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哥啊,吃了没,没吃就一起吃点儿啊。”周不凡端着粥碗问道。
同时指了指一旁的空板凳,示意周大牛坐下。
欣儿见来人了,立马起身跟大牛打个招呼,就扭动着那曼妙的腰肢回房去了。
“小凡兄弟俺吃过了,都在作坊那边干半天活了,你这才起来呢,嘿嘿。”说话间周大牛略有所指的看了眼走远的欣儿。
“嗨嗨,牛哥,啥事啊你来找我。”周不凡忙问,打断了周大牛的傻笑。
大牛见周不凡问自己,急忙收回了落在房屋上四处打量的目光,‘是这么回事,刚才俺干活的时候就寻思着吧,想盖个新房,跟你这一样的大瓦房,反正这砖瓦啥的咱们村里就有,叫俺家里人也住上大瓦房,叫乡亲们也眼馋一下俺家……
还有你屋里那叫啥炕的,那个东西真好,冬天的时候烧烧火那是真暖和,到时候给俺爹娘屋里也盘上……’
经过周大牛一番讲述,周不凡终于算是明白了周大牛的来意,原来这家伙想盖房子,但是又没有现钱,所以他就想来“赊账”。
虽然他是最早跟着周不凡干的,按理来说现在兜里不缺钱才是,但是,但是他不当家,家里的大权都在老头子手里,家里的一切事情都得听老头子安排,他之前的工钱拿回家也都悉数交给了周老汉。
所以他这次来,一是想支取一些工钱,二是想建房子的时候,所有的砖瓦等建材,一律记账,等到最后的时候一起结算,反正这些铜板都是从周不凡这拿回去的,到时候买砖瓦水泥等建材还得花钱,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记在账上,到时候一并结算,也省下来回啰嗦了,反正自己账面上还有不少的钱粮,直接抵扣就是。
在弄明白周大牛的来意之后,周不凡很是痛快的一口应承了下来,同时,周不凡内心又多了一个想法,那就是会员积分制。
即,本村人今后可以在各个作坊里,用各家账目上的钱来抵扣钱粮,以便于‘购买’,说白了就是用物品‘顶账’,例如张三家今天使用了一吨水泥,你可以不给现钱,给你记在账目上,到时候从你的工钱里一并扣除,比起以往先来领工钱回去,再使用铜板去各个作坊买要简便快捷了不少。
只是由此一来,欣儿这账房的工作量就加大了不少,毕竟他就这么一个财会人员,当然,周不凡空闲的时候也是能帮着记账的,只是他‘懒’而已,再说了,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大牛满脸喜色的看着周围的砖瓦房,:‘那行,我先去作坊那边帮着干活了,对了,明天我就进山了,你有啥事不?’
周不凡站起身来,‘也没啥事情,等下,我跟你一起过去。’
周大牛在周不凡这得到了想要的结果,站起身来拍拍屁股准备回去干活,他说的这进山,并不是像从前那般,不是砍树就是打柴,而是进山给矿山那边运送物资。
接下来的日子里,周不凡家忙碌了起来,原本每天就进进出出都是人,这一有了‘工程’,进进出出的人就更多了,有前来帮着做饭的,有来送野菜的,有来找活干的,有来询问什么时候开工的,大舅子、丈母娘、三叔公、二大爷、五婶子八奶奶……每天都是乌泱泱的人,从早上开门到晚上关门。
随着时光的推移,吃不楞登一转眼,十几天就过去了,原本的纺织作坊焕然一新,不仅仅修建了新的库房、车间,还在周不凡家院墙外修建了一排整齐的屋舍,用周不凡的话语讲,叫什么‘办公室、宿舍’。
虽然村民们并不明白周不凡说的‘办公室’是啥,但他们就知道一点:这屋舍是真的好,清一色的砖瓦房,看的一众村民眼馋不已,恨不得能搬进来住。
随着周不凡宣布了几则消息,村子里彻底炸开了锅。
第一、纺织作坊这边要对外招工,家里有实在亲戚的可以介绍过来做事,作坊这边管吃管住,这些新建的‘宿舍’就是给她们这些人住的,但是须得从工钱里面扣除相应的伙食费用,当然了,本村人若是想吃食堂住宿舍也是可以的,只是这伙食费嘛须得一样缴纳扣除。
第二、村里今后有需要盖砖瓦房的,所有的建材等一应用度均可以‘赊欠’——记账,到时候一并结算,周大牛家正在盖着的房子就是范例,无论是砖瓦还是水泥石灰都可以记账,但是木材人工等其余杂七杂八的费用,周不凡这边是不管的,各家自费。
第三、修路,周不凡指了指脚下坑坑哇哇的土路,将修路的好处给族人们阐述一遍,并一再强调了几遍修路的好处,虽然村民们并不明白:什么叫要想富先修路,但是他们都明白:今后再也不用在泥泞不堪的烂泥巴路上行走了,今后他们又多了一处能晒粮食的地方,最为关键的是,这路是要修到家家户户门口的,用周不凡的话说叫什么‘户户通’。
第四、修建学堂,周不凡承诺,等到学堂修好,凡是本村的孩童都可以去学堂里读书识字,无论是男娃女娃都可以去,至于费用方面——全免!本村全免费用!
外村的孩童也可以来学堂跟着读书认字,但是想免费那是有一定条件的,周不凡规定:凡是在村里作坊干活超过一年或是签订长期劳动契约的,均可将家中孩童送往学堂读书识字,达到这个条件的免费,什么时候辞工,什么时候废除这项福利。
至于那些只是来干个三五天就走人的,是不享受这项福利的,除非是自费,但这十里八乡的,多数都是苦哈哈的苦命人,又有几个舍得掏钱供娃娃们读书识字?
此消息一出,整个村子彻底沸腾了,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希冀,干起活来也更加的卖力了,现在的周家村人人都朝着抢着干活,整个村子忙的是热火朝天。
‘他爹,明个儿我回趟娘家,跟娘家说说,将几个子侄接过来……’
‘嗯,行,顺带去他姑家一趟。’
‘他爹,不管咋说,一定得叫孩子去学堂读书,你看小凡兄弟多有本事,还不是因为人家是读书人……’
‘是啊,说啥也得叫娃们去跟着小凡读书啊。’
随着周家村族人的奔走相告,村子作坊对外招工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四邻八乡,平日里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们也都走动了起来,不为别的,只为了能在周家村为自家谋个差事。
时光匆匆,一转眼一个月过去了,周大牛家的新房已然建好,虽然没有周不凡家的宽敞,但也叫一众村民们眼馋不已,尤其是那平整光滑的水泥地面和砖砌的火炕最为惹眼,毕竟周不凡当初盖房子的时候还没有水泥这个东西。
在周大牛的带动之下,村里有十几户人家也开始整理地基,准备新建或是翻盖砖瓦房,反正建材也不用给现钱可以赊欠做工抵账,自己这辈人还不起,大不了叫儿子还,儿子还不起还有孙子呢,反正这砖瓦房是能传家的,一房能住上个几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