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袁绍作为对刘辟出兵意愿最为强烈的两路诸侯,在决定出兵之后,就开始了调兵遣将。
而刘备在接到大汉特使的送来的圣旨之后,也开始秘密做着出兵的准备。
然而,这个时候,在荆州的襄阳,刘表的州牧府里,却在进行着一场事关刘表势力生死的讨论。
许都的特使把圣旨交给刘表之后就一拍屁股走人了。
看着放在刘表案桌上的圣旨,满屋子的人都是一脸的沉默。
这个时候说什么话都是不对的。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如今的荆州牧刘表就想一直在荆州苟着,等到中原地区分出胜负了再说。
然而,这封圣旨直接打破了刘表坐山观虎斗的计划。
“各位都说一说吧,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如今看来我们不出兵肯定人不行的了。”
刘表很是无奈地说道。
他是已经见识过刘辟军的厉害, 说实在话,对于自己手下的这些士兵,刘表甚至不敢带着他们去攻打庐江郡。
自己虽然有二十万大军,就算带上十万大军前去攻打庐江郡,刘表都没有信心。
尽管如今刘辟在庐江郡的驻军只有三万余人,那些守将也是一些曾经的黄巾贼头,而刘表如今也不是没有能打的武将,他刘表的侄子刘磐文聘都是能文能武的将才,也是比较能打的。
刘表仍然不敢主动挑起对刘辟的战事。
“主公,既然我们已经接了圣旨,没有什么表示的话,也说不过去。”
蒯良上前说道。
“曹操要是给我们按一个抗旨不遵的帽子下来,那就难受了。
关键是,主公你还是当今重要的皇室宗亲。
如果皇室宗亲都不带头遵照执行陛下的圣旨,别人更加不会把如今汉室都圣旨当一回事。”
蒯良这是要忽悠刘表全力进攻刘辟的节奏。
“主公,蒯大人说得对啊,为今之计,我们二十万大军可是一股不弱的力量了,刘辟在庐江郡根本就没有多少兵力。我们完全可以一鼓作气拿下庐江郡。”
蔡中上次被刘辟军打得落花流水,早就想找回场子了。
“各位大人,不要忘了,我们的十万大军前几年还曾经陷在庐江郡,各位也都是曾经被刘辟大军俘虏过。你们想报当初的一箭之仇,我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还是万分谨慎才行。”
庞季在一边小声的说道。
“我们有二十万大军,也是不可能全部都派往庐江郡,我们还需要留下大量兵力守备我们的荆州。”
如今庞季是刘表绝对的心腹,如今也是庞季和刘表接触最多的时候。
庞季也是最了解刘表内心所想的。
“主公,我们完全可以把十万大军派到江夏郡,如果刘辟在其它几条战线吃瘪,我们就要对刘辟出兵。
如果刘辟在其它几条战线的战绩都吃瘪了,那我们就不能可只是在一边看着,我们需要全力进攻,尽可能多地占领土地。”
庞季无奈地说道:“一旦刘辟被肢解,这个大汉朝就要再次陷入各路诸侯争霸的场景了。”
庞季有话没有说出来。
如果刘表能够再年轻的二十岁,他或许还有争霸天下的野心,现在嘛,就是一个守城之犬。
能够维护住荆州这一片安宁,就已经是刘表为荆州做出的最大贡献了。
看到满屋子的人没有别的什么建议了,刘表也只得叹了一口气道:“既然陛下都下了圣旨了,作为臣子的我们当然只得接受。
就算我们明知这个圣旨根本就不是陛下的旨意。
我们也只能接受。”
“主公,这个圣旨一看就是曹操强迫陛下下的,我们完全可以不必理会的。”
作为刘表的绝对忠实的属下,文聘说出了他自己的见解。
“仲业,就算我们都知道这个圣旨是曹操的意思,我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刘表有些无奈地说道:“这就是曹贼狡诈之处,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这样,仲业,你就带着我们的十万大军进驻江夏郡。
蔡中蔡合,你们二人率领我荆州水师配合仲业行动。
这一趟浑水我们是不想趟也必须趟了。”
相对于刘备在积极主动的准备偷袭刘辟的汝南郡,刘表的十万大军和荆州水师则安安静静地进驻了江夏郡。
十万大军在郡城西陵驻扎,给庐江郡的刘辟守军以莫大的压力。
之前黄忠的白虎军团在庐江郡驻扎,刘辟对庐江郡的守备工作那是一点也不担心。
现在庐江郡仅剩下几个名不见经传的黄巾将领在那里守备,弄得刘辟心里不是很踏实。
无奈之下,刘辟只得命令甘宁的巨浪军团将驻地上移到庐江郡。
至于九江郡的防御问题,就全部交给纪灵的第五军团了。
至于强大的青龙军团,则是被刘辟赋予战略预备队的任务。
其实,主要也就是要支援汝南郡。
如果曹操和刘备同时进攻汝南郡,魏延的朱雀军团会很吃力的。
而且,有消息说,刘备如今又有八万大军了。
真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
各地的情报都有显示,今年秋后,进攻他刘辟的势力估计不是一家两家的。
不过,刘辟也不怎么担心。
在青州,有庞统统领四个军团二十万大军。
足以应对曹操和袁绍在这个方向上有可能的进攻。
在沛国和彭城国,有高顺的磐石军团,曹操在这个方向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至于并州方向,吕布手里的十万铁骑足以碾碎任何来犯之敌。
同时,黄忠的白虎军团也可以随时支援吕布或者进攻洛阳。
刘辟已经想好了,一旦曹操进攻自己,陈到的玄武军团进入立即发兵洛阳。
就算如今的洛阳已经破烂不堪,刘辟也要把洛阳占据下来。
如果曹操真的不老实,刘辟这次打算直接带兵打进兖州。
对于曹操手下的那些将领,尤其是那些外姓将领,刘辟还是很眼馋的。
谁还会嫌弃自己手下的人才多呢?
如今刘辟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一切都要等到秋收,把粮食收进仓库之后,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