立民、王哲等。《山海经》中描写颛顼葬地“附禺之山”,有多处提到了美玉,颛顼的“颛”本义为“圆头胖脑”,而“顼”字从“玉”从“页”,“玉”指“玉胜”,即玉制的发饰品,“页”指人头,合起来表示“头戴玉饰品者”。
颛顼与玛瑙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着《尔雅》之“释地”篇中,曾经记有“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玗琪焉”,东晋郭璞对“医无闾”、“珣玗琪”注释称“医无闾,山名,在今辽东。珣玗琪,玉属。”;章鸿钊《石雅》指出:玛瑙“奉天锦州产者,俗称锦州石。《尔雅·释地》云‘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玗琪焉’;《后汉书·东夷传》云‘扶余挹娄出赤玉’殆皆指此。”章鸿钊认为《尔雅》中的“珣玗琪”、《后汉书》中的“赤玉”都指的是“玛瑙”。
栾秉璈在《古玉定名探析》一文中,根据章鸿钊的观点,并经过他的查实,得出结论认为:东晋郭璞所说“辽东”不是近代的辽东,而是战国到三国魏、晋及十六国、南北朝(北齐)时期的“辽东郡”。那时辽东郡辖地主要在今辽西,包括东晋郭璞注解的医无闾山,也就是现今从锦州到阜新的医无闾山。医无闾山,在辽宁省中部,大凌河以东,位于火山岩地区,以产“锦州石”(玛瑙)闻名。由此,“医无闾之珣玗琪”与赤玉、锦州石或玛瑙有关,而同岫岩闪石玉没有关系。栾秉璈强调“珣玗琪”同岫岩闪石玉没有关系,是因为部分学者将古代辽东,当成了如今的辽东地区,所以才会误认为“珣玗琪”是指岫岩玉。
《尔雅》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学者考证其成书时间不会早于战国,不会晚于西汉初年。玛瑙以“珣玗琪”的文字,出现在《尔雅》这样早的一部古籍中,而“医无闾”(《淮南子·墬形训》称“医毋闾”)据栾秉璈以及多位专家学者考证,即如今锦州境内的医巫闾山,距阜新市34.8公里,众所周知,阜新是中国主要的玛瑙产地、加工地、玛瑙制品集散地,玛瑙资源储量丰富,占全国储量的50%以上。学者考证称,7600年前的查海遗址中出土了用玛瑙打制的刮削器,辽墓中出土的玛瑙酒杯、玛瑙围棋、项链等,质地上乘,造型优美,工艺精湛,令当今艺人惊叹。到了清代,阜新地区玛瑙业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阜新玛瑙已成为宫廷贡品。
阜新玛瑙质地优良,不仅色泽丰富,纹理瑰丽,正是像《尔雅》中所称“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玗琪焉”。
颛顼与玉龙文化
颛顼打败共工之后,吸纳共工集团氏族如己姓等,成为己、董等八个氏族的共主。西汉《淮南子》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淮南子》记载的这段故事,就是中国非常有名的“怒触不周山”神话,其背景是共工与颛顼帝之间的战争。史载,颛顼帝号为高阳氏,“东北方部落之宗神”,许多旧籍上都说他 “以水德王天下”,“死为北方水德之帝”,列为五帝之一,是轩辕黄帝的孙子,昌意之子,其母女枢因感“瑶光”而生。瑶光即琼瑶美玉之光,可知古人记载下的颛顼帝,天生就与玛瑙有着不解情缘。
颛顼帝二十岁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八岁,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针对巫术盛行之风,下令民间禁绝巫教;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颛顼对东北亚、美洲的古代文明都有重大影响,从他执政的特点来看,是一位把各项制度设列清晰的智慧型领导,正是孔子“十一德”中“缜密以栗,智也”的典型人物。颛顼文明在上古天文、历法上有高度造诣,它对水利、农业也有大贡献。在阜新查海遗址中出土的玛瑙制品中,有一些是玛瑙镞,如此利器必定运用于上古时代的重大战争中,包括颛顼与共工两位大首领之间发生的殊死搏杀。还有一些玛瑙刮削器,是制作木类弓箭的工具。颛顼是黄帝之孙,共工的出身也非等闲,《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说明共工是炎帝神农氏的后代,他是一位水利方面的专家,水战是其强项,而其势力范围迅速扩张,直逼颛顼故乡,双方因而进行了一决生死的海域大战。共工船队进逼之际,受海风影响,颛顼用玛瑙削刮器制作的竹木类弓箭,已经无法抵抗敌人大军压境,而玛瑙镞此刻开始大显神威,共工被这种射程远、杀伤力强的武器打得一败涂地,才会“怒触不周山”。所谓“不周山”,历代学者考证很多,一直没有定论。“怒触不周山”是表现了共工被玛瑙镞打坏了进攻的战船后,被迫在渤海湾内紧急寻求岛地登陆,进行修整和躲藏,因为要防止颛顼大帝的追捕,所以开始东游西靠,四下逃亡,附近海域内有数的几座岛屿都有登陆,颛顼大帝也必然派人全面搜索各岛。古籍记载共工还是被俘获并流放,共工最后躲到了哪座岛上被俘的,笔者认为就是现在的笔架山,笔架山虽然被人说成是因形似笔架而得名,但笔者实地看过,一点也不像笔架。“笔架”发音接近“不周”,应该最初也来自“baidag”的音,后来受国内其它“笔架山”影响,才起了如今的名字,而且锦州这座笔架山落潮时,会出现海中“天桥”奇观,共工率领残兵退守于此时,正赶上落潮,颛顼大帝引兵直接就能抵达岛上,可以顺利将其抓获。并且这座笔架山“两长一短”的山峰外形,也如同被撞倒了一段,与某些学者将“不周”解释为“不周全”的观点竟无矛盾,且与神话故事的情节也极度吻合。锦州笔架山,应该就是上古传说中的“不周山”。玛瑙镞让共工大败亏输,保全了自己的家邦和子民,颛顼因此对玛瑙极有感情,所以才会居帝位时头戴玛瑙饰品,以至后人大都不称他“高阳大帝”,而按外表形象亲切地称为“颛顼”——意即“圆头胖脸、头戴玛瑙的英年领袖”。
————
自从阴阳家邹衍创立“五德始终说”的历史观以来,任何一个王朝的创建者,都要往这上面靠一靠,挖空心思的一定要找到能自圆其说的理论实例,例如汉高祖刘邦的赤帝子说,赵匡胤的火龙下凡说。
“五德始终说”,具体来说就是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以此学说来解释历史变迁和王朝兴衰。
五行的关系是: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五德与五行的搭配是: 木-东方-青,火-南方-赤,土-中央-黄,金-西方-白,水-北方-黑。
五行五色
邹衍创建“五德终始说”,本意是想从通过他的阴阳五行研究,来告诫统治者,希望他们能按照道德规范治国治民。但是“五德终始说”作为一种改朝换代的理论工具,受到历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也成了后世一些人造反的借口。
“五德始终说”里面,黄帝得土德,崇尚黄色;夏朝木德,尊崇青色;殷商金德,爱好白色;周得火德,喜欢红色。
按照此理论,水克火,取代周朝的朝代属水德。秦国终结周王室,摄取九鼎,因此秦始皇想方设法将秦朝打造成水德之朝。
《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於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
黄帝、夏朝、商朝、周朝,无论什么德行,都有异象或者祥瑞之兆出现。如果秦始皇找不到秦国属于水德的异象或者祥瑞,那么秦朝就不是水德,得位不正,不应该取代周朝。
秦始皇这一辈子虽然离奇,但是当时也没有特别的事情能扯到水德上去,如果瞎编一个世人也能看破,这怎么办?好说,当朝找不到往上找呗,总能找到一个,哪怕编一个也没人能印证了。
最后还真让秦始皇从故纸堆里翻出一个:秦文公。
大家都知道刘邦斩白蛇的故事,都知道白蛇是白帝之子,代表了秦朝。那秦国从什么时候祭祀白帝呢?就是从秦文公开始。
秦文公,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16年在位,秦国作为诸侯国的第二位君主。如果说秦文公父亲秦襄公是开国君主的话,秦文公就是奠定了秦国基础的人。
秦文公在位时,曾经梦到一条黄蛇,身体从天上下垂到地面,嘴巴一直伸到鄜衍。于是秦文公下令在鄜衍建立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场所),称为鄜畤,开始牛马羊三牲祭祀白帝。
猪牛羊三牲
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征,君其祠之。”于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
不要小看这个举动,周朝用牛马羊三牲祭祀是天子的权力,诸侯是没有这种礼仪的。秦文公处在周平王东迁时期,当时周朝王室已经式微,诸侯权力越来越大。
这里说的是秦文公梦见黄蛇的事,他遇到黑龙的事,史书没有记载,而是秦始皇自己说的:“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
蛇龙本一族,皆属水,可能秦始皇认为黄蛇不足以代表水德,于是又杜撰出了“黑龙”说,这完全符合“五德始终说”的“黑水”代“红火”了。
至于秦文公怎么遇到黑龙、如何捕获,秦始皇也没说,别人也不知道,就那么一句话,当事人距离秦始皇时期也有五百年之久了,你想考证真伪也不可能了。
所以说,秦文公获黑龙的故事就是秦始皇为了证明自己做皇帝是天命而杜撰的,和汉朝杜撰刘邦斩白蛇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