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大迷糊”的建议。
作者:周兵   他是一个潜力股最新章节     
    海涛送走了大伯和鲁区长。

    心想董大伯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从他身上体现了长辈关心晚辈的情怀。

    在重大事情的决策面前,海涛还真缺少一定判断力,更缺少的是一种经验。

    下午5点,海涛提着行李来到了学校门口。

    “海涛,我发现你拿着摆摊儿也不当正事。你是不是还在做其他业务。”旁边的阿姨问道。

    “阿姨,你说我还能做什么业务,年轻人就是喜欢睡懒觉,没想到一觉睡到了4点多。”海涛一边摆放货物一边说道。

    这时候距离学生放学还有一个多小时,也没有几个前来买东西的人,海涛拿出手机坐在小马扎上玩起了游戏。

    一位前来中年妇女来到海涛面前,站了好半天。

    “小伙子,你玩游戏太敬业了吧。”

    海涛抬起了头。“对不起,我真的没有听到,你需要点儿什么?”

    中年妇女弯下腰,选择了几样货品,付了款就离开了。

    同样在旁边卖货的阿姨,看到后心里一直在嘀咕。

    现在的人买东西真有个性,站在那里喊了三声没有回音,竟然还买他的东西,真不可思议。

    中年妇女刚走之后,从学校门口走出了一位老师,看到了海涛直接走了过来。

    “你是杨海涛吗?”

    “哦,我是杨海涛。你是?”

    没等海涛说完。“海涛,我是初中三年级2班的孙晓梅。”

    “哦,是孙老师。对不起,我没有认出来。”

    孙晓梅之前对杨海涛并不熟悉,只不过是在那次的报告会上才有了第一次的接触。

    难道杨海涛就是一个在学校门前摆摊的?

    孙老师心存疑虑,但是没有好意思开口问,而是转移了话题。

    “海涛,前段时间忙着给我们做报告,肯定耽误了不少事吧。”

    “孙老师,耽误了几天也没有什么关系,咱们那都是正能量的传播。我虽然少挣了点儿钱,也值得。”

    孙老师这次真听出了海涛所从事的职业。

    “海涛,这么长时间,我怎么没有看到过你呀?”

    孙老师的问话,让海涛心里有些不耐烦了。

    反问道:“孙老师,你来学校几年了?”

    孙晓梅心里也明白自己的问话不合适,又被海涛反问过来。

    “对不起,海涛,我是从其他学校调到这里刚半年的时间。”“难怪说,我以前没有见过你。”

    短短几分钟,通过和孙老师的对话,让海涛感悟到。这个老师对海涛所从事的职业有鄙视心理。

    如果她的说话口气婉转一些,我绝对不会那么反问她。

    岁数大的人,一般都不喜欢看电视,更不关注新闻,特别是身边的这位阿姨,每天就是把心思放在挣几块钱上。

    孙老师走了之后,那位大姨又好奇地走到海涛跟前。

    “海涛,你以前是做什么的,你来一年的时间,又不是本地人,那么多人为什么和你都熟悉?”

    “阿姨,可能就是我年轻爱说话,善于交流的原因。”

    那位阿姨听了也随意应说道:“是,我看你和他们说起话来,没完没了,我也听不明白。”

    说话之间,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接孩子的家长,也陆续来到了学校门口,闲来无事,都围着几个摊位转了起来。

    海涛今天的上货不但品种齐全,而且还增加了一些新颖的商品,引来了许多家长的围观。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界人口之多,想法不一。同行人没有嫉妒心理,也是极个别现象。

    海涛被诸多家长的围观,也引来了几个生意人心里的不悦。

    一个外地人来这里做生意,刚一年多的时间,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成了热门话题。

    这些话题,在海涛眼里那都是老年人,要么是生意人没有眼光的一种表现,他们就是一门心思想着挣赚钱。

    随着放学铃声的响起,一群孩子涌向了学校门口,各个家长都领着孩子在学校门口那条小路上走来走去。

    海涛这里又成了孩子们的一个热点,简直是把路围的水泄不通,每名学生都拿起了自己所需要的文具用品。

    海涛也是忙的汗流浃背,不到半个小时,所带的货物被“洗劫一空”。

    收摊打包回家,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心情肯定是无比的激动和高兴。

    海涛回到家之后,迫不及待的给妈妈打去了电话。

    正在家中忙碌的春花,一看又是海涛打来了电话,心里又是紧张又是高兴。

    前几天刚打了电话,今天怎么又来电话了。难道是有什么急事,于是她急忙按下了接听键。

    “海涛怎么了?”

    海涛听到妈妈着急的样子:“妈妈,我没有事儿,就是给你打电话问个事儿。”

    “你可把妈妈吓坏了。”

    “妈,我不打电话,你担心。说我不给你打电话,我给你打电话,又说把你吓坏了。妈,你到底是想让我怎么做才对呀?”

    “海涛,妈妈这就叫老了。心里不能承担事了。你打电话有事吧?”

    “妈,我就是想问一下,你有一个搞工程的同学吧?”

    “有呀,你说什么事吧。”

    “妈,我在这里救助的那位大伯的儿子是一个当官的,今天下午,他们两个人专门来看我了。”

    没等海涛说完话,春花着急地说:“海涛,有什么事,你直接说,人家当官儿的还去看你,我怎么不相信啊?”

    “妈,你让我把话说完,你就明白了。”

    “好,快说吧。”

    “那位叔叔看到我住的房子面积小,设施简陋,他问了我的家庭情况,又问了我来这里干什么业务,我都详细的说了。他说有一项工程问我做不做。”

    春花一听,干工程可是一个挣大钱的好机会。

    “海涛,什么工程呀?”

    “他说需要一个车队拉土石方。”

    “什么?一个车队是几辆车呀?”

    “妈,他没有说,我也没有问。我估计至少也要十辆车吧。我就是想让你问一下,你那个搞工程的同学,这项工作我可以干嘛?”

    “海涛,你说的车队,难道咱们还要买十辆车吗?”

    “妈,我这不是让你问情况吗?”

    “海涛,你等着,我问清了告诉你。”

    春花放下电话,忧虑的心情一下就变得豁然开朗了。

    假如海涛能干工程挣了钱,就和“大迷糊”一样出门坐轿车,平时住楼房了。

    春花又一想,人家“大迷糊”出门做生意十多年了,有经验也有人脉。虽然说吃了一定的苦,受了很多的挫折,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海涛一个孩子出去才一年的时间,老实本分是孩子的本性。他既没有社会经验又没有人脉关系,万一被人骗了怎么办?

    尽管春花带着这些疑虑,还是给“大迷糊”打去了电话。

    “春花,这么长时间没听到你的声音了,快70岁的人了,说话声音‘糖分'还是那么高呀。”

    “我说‘大迷糊',别看老同学岁数大了。咱说话不能没有气质。哪有大老板像你这个样子的,说完了前句,接不上下一句了。”

    “春花,以后别再那样喊了,我也是快60岁的人了,让孙子听到。我多没面子。”

    “你说这基本的道理,我还不懂吗。你在孙子面前,我肯定是一本正经给你打电话。你这个称呼,吃得们两个,我就改不了。”春花笑着说。

    “我真是拿你没有办法了。”

    “大迷糊”又笑着说道:“春华,这你就不懂了,我说完了上半句,要琢磨下半句怎么说。看表情。你喜欢听我就说,你不喜欢听,我说了,反而遭人讨厌。我可不像你一样,简直就是一个机关枪,不管人家的感受,都会‘突突突'一口气把话说完,你的性格简直就像一个小品演员,是谁我就不说了。”

    “‘大迷糊',你的老毛病又犯了,后半句又不说了,是吧?”

    “春花,假如我说了,你不喜欢我又把你得罪了。你快说有什么事说吧。”

    春花并不知道,海涛干工程的详细情况,也只是稀里糊涂的给富强说了一下。

    富强一本正经的说:“春华,这个事情,你千万让孩子弄明白,是不是需要个人投资?是不是要有个人的工程队?工程队的资质有什么要求?主要一个目的就是‘不能让孩子上当受骗'。”

    “富强,你说的有道理,不愧是搞业务这么多年,考虑问题不但全面,而且细致。我给海涛把你的意思说一下,让他自己去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