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回到朝歌的第二日。
九间殿。
早朝之刻。
百官朝拜。
帝辛目光扫过满朝文武,一眼就看到商容和梅伯并不在。
这两位都是内阁辅臣,身居高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老臣。
往日他要这两位休息一日,也会被拒绝。
怎么今日一没告假,二没称病。
人却不来早朝了?
他有些好奇地看向闻仲,道:“老太师,商容和梅伯呢?”
闻仲抱笏出列,回答道:“禀大王,商相与梅大夫在内阁中批文。”
顿了一下后,他详细解释道:
“自大王立儒道教化万民以来,我大商百姓中读书人数量不断增多。”
“之前又有第一个五年计划,强化全民教化,我大商读书人之数,已过千万。”
“当下,各郡府,县府,城邑,关隘,皆有不断上报内阁,举荐各路人才。”
“当中不但有读书人,也有武者,医者,工者等等。”
“大王此番出关后,各地推举的奏章更是雪片一般传来。”
“商相与梅大夫主持此事,每日看推荐奏章过千。”
“实在是……忙不过来。”
“他们两位已经在内阁批举荐奏章三天三夜了,现在还没有批完。”
此时,殿上文武百官也低声议论起来。
“如今各地人才不断,大王更是任才重用,各地举荐人才的奏章越来越多。”
“是啊,现在每日奏章中,举荐的奏章已经超过七成,老丞相和梅大夫看不过来啊。”
“吾等年轻人竟然卷不过年逾八十的老丞相,羞愧啊。”
“今日开始,吾每日要再多卷一个时辰,否则心中难安。”
帝辛嘴角微微一抽。
当初他以说笑的方式,把穿越者记忆里关于“卷”的内容说给满朝文武听。
没想到现在文武百官当真是越来越卷了。
他一摆手,道:“传旨,让商容和梅伯立刻来九间殿。”
立刻就有内侍去内阁传旨去了。
此时,帝辛心中也开始思考起这个人才举荐问题。
这种人才举荐的方式,自三皇五帝之初,一直用到现在。
其方式就是听闻哪里的人有孝名,有贤名,有廉名,有才名,就推举其为当地官员。
这种方式只是一种传统,并没有一个名称。
帝辛就知道,轩辕黄帝麾下大将力牧,能臣风后,全都才名显露,传入轩辕黄帝耳中。
之后才被举荐为臣。
但是,举荐推官这种方式,一直以来数量都不多。
毕竟,人族教化一直是一个很困难的事。
三皇五帝也没能完全推广教化。
教化不兴,各地人才就不够,所以有的时候某些地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举荐一位人才。
因此这种举荐人才的方式,自然也不需要什么正式的名称。
到目前为止,朝中文武百官,大多还是以世袭为主,少量举荐为辅。
帝辛从穿越者的记忆里知道,一直到后世名为“汉”的时代。
这种举荐人才的方式,因为被正规化,并且写入汉之律法,这才有了一个正式的称谓。
其曰:举孝廉。
只是,不管是在帝辛自己的经验中,还是在穿越者的记忆中。
这种“举孝廉”的人才推荐方式,其实都有极大的缺陷。
其一,这种靠乡传,推贤,举荐的方式,不但会错过大量有能之人。
还会给如当年姬昌那样的人可乘之机。
当年的姬昌一心给仙神当走狗,但在他不断地宣传操作下。
天下无不传其贤名。
当时满朝文武,只有闻仲,商容等几个老臣一眼看出姬昌打的什么主意。
而其他百官,皆真以为姬昌乃是忠诚的圣贤。
其二:一旦万民教化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如现在这般,各地举荐无数。
最后弄得举荐奏章竟然占了每日奏章的七成。
极大地占用了其他政务处理的时间。
其三:举孝廉的标准太过模糊,以至于举荐的人才良莠不齐。
很显然,需要一种全新的筛选人才的方式。
这种方式要利于推广,要提升人才筛选的效率。
以及最为标准的一个条件:标准化!
只有可以公布于万民,让天下百姓都看得到,看得懂的人才选拔制度,才能更能激起百姓们积极向上,报效国家的心意。
帝辛在穿越者的记忆里,已经到了这个可以代替举孝廉的制度。
就在这时。
商容和梅伯来了。
两位年过八十的老臣一入九间殿,立刻快步走到金阶之下,一拜入尘,道:
“臣辜负大王所托之责,愧对大王,向大王请罪,老臣愿意以死抵罪!”
商容更是老泪纵横地道:
“大王,老臣无颜再坐在内阁之位,今日就一头撞死在金阶之前赎罪。”
帝辛:……
他觉得老丞相和梅公肯定是误会了什么。
他抬手,以人王御气术把两位老臣给提起来,直接定在原地。
“孤还没有让你们死,你们好好站着。”
商容和梅伯满脸羞愧地站在金阶之下。
他们真的认为自己办事不力,此刻又差又愧。
九间殿上,文武百官见状,也都是羞愧地低下头。
老丞相和梅大夫都如此卷,他们却还过于惫懒,一天只卷八个时辰,实在是太愧对大王了。
帝辛:……
他看九间殿上百官脸色,就知道百官也误会了什么。
不过他也不打算解释,让百官有些紧迫感也好。
他淡淡开口,道:
“吾人族各朝,自三皇五帝传承至今,历经整个夏朝,以及我朝先帝之时。”
“大多官员为世袭,除此之外的官员,皆为各地举荐。”
“此举荐以贤,孝,廉,才,能等为举荐标准。”
说到这里。
他看向商容和梅伯,道:
“此时,内阁所有举荐人才的奏章,皆是如此。”
商容和梅伯把脑袋垂得更低了。
商容更是道:“吾等身为大王臣子,理当燮理阴阳,调和鼎鼐,贤者即荐,能者即褒。”
“却不想徒耗时辰,也没能帮大王任贤选能,羞也,愧也。”
“大王,老臣有罪!老臣这就一头撞死在金阶上,以赎失职之罪。”
帝辛眼角微微一跳,挥手把商容和梅伯的嘴也给堵上。
老丞相哪里都好,就是太有责任心了一点。
满朝文武一见这个情况,立刻收声,全都不再发一言。
帝辛这才继续道:
“这种自三皇五帝之时就使用的举荐人才之法,孤称之为举孝廉。”
“此法虽然有效,并且一直从三皇之初用到现在。”
“但吾人族已经变了,时代也变了。”
“然而,举孝廉已经跟不上时代,它不但会让朝堂大量错失民间有才之人。”
“更会因为各地举荐奏章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而浪费内阁批文的时间。”
“因此,选拔天下人才之法,也要跟着变。”
说到这里。
满朝文武终于恍然大悟。
大王不是要责备老丞相和梅大夫,而是要改制。
帝辛缓缓道:
“今日起,孤立科举制,以科考取代举孝廉,从天下万民中选有能者为官。”
“让天下所有有能之辈,皆可发挥一己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