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道衍与姚广孝
作者:白虎下山   大明嫡长孙:老朱家的团宠最新章节     
    听着朱轩对姚广孝的吹嘘,朱元璋和刘三吾死死的盯着姚广孝,怎么看这个秃驴也没有那么优秀吧。
    “轩少爷、你会不会看错了?”刘三吾振振有词的劝说道:“轩少爷恐怕不知道和尚的德行,他也最是喜欢蛊惑人心。”
    “千万不能让他们慈祥的外表给骗了,俗话说得好,头上无毛、最会蛊惑。”
    刘三吾说完忽然反应过来,瞳孔放大眼里满是恐惧的望向朱元璋,他刚才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呢,朱元璋以前也当过和尚,他刚才说的话,岂不是在内涵朱元璋?
    朱元璋也不在意刘三吾说了什么,他当初之所以去寺庙当和尚,也只不过说为了不被饿死。
    “大孙、刘三吾说的没错,这些和尚平时说话打禅机,听得云里雾里的,其实就是在忽悠人,你可别被这秃驴给骗了。”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看着朱轩,他可不想大孙被和尚蛊惑,万一大孙出家当和尚了可咋办。
    姚广孝心里那叫一个郁闷,贫僧还一句话都没说呢,你们就叭叭的说个不停,贫僧不要面子的吗?
    “朱老爷、刘先生,你们此言差矣,自从追随轩少爷以后,我已经不再是道衍和尚,而是姚广孝……”姚广孝一脸慈悲的笑着说道。
    道衍和尚?姚广孝?
    朱元璋他们明显一愣,“道衍”是出家人的法号,而“姚广孝”则是他的俗家名字。
    姚广孝已经表明了心意,他此时不再是出家的和尚,而是还俗的姚广孝。
    两则的区别很大,和尚只能吃斋念佛,不能参与朝政。
    朱元璋也不可能让和尚参与朝政的,而现在姚广孝恢复俗家名字,也就代表他要入朝为官。
    朱元璋开始正视起眼前的和尚,他发现这个和尚不简单。
    妖里妖气的。
    刘三吾回想起最近跟姚广孝接触的点点滴滴,似乎、这个和尚负责去招安海岛上的溃军,有很大的成功几率。
    主要是这和尚一点都不慈悲,而且有点阴森。
    “轩少爷、去招安那些张士诚和陈友谅的残部,也不是什么人都行的,需要有一定的身份。”
    “不然的话就没有诚意,那些人如何会相信洪武爷能对他们既往不咎。”刘三吾提出了一个建议。
    他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很大,派一个阿猫阿狗去,人家抡起大刀就是一刀子下去,连求饶的机会都不给你。
    朱元璋赞同的点点头:“李善长如何?李善长才华横溢,胸有谋略,如果是李善长负责去招安,也能显示出朝廷的诚意,而且他的计谋也能加大招安成功的几率。”
    李善长?
    朱轩当然知道此人了,在历史上都有浓重的墨笔,朱元璋能成功赶走鞑虏,可以说李善长功不可没。
    李善长出生滁州地主之家,当初朱元璋平定滁州之后,李善长颇有眼光,看出朱元璋能成大事,于是毛遂自荐投靠了朱元璋。
    打仗需要什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朱元璋出身贫苦,哪有钱财粮草啊。
    而朱元璋又不可能去盘剥压榨百姓,毕竟百姓都饿的起义造反了,谁家里能有余粮。
    想要得到粮草,只能从那些地主,官绅世家财阀入手。
    可是、想要从他们口袋里掏钱掏粮,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这些人有钱有粮,随时能招募百姓与之对抗。
    历朝历代,有见过那个起义的干对地主,官绅世家动手的吗?
    闯王李自成算一个,可他最终的结局呢?
    而李善长本就出生地主家庭,在当地又颇有威望,征集粮草他最为合适。
    这就叫用魔法打败魔法。
    李善长提出过很多策略,比如广积粮缓称王的方针,在朱元璋北伐期间,李善长留守南京,保障了大军的军饷粮草供应。
    不黑不吹,朱元璋能赶走鞑虏,李善长功不可没,能媲美汉朝的萧何。
    如果不是皇长孙朱雄英和马皇后的离世,导致后来的朱元璋性情大变,朱元璋也不会处死已经七十六岁的李善长。
    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胡惟庸案的那几年,朱元璋为什么不直接弄死李善长。
    “李善长不行。”朱轩立马否决道:“洪武爷刚解决掉胡惟庸一脉,现在的李善长已经龟缩起来,为的就是想安享晚年。”
    “如果他出面招安了那些张士诚和陈友谅残部,他的名声会越来响,身处官场有的时候是身不由己的。”
    “到时候、他又会被人给推出来,必定会触及洪武爷的底线,最后落得一个身死道消的结局。”
    “他死不死倒是无所谓,但是、会给洪武爷又增加一个屠杀功臣,没有心胸的名声。”
    这!!!
    朱元璋顿时沉默了,自从他把胡惟庸和他的党羽诛灭以后,李善长一直都很低调。
    他也看得出来,李善长没有太大的权势欲望了,只想安享晚年,保他们一家繁荣昌盛下去。
    如果他现在重用李善长,把招安张士诚和陈友谅残部的重任交给李善长,到时候李善长就身不由己,那些淮西勋贵一脉必定会把他推起来。
    就好比李世民为什么发动宣武门之变,并非李世民一定要反,而是跟着他的那些人,如程咬金,长孙无极、侯君集等等,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必须把李世民推出来。
    淮西勋贵虽然不会让李善长谋反,但是、如果淮西勋贵一家独大,到时候大明危矣,一个个会盘剥压榨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强硬吞并土地。
    这些是朱元璋不愿看到的。
    也是李善长精明之处。
    朱轩继续说道:“姚广孝去负责招安,也并非没有名头,他是天界寺的和尚,本就是官僧,天界寺管理天下寺庙,外国的国王或者使臣都需要去天界寺学习朝仪,才能拜见洪武爷,足以见得,天界寺在洪武爷心里的分量。”
    “加上洪武爷早年当过和尚这层关系,派姚广孝去招安,那些人也能感受到洪武爷的诚意。”
    “不是我吹,李善长虽然有智慧有谋略,抛去他地主身份,又是淮西一脉的人,李善长还真斗不过姚广孝。”
    “如果当年姚广孝在张士诚或者陈友谅的阵营,鹿死谁手还不一定,结局未必是洪武爷获胜。”
    嘶!
    朱元璋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惊诧道:“大孙、你是不是太高看姚广孝了,要知道当年帮洪武爷出谋划策的,可不止李善长,还有刘伯温呢。”
    “刘伯温的才华比之李善长还要胜上一筹,如果不是刘伯温一开始瞧不上泥腿子出生的洪武爷,洪武爷多次邀请他才勉强应召,他早就是国公爷了,也不会只封他一个——诚意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