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匡扶汉室大忠臣
作者:红落   三国:兴汉最新章节     
    袁绍决意派出四名使者,以解曹操与刘岱之争。

    刘岱这边好说些,关键是曹操这边,袁绍斟酌之后,决定让许攸和逄纪过去。

    许攸和逄纪和曹操都有旧,尤其许攸和曹操关系很好。

    这边许攸与逄纪被委以劝说曹操之重任,董昭与华歆则担当劝说刘岱之使命。

    黎阳到白马县,不过三四十里的距离。

    过了黄河没多久便是。

    袁绍的使者队伍,旗帜飘飘,渡过黄河之后,兵分两路。

    当他们来到曹操大营外时,却见营中士卒林立,军威凛然,然而曹操并未出营迎接。

    相反,营外甲胄兵卒刀斧交加,一片肃杀之气,且士卒们皆素裹白布于营外。

    逄纪见状,不禁微微皱眉,心中涌起一股不安。

    他轻叹一声,说道:“孟德此举,分明是心有怨气。

    看来此次劝说,难矣。

    吾等还是回去吧,以免自讨没趣。”

    许攸却是不惧,他目光坚定地看着曹操大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吾自然知道曹阿瞒的心思。

    他此举不过是为了向盟主表明他的不满与决心。

    但吾等既为使者,岂能因些许困难而退缩?”

    说罢,许攸也扯上白布,大哭起来。他一边哭一边走,哭声悲切,伤心欲绝。

    随着许攸的哭声,周围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那些甲胄兵卒们看着许攸的举动,也不禁有些动容。

    逄纪无奈也只得跟着许攸大哭起来,只是,他使劲嚎了很久,都没有眼泪,不似许攸这般情真意切。

    营外,甲胄兵卒刀斧交加,一片肃杀之气,士卒们皆素裹白布,气氛凝重而压抑。

    而曹操在大帐内也是坐卧不定,满脸泪水。

    他心中的怒火与悲愤交织,对刘岱的恨意如熊熊烈火般难以熄灭。

    闻听许攸的哭声在营外回荡,那悲切之声仿佛能穿透人心。

    良久,曹操终于按捺不住,疾步而出,满脸怒容地喝问:“是谁在哭?”

    许攸挺直身躯,毫不畏惧地应道:“是我,许攸许子远。”

    曹操眉头紧锁,眼中满是疑惑与愤怒,厉声道:“汝与桥瑁素不相识,为何哭得如此伤心?莫不是在故作悲泣饿!”

    许攸微微仰头,满脸泪水地说道:“吾非哭桥瑁,实哭汝曹阿瞒你也。”

    曹操一听,顿时大怒,双眼圆睁,吼道:“我好好的,要你哭甚?”

    营外的士卒们听到曹操的怒吼,皆微微一颤,紧张地注视着这边的情况。

    许攸丝毫不为曹操的怒气所动,沉声道:“暴君戾卒就在百里之外,曹阿瞒,你若如此执迷不悟,必亡无疑。

    吾思及此,伤心难抑,故而啼哭。”

    曹操怒目圆睁,喝道:“你说的什么话,我们兴兵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大义。

    现在刘岱因为私怨杀了桥瑁,就是置大义于不顾。

    这种人,我岂能留他,不必说了,我一定要杀了刘岱。”

    气氛更加紧张。

    许攸昂然道:“刘岱不顾大局,以私怨杀桥瑁,确为大错。

    然汝曹阿瞒现在不顾大局,以私怨杀刘岱,岂是正确之举?”

    曹操怒不可遏,指着许攸道:“你走吧,否则我麾下士卒会忍不住杀了你。”

    闻听,周围的士卒们配合的握紧手中兵器,神色紧张,仿佛随时准备听从曹操的命令,要把许攸砍下脑袋。

    许攸却毫无惧色,冷笑道:“此些刀斧手何足惧?当抬一大锅来,煮吾便是。”

    曹操看着许攸的决绝,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最终长叹一声,无奈道:“子远,元图,你且进来说话吧。”

    众人进入大帐,帐内气氛依旧沉闷。

    许攸一边继续劝说曹操,一边将袁绍的信递给曹操。

    曹操接过信,仔细阅读,脸上的表情不断变化。

    良久,曹操最终道:“子远,吾知汝之苦心。吾亦明白盟主之命不可违。罢了,吾且暂息兵戈,待与盟主商议之后,再做定夺。”

    许攸微微颔首,道:“明白,明白。”

    逄纪眼中露出一丝欣慰,许攸和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这场危机或许能够得以化解。

    他用袖子擦了擦脸颊,拱手说道:“孟德公英明。吾相信,在盟主的领导下,吾等必能团结一心,共同成就大业。”

    随后,曹操也就下令,大军开拔,前往黎阳。

    随着曹操的决定,得到军令的营外的甲胄兵卒们也纷纷开始行动起来。

    ......

    另一边,董昭与华歆肩负着劝说刘岱的使命,快马加鞭赶往刘岱所在之处。

    此时,刘岱正于城门楼上,神色凝重地俯视着曹操大营。

    他的脸上怒容满面,心中满是对曹操的愤恨。

    见董昭与华歆前来,刘岱的怒火瞬间被点燃,指着曹操大营大骂道:“吾等本为大义而聚,共讨暴君。

    然桥瑁此人,不顾大局,不供应粮草,致吾军危困。

    而曹操这厮,也不顾大局,胡搅蛮缠。

    汝等休要拦我,吾必灭曹操。”

    董昭有些无语,我话还没有说呢,你怎么知道我要劝你......

    华歆见董昭发呆,连忙上前一步,拱手道:“使君息怒。今袁盟主遣吾等来劝使君,以和为贵。使君且看,如今局势动荡,各方势力错综复杂。若使君与曹操争斗不休,恐为他人所乘。且使君当念及联盟之重,勿因一时之怒而误大事。”

    之所以着急了些,因为华歆是青州平原国人,刘岱是青州东莱郡人。

    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 ,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

    而当时平原国还有另外一个名士陶洪丘,自认为比华歆牛,后来因为王芬的事情,可见见识还是不如华歆。

    当时陶洪丘向青州刺史推荐了一个茂才,就是东莱郡的刘岱。

    后来又推荐刘岱的弟弟刘繇,青州刺史很郁闷,茂才是我的权限,怎么你老来推荐人。

    于是和他“说之前已经举荐了公山(刘繇之兄刘岱),怎么今年又要举荐正礼呢?”

    陶丘洪说道:“如果使君你用公山在前,提拔正礼在后,这正是所谓‘御二龙于长涂,骋骐骥于千里’,不也很可行吗!”

    不过,最后好像也没有成功,刘繇只混了个孝廉。(茂才一州一年选一个,孝廉一郡一年选一个)

    见华歆抢在前面劝说,董昭心知肚明,不以为意,也就趁机接着劝道:“使君,袁盟主为诸侯盟主,当以大局为重。

    使君若能息兵罢战,奉盟主之命,共同讨伐暴君,乃为上策。

    如今暴君当道,百姓受苦,吾等当齐心协力,共抗强敌。若使君与曹操内斗,只会让暴君得利。”

    这番话言辞恳切,希望刘岱能够冷静下来,其实强调的是盟主,要服从盟主之令。

    其实在他董昭看来,以前袁绍做奔走之友,为天下清流楷模的时候,这些士人很多手里并没有实权,所以都听从袁绍的安排,也不觉得袁绍自矜。

    现在一旦在各地为州郡的长官之后,袁绍无论安排什么事情,他们都觉得袁绍傲慢矜持、不可一世。

    但你们会盟的时候,别尊人家为盟主啊!

    尊了又不听......只想着让别人顶缸,自家捞好处。

    实际上,袁绍还没有怎么变,但这些人已经变了。

    他们作为州郡的主官,有了权柄,已经不再习惯袁绍在上面指手画脚了。

    一群清流儒生,做事还是浮夸了些......

    不过这种话,董昭自然不会说,说了刘岱张邈也不会认。

    不过见刘岱情绪缓和,也就奉上了袁绍的信件。

    刘岱接过信件,仔细阅读起来。

    他的脸色不断变化,时而愤怒,时而沉思。

    良久,刘岱放下信件,道:“我自然是知道大局的,盟主若是能说服曹操,我且饶他。”

    语气虽然依旧强硬,但明显已经有所松动。

    华歆见刘岱的态度有所转变,心中一喜,继续劝说。

    他向刘岱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强调联盟的重要性。

    而远处,似乎是许攸已经劝好了曹操,他的大军已经开始调动,围城的士卒也在撤离。

    “使君,曹操已经听从了盟主之令。”

    刘岱闻之,虽心有不甘,但在董昭与华歆之劝说下,还是说道:“吾定当带着兖州,继续奉袁绍为盟主,讨伐暴君。”

    这句话,怎么说呢,言下之意也就是向袁绍提条件。

    我听你这个盟主的号令,但兖州这块地,是我的一亩三分地,你不要插手,都归我管了。

    董昭和华歆自然听明白了,于是道:“使君放心,你的意思,我一定向盟主传达。”

    刘岱脸上的怒容渐渐消散,换上一副和善的表情。

    他看着董昭和华歆,拱手说道:“二位使者不辞辛劳,前来劝说,刘某感激不尽。方才某言语间若有冒犯之处,还望二位勿怪。”

    董昭连忙回礼道:“使君言重了。吾等也是奉盟主之命,为了联盟的稳定而来。使君能以大局为重,实乃明智之举。”

    华歆也点头道:“使君深明大义,吾等佩服。相信在使君的带领下,兖州定能为讨伐暴君贡献一份力量。”

    刘岱微笑着说道:“二位过奖了。刘某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盟主之期望。”

    三人又客套了一番。

    临走的时候,刘岱也各送了两人一份厚礼。

    他命人抬出两个箱子,分别递给董昭和华歆。

    箱子打开,里面装满了金银和珍贵的丝绸。

    刘岱说道:“二位使者辛苦奔波,刘某略备薄礼,不成敬意。还望二位笑纳。”

    董昭和华歆对视一眼,心中明白这是刘岱的一番心意。他们推辞了一番,但刘岱坚持要他们收下。

    最终,董昭和华歆只好收下礼物,再次向刘岱道谢。

    董昭说道:“使君的礼物,吾等定会铭记在心。吾等定会将使君的诚意转达给盟主。”

    华歆也说道:“使君放心,吾等定会为使君美言。愿联盟在盟主的带领下,早日成就大业。”

    说完,董昭和华歆令随从带着礼物,告辞离去。

    他们骑上马,朝着袁绍的驻地返回。

    ......

    大军渡河的同时,曹操率先过河,前去向袁绍交差。

    此次扬州之行,虽然出了岔子,但最终也凑足了一万的士卒。

    他身材虽然矮小,但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睿智和果敢。

    再加上身穿铠甲,腰间佩着环首刀,显得威风凛凛。

    见到袁绍之后,曹操依旧是满脸的怒容,责备道:“盟主,刘岱杀死桥瑁,他杀的不是桥瑁,而是我们这个联盟。

    你不惩处他,也就代表着在这个联盟里,你形同虚设,而下面人,只要实力强,就可以任意妄为!

    我们为大义而兴兵,做的却是不义的事情,那天下人怎么看待我们,我认为,不管皇甫嵩有没有在百里之外,我们都必须惩处刘岱!”

    袁绍早知道曹操会这样说,说道:“孟德,我们说的是大义,但以臣子的身份去进攻君上,怎么能说是大义呢,这种话也就骗骗那些不明就理的庸人好了。”

    曹操愣了愣,道:“盟主,你说的是,但我们即便没有大义,也要让天下人觉得我们有大义,所以,还是要惩处刘岱。

    更何况,你这个盟主......”

    “盟主,事到如今,还有人听我这个盟主的么?”

    袁绍有些自嘲的笑了,“或许,从始至终,有人真的听我这个盟主的么?当然,孟德你我兄弟,不在此列。”

    曹操默然不语。

    袁绍继续劝说道:“孟德,你且冷静。如今局势复杂,不可意气用事。

    刘岱之举,确有不妥,但此时若贸然惩处,恐引发更大动荡。

    皇甫嵩虎视眈眈,若我等内部先乱,必为其所乘。

    且刘岱虽有错,然其亦有可用之处。

    吾已遣使者前往劝说,若刘岱能知错悔改,向桥瑁家人致歉并给予补偿,此事或可暂息众人之怒。”

    “可是......”

    “没有可是,孟德,天下人都是碌碌之辈,只有你我两人才是英雄豪杰,当知审时度势之重要。

    此时并非惩处刘岱之最佳时机,且待日后有机会,吾必不会轻饶此等不顾大局之人。

    吾等当携手共进,为匡扶汉室,成就大义而努力,切不可因一时之愤而坏了大事。”

    “匡扶汉室?!”曹操愕然。

    袁绍郑重的点点头:“是的,匡扶汉室,孟德,你觉得谁做天子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