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
“正是怀柔!”纵然看到朱标面露不悦看了过来,可那张定边却没有半分退缩,继续开口道:“末将愚见,此时当以安抚高丽新旧二朝为主。”
“倭国战场有太上皇亲自坐镇,有战将数百,更有数十万大军,末将相信必毫无差错,倭人也是必败无疑。”
“高丽二朝此时不给我朝添乱便是万幸,陛下或许不该指望他们也能出力。”
咽了下口水后,张定边愈发严肃说道:“末将以为,此时对高丽二朝当以怀柔为主!”
“怀柔的话,太上皇没有教过。”
“不过先前红巾军是如何攻破高丽国都的,太上皇却曾与朕提及。”
“陛下.....”
“张将军!”出声打断张定边后,朱标表情严肃,郑重问道:“朕留齐国公在京,将朝政交付于韩国公、诚意伯,还有詹徽是为了什么?”
“明知文官之中有人试探朕这个新君,明知世家在新朝之初蠢蠢欲动,朕却还要前来北境,又是为了什么?”
“倘若仅仅是收拢草原残部,将草原划为行省,朕调派齐国公、辽州侯二人前来,岂不是更好?”
“是!陛下本意虽是扫清高丽隐患,可眼下.....”
“朕之本意,并非仅仅是扫平高丽隐患!”
朱标眸光深邃望向高丽以及倭国的方向郑重说道:“朕亲临北境,乃是为了扫除我大明东面之所有隐患。”
“我大明正欲腾飞,今后诸多事宜哪能被东面宵小之国掣肘?”
“朕知你心意,朕也知自己太过心急。”
“可腾飞之龙自是锐意无前,决不可有半分迟疑,更不容些微中断!”
见朱标目光决然,自是意气风发的少年之状。
张定边虽还有顾虑,可心中却也愿意同朱标一起,为腾飞之巨龙助力。
而听到朱标这番话,一旁的纳哈出虽不明白朱标所谋乃大明崛起。
可他却也能听的出来,朱标这是想在明军征讨倭国的同时,解决高丽,彻底清除东面的所有隐患。
“陛下,末将不才,愿领旧部前往高丽!”
见纳哈出说完,朱标顺势看向自己。
张定边心中轻笑一声,随即也跟着抱拳请命道:“末将不才,愿听陛下差遣!”
“好!”
“以朕令旨,传令北境。”
“朕初登基,自当开国朝之新,划分草原南至北平,北至忽兰忽失温为蒙古省。”
“并英雄河至辽东,立辽州省。”
“草原各部若有归降,不分其民,归各省管辖,与我汉人无异。”
语罢。
朱标看向张定边、纳哈出,继续道:“两位将军同朕前往辽东,收拢兵卒,前往高丽。”
数日功夫。
接到朱标的圣旨,高丽新旧二朝虽都向高丽境内的倭国兵卒发兵。
可他们与倭国之间却没有太大的战斗冲突。
反倒是王志、廖永忠等驻高丽明军接到圣旨,一个个似早就按耐不住般,三日之内连克倭人三城,斩杀倭人更是超过万数。
汉城皇宫。
高丽旧主王禑坐于王位,满脸愁容。
下方那些个官员更是噤若寒蝉,无人开口。
整个大殿,此刻却也是静的诡异,落针可闻。
“咳咳!”
伴随王禑一声轻咳,众人这才抬起脑袋。
旋即只听王位上王禑开口说道:“大明新君已在辽东聚集十数万兵马,看样子是要进我高丽。”
“诸位臣工可有对策?”
见众人还是默不作声,王禑面色一沉看向老臣崔浩出声道:“崔大人,你以为呢?”
“王上,臣以为大明皇帝集结兵马并非是要征讨我朝。”
“乃是打算借道我朝,发兵倭国,与征倭明军南北夹击倭国。”
“大明皇帝的圣旨就是这么说的!”王禑努力压下心头烦躁,继续说道:“孤王是问,我朝该当如何?”
“让大明借道,继续放任十数万明军踏足我朝疆土。”
“还是索性拒绝明军借道之请求!”
“这....”
崔浩面露为难,一时却也不知该如何作答。
虽然朱标的圣旨上明明白白说着辽东那十数万明军是要借道高丽,前往倭国。
可一国领土岂能轻易容许他国兵卒随意借道?
倘若真想出征倭国,即便是想南北夹击倭国,就真的只有他们高丽这一条路?
再者说了!
先前大明便在高丽驻军十万,名义上说是便是协助他们抵御倭国。
可半年来,驻扎高丽的十万明军吃他们的喝他们的,他们也是像供祖宗一样供着明军。
而到头来,十万明军没有帮他们抵御倭国兵卒,更没有相助他们旧朝扫平李家父子。
不仅如此。
不到半年的时间,他们旧朝便向当时的明军统帅蓝玉送去数十万白银,为的便是购买火器。
最可恨的是,那蓝玉不仅将火器售卖给他们,更是援助了李家父子。
如今朱标调集十数万大军濒临他高丽国门,借道倭国的可能小,连同先前大明驻军一并扫平高丽的可能最大。
哪怕包括崔浩在内,此刻高丽朝堂上的所有官员都明白这点。
可他们却也是无一人敢直接说明。
他们虽知朱标狼子野心,可更知道拒绝朱标借道会是个什么后果。
十数万明军陈兵辽东,十万明军驻扎他们高丽境内。
一旦他们拒绝借道,前后夹击的便不是倭国,两方明军定会里应外合,率先踏平他们高丽!
“崔大人?”
见崔浩半晌不语,王禑很是不耐烦的出声催促。
“崔大人也没有主意?”
“臣.....臣老迈昏聩,不知如何是好.....”
闻言,王禑轻叹口气,转而看向其他大臣道:“诸位臣工可有决策?”
“究竟是借道明军,还是拒绝借道,与明军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