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北溟萧家
作者:悠米不是挂件   明月绾瑾心最新章节     
    玄武帝双眉微微一紧,旋即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眸中的哀伤一扫而空,整个人又恢复了往日的威严。
    在玄武帝的示意下,路遥略微提高了声量,朝殿外传道:“宣——太子殿下。”
    片刻后,一名约莫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步入殿内,头束金冠,身着靛青锦缎长袍,袍上绣着的龙形暗花图纹显示出其卓尔非凡的地位。他面容清秀,身形略显消瘦,苍白的面颊中透出几分病态,一双眼睛明亮却不显精明,给人一种温柔敦厚之感。
    “儿臣参见父皇。”太子容洺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朝玄武帝叩首一拜。
    “平身吧。”玄武帝淡淡开口,他那双锐利的眸子在容洺身上扫视了一圈,问道,“今日早朝,朕见太子气色不大好,可是病了?”
    容洺谢恩起身,抬头迎向玄武帝审视的目光,抿唇一笑,“劳父皇挂心,儿臣只是偶感风寒,并无大碍。”
    玄武帝双眼微眯,不动声色地盯了他半晌,直至见其略显局促方才露出些许慈祥的笑容,张口说道:“风寒之事可大可小,既然病了,便待在府中好好将养着,近日就不要再进宫折腾了。”
    玄武帝这番话说得委婉,看似关心,实则是在狠狠地敲打容洺。
    ——与其想方设法到宫里来讨好朕,不如好好反思下自己的问题,为什么堂堂一个太子却住在宫外的府邸,你这样下去,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只见容洺嘴角的笑容一僵,缓缓垂下眼帘,掩饰住眼底一闪而过的黯然与落寞。
    依照祖制,太子本应入主东宫,可容洺却跟其他王爷一样住在宫外的府邸。其中缘由,便要从容洺的生母仁昭皇后说起。
    仁昭皇后萧姮,是北溟国镇远大将军萧御川的嫡女,萧家乃是北溟国赫赫有名的将门世家,先祖曾在四国大战之时,率领北溟将士抵御外敌、浴血奋战,为北溟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整个北溟都有着极高的威望。镇远大将军萧御川承袭祖荫,手握重兵,常年替国家镇守边关,更是深受边民的拥戴。
    面对这样一个声名显赫、手握重兵的世家,皇帝自是有所顾虑,可又不能直接做出鸟尽弓藏这种会引起天下舆论的事,只能徐徐图之,循序渐进地将兵权收回来。
    早在玄武帝成为太子之前,他便察觉到了先皇对萧家的忌惮,于是他利用这点想方设法地博得了萧御川的青睐,在一次宴会中与萧姮一见倾心,玄武帝随之向萧御川求娶萧姮。
    萧御川深知皇家一直忌惮萧家手上的兵权,当初将萧氏族人留在上渊城,又派自己镇守边关,便是想逼他主动交出兵权。可萧家掌兵握权多年,又岂会愿意将手中权柄拱手相让?哪怕萧家真的肯递交兵符,皇家又岂会轻易放过萧家?指不定还会被皇帝扣个莫须有的帽子清除掉,萧御川不傻。
    可玄武帝求娶萧姮,无疑是给了萧御川及萧家另一条出路。若是扶持玄武帝继承大统,那么萧家便是肱股之臣,和皇室间的猜忌便会得到缓解,玄武帝自然没有理由动萧家,即便内心有想法,也会顾及朝中其他肱股之臣以及天下悠悠众口,绝不会愚蠢到过河拆桥让臣民凉透心。萧家只要有兵权在手,就意味着往后萧姮的儿子自然会是太子,那萧家的地位更是无法撼动。
    玄武帝早已看穿萧御川的心思,他索性向萧御川承诺,若他日自己登上皇位,萧姮便是他唯一的皇后,她的儿子也将会是北溟的太子。最终,萧御川向先皇请旨替二人赐婚。不久之后,玄武帝被册封为太子。
    玄武帝登基后,也信守承诺,册封萧姮为仁昭皇后、萧姮的长女为长公主,只是玄武帝登基不久又正值壮年,容洺也不过周岁,故而暂时没有册封其为太子。萧御川也明白此时朝中局势尚未稳定,不能操之过急,自己的势力又远在边关,只要自己依旧能率军占据边关要塞,那就不怕玄武帝言而无信,于是萧御川在玄武帝登基后不久便重新返回边关驻守。
    只是萧御川万万也没有想到,多年之后,他等来的不是册封容洺为太子的喜讯,而是仁昭皇后病逝的噩耗。
    萧御川难以置信,仁昭皇后一个将门嫡女,自幼身体底子便远胜于旁人,怎会突然病逝?萧御川怀揣着满腹疑惑,暗中和自己的外孙女——长公主取得了联系,这才得知整件事情竟与墨族建交有关。
    前年一直居于北溟国北边的墨族派遣使者前来北溟,请求与北溟国互通商贸,以此来增进两邦之间的友好往来。朝臣们得知此事后,连夜上书,多数都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原因有四。
    第一,北方游牧民族一直逐水草而居,由于北部气候寒冷干旱,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农作物生存,加之受耕作技术、冶炼技术等因素的限制,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资匮乏,以致这些牧民时常入侵与掠夺北溟北部的边陲小镇,严重威胁到北境的安全,北溟与这些北方蛮夷一直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
    第二,墨族不过是北方众多游牧民族中相对弱小的一个,在被其他部族抢夺了他们的草场后,他们无法生存,才被迫迁徙至北溟边境,与北溟毗邻而居。这样的民族,本就资源贫瘠,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去催生文明,凭什么能与泱泱北溟建立邦交?
    第三,北溟经过了经济复苏时期,本就有能力再开疆拓土,随时能将墨族纳入北溟的版图,如今不过是缺少一个举兵的理由罢了,若在此时互通商贸、建立邦交,让墨族学习到了中原的先进文明,那以后若想征伐墨族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第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四国大战之后,各国经济衰退,北方游牧民族趁势崛起,实力日益强盛,大有向中原扩张之势。墨族之所以要与北溟建交,无非是希望在遭受其他游牧民族侵扰时,得到北溟的庇护而已。如果往后与北方蛮夷交战,墨族会不会再次倒戈相向?
    一时间群臣纷纷劝谏玄武帝,此时不宜建交和开放贸易,以免后患无穷。
    然而墨族的副使却对中原文化十分了解,她列举出许多前朝与边疆的事例,并向北溟献出文书。
    文书上明确写出,若往后北溟要与北边部族开战,墨族会与北溟一起抵抗他们,相对北溟的军队,墨族更加熟悉草原的气候和地形,可以充当北溟大军的前锋。
    这位墨族的副使凭借不凡的谈吐及渊博的学识成功化解了北溟对墨族的部分顾虑,并得到了玄武帝的赞同和赏识,后来众人才知道,这位副使竟是墨族的公主——墨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