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德语带讥讽的说“你身上有四个官职,御史即使弹劾你,你也只是丢一个官职,不像我等身上只有一个官职,丢了就是断了生计。”
胡灵儿看着李怀德说“成郡王说的有理,我身上确实有四个官职,御史弹劾我丢官,通政使黄大人第一个就会贬职,驭下无方就是无能。”
耿彪不解的问“为何是黄大人贬职,胡大人的另三个官职呢?”
胡灵儿笑着给他解惑“我的第一个官职是镇抚司副千户,如今锦衣卫的牙牌本官还揣在身上,第二个就是通政司右参议,第三个是通政司下设新闻署署长,第四个就是定国将军。耿大人你想想,御史要是弹劾我,是不是要寻黄大人的不是,这成郡王简直就是不长脑子,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黄贤见李怀德面色难看,赶紧开口解围“胡大人还请见谅李大人,他是无心之过。”
胡灵儿点头说“黄大人发话了,下官遵命,李大人与黄大人既不愿意通政司更上一层楼,那就算了。”
李怀德反唇相讥“胡大人避重就轻,你除了这些官职在身,为何不说还是太子妃,你若是以太子妃的身份去宫中要官,圣上岂会怪罪黄大人。”
“我说李大人你是唯恐天下不乱呀!如今本官还在新闻署任职,还不是内命妇,再则就是成了内命妇,若无圣上的旨意后宫也不得干政,本官这是多遭人恨呐,以至于你时时刻刻不忘挖坑陷害与我”胡灵儿说的话也是捅人肺管子。
李怀德说“胡大人,你纵是上官也不可乱安罪名诬陷好人吧!你这也太小肚鸡肠了。”
胡灵儿嘴角上扬,说道“本官若不做些事出来回应,怎对得起李大人给本官安的罪名,本官历来都是使用阳谋,从不屑用小人行径对付人。李怀德你听好了,本官会上奏章,请圣上免去你新闻署副署长一职,你既然说本官是太子妃,那本官不用岂不可惜。”
说着把桌上的文稿收好,与黄贤说了声告退,就出了黄贤的公事房。
耿彪哎了一声“哎,不是商议报纸的事吗?怎地又扯到了要罢免李大人的事了。”
李怀德默默站起来,一声不吭的走了。
石天铭问“黄大人,咱们如今站那边。”
黄贤双手往下一按,说道“诸位稍安毋躁,待本官捋捋这事的来龙去脉,本官如今还蒙着呢?聂知事,你从头讲一遍,咱们都听听是怎么说到要免李怀德官职一事的。”
聂春暄看着纸上记得笔录,咳嗽一声开始讲起进公事房后的对话内容。
当黄贤听到通政司与六部地位一样时喊停,在不大的空地上踱了两步问“胡大人说这话的意思是何意呀?”
左参议罗家兴看着屋内其余人没接话,小声的说“依下官看来,胡大人说话做事从不是无的放矢,下官揣测胡大人真正的意思,应是想通政司若与六部地位一样,大人的官位与六部主官”点到为止,不在讲下去。
黄贤暗自埋怨自己胆怯,又埋怨李怀德出言搅局,后又埋怨胡灵儿这么重要的事为何不私底下说。
聂春暄与丁方林心里也不舒服,在这职位上都做了十几年了得不到升职,好不容易盼来个帮着说话的大人,又被黄贤与李怀德搅局,这窝火憋屈也是无处可说。
黄贤终于停下踱来踱去的脚步,说“散了吧!本官去寻胡大人谈谈,都在衙门当差,同僚间有争论实属正常,何至于要闹到上奏章罢免官职的份上。”
胡灵儿回到公事房找出奏章,先在纸上打草稿,写完后看了一遍,改动几处后开始抄写。
黄贤赶过来,胡灵儿的奏章正好写完晾干。
“胡大人,同僚之间不至于要闹到上奏章的地步吧!”黄贤见到桌上的奏章急忙上前摁住。
胡灵儿说“黄大人,您先请坐,听我把话讲完。李怀德说的没错,我还有一重身份未来太子妃,可我成了太子妃后对通政司的公事还能插手吗?我是想趁着圣上寿辰这机遇,让通政司与六部职权一样,也不枉我在通政司与诸位同僚一场。李怀德除了有新闻署的官职外,他还是成郡王,他可是领双份俸禄,比我这个有多重官职的太子妃领的俸禄都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没经过贫民百姓的日子,怎会知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是何种心情。我看过丁方林与聂春暄档案,他们都是寒门弟子,认真当差,未曾出过大错,大人何不给他们个机会,让他们外放任一县主官。”
黄贤站起行了一礼,说“是本官的错,若成郡王免去职位,副署长一职何人担任。”
胡灵儿笑着说“黄大人还请下官卖个关子,若是成了圣上会下旨,不成也不至于给他惹闲话。”
武子琇进来提醒“二位大人,午正了。”
胡灵儿站起来说“子琇姐姐,吩咐下去备车去东宫。”
黄贤眼睁睁的看着胡灵儿走了,懊恼自己当时为何说出让李怀德进宫探知的话来,这下捅了马蜂窝,自己无法控制。
胡灵儿看着外面的街景,无声的叹息,自己为了李翊昊做到尽心竭力,能不能真正掌握住新闻署就看这次的机会了。
李翊昊听到赵静泉来报胡灵儿到访,还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搬到东宫后她还从未来过。
“吩咐厨房再加两个菜,我去迎她进来”李翊昊话音未落,人已经走远了。
胡灵儿站在树荫下,等着里面传话出来。
“灵筠,你怎么有空来东宫,快快请进”李翊昊笑着出来,拉着她的手朝里走。
胡灵儿说“我有事要与你商量,等不及让人传信,就自己跑来了。”
李翊昊脸上的笑容不变,说道“不急,吃着饭慢慢说。”
胡灵儿听他讲解着东宫的布局。
来到饭厅坐下,李翊昊挥退伺候的人,说“师傅,你与武大姑娘下去用饭,不用关门,敞着便是。”
赵静泉微一躬身,说“奴婢与武大姑娘在隔壁,殿下有事喊一声便是。”
胡灵儿喝了一碗汤,轻声轻语的说着自己的打算以及通政司发生的事。
李翊昊说“平凉王最近与进京的朝官走动频繁,城阳王府倒是安静的很,借此机会安排几位郡王下去任职如何,李怀德就贬去甘肃的县城做一任主官吧!”
胡灵儿笑着点头“我觉得可行,这是我写的奏章,你看看。”
李翊昊把奏章放在桌上,给她夹了块排骨说“趁热吃,这糖醋排骨烧的好吃,尝尝看。”
胡灵儿说“我自己夹就行,你吃自个儿的。”
吃过饭,李翊昊去书房,胡灵儿让赵静泉拿尺子去卧室量尺寸,准备做家具。
赵静泉平静如水的脸上听了这话,有了一丝变化,说“这百日内木器能做出来吗?”
胡灵儿说“能啊!赵总管你只管帮着量尺寸便是。”
赵静泉听她自己嘀咕这里放个转角的,后面就要多出一块台板。
寝室、厅堂、饭厅都量了尺寸,赵静泉见她在纸上写了一串数字,也不知是做什么用。
折好纸,胡灵儿告辞回通政司。
她来东宫的消息在她走后,都传到帝后的耳朵里,穆宁半卧在榻上听完内侍传话,懒洋洋的挥挥手。
内侍退出去,她坐起来说“你说她到底想要做甚,赐婚圣旨她早就接到了,那时节不急着做,如今又急三火四的做木器,这是存心让宫中的人看笑话。”
映荷端过茶盏,说“娘娘您别心急,定国将军如此也是无奈,她一个女子既要当差又要寻木料,如今做木器着实难为她了。”
穆宁说“替本宫去库房寻几样木器备着,到时换下来。”
皇上听完冯大伴的传话,问“库房里可有木器。”
冯大伴回话“圣上,库房只有箱笼。”
李翊昊走进来问“圣上的库房珠宝被盗了吗?”
冯大伴说“禀殿下,库房结实着呢?没被盗。”
皇上问“朕听传话,定国将军去东宫了,所谓何事啊?”
李翊昊笑着说“两件事,第一件量尺寸做家具;第二件是去儿臣面前告状,李怀德与她发生争执,灵筠气的写奏章要罢免李怀德。”
皇上看着李翊昊满脸的笑容,说“奏章呢?”
“在儿臣这儿呢?”李翊昊去袖袋里掏“咦,奏章去哪儿了,儿臣明明放在袖袋里了”李翊昊两个袖袋都掏了,就是没找到奏章。
小内侍掀开门帘对冯大伴招招手。
冯大伴出去问“何事。”
“爷爷,东宫赵总管要见您”小内侍笑嘻嘻的答话。
冯大伴走出去,见赵静泉垂手立在御书房前,笑着说“赵总管寻咱家有何事啊!”
赵静泉从袖袋里掏出一本奏章说“殿下走的急,掉在东宫门前,奴婢赶着送来,还请冯总管转交殿下。”
冯大伴笑着说“唉吆喂,这奏章原是掉了,难怪殿下寻不到,妥了就交给咱家吧!”
接过奏章回御书房,李翊昊见他手里的奏章,问“大伴手里的奏章是哪儿来的。”
冯大伴手托奏章说“老奴手里的奏章是东宫赵静泉送来的,他说是殿下您掉在东宫门前了,殿下看看可是您的奏章。”
李翊昊接过打开,笑着说“就是灵筠写的奏章,圣上您请御览。”
皇上拿起放大镜,照着看起来。
李翊昊小声的问“圣上还是不愿带花镜么!”
冯大伴小声的说“圣上说太沉,耳朵疼鼻梁也疼。”
李翊昊说“我再琢磨琢磨用何物替代。”
皇上看完奏章说“胡闹,怎能拿朝中之事争斗。”
李翊昊答道“儿臣已经说过灵筠小题大做,同僚之间怎可如此记恨,还请圣上息怒。”
皇上说“你去文渊阁学着处理国事吧!”
冯大伴跟在后面送李翊昊出去,回来后禀报“圣上,殿下去文渊阁了。”
“有消息传回来吗?”皇上闭目养神问。
冯大伴回话“平凉王昨个儿夜里,与甘肃、陕西、山东的布政司大人把酒言欢,戌末平凉王才会王府。城阳王府暗中给广东、福建、辽东的主官都送了重礼,几位大人都已把对话与礼物送进宫里。”
皇上闭着眼睛说“传话雷震钢,着他把人盯紧了。至于这奏章,大朝会再议吧!”
胡灵儿离开东宫先去镇抚司寻李敏,把家具图样给他看。
李敏看着图样问“胡副千户舍得把这图样给镇抚司。”
胡灵儿笑着说“有个条件,只要能做到就送给镇抚司的木匠工坊,两个月内照这尺寸给我做出一整套家具,木料我出,工钱我付,期间不准接别的活,我等着急用。”
李敏说“本官陪你去工坊走一趟,问问可能做出来。”
几个木匠拿着图样商议着。
胡灵儿在木堆里扒拉出一块边角料,对几人说“家具的木板这么厚便是,图样上有雕刻图样的你们就雕刻,若没有就不许雕刻,能不能做出来。”
几人一合计答应下来,胡灵儿说“明儿我让人把木料送来,这家具是嫁妆,没做好之前不准露出去, 油漆我会调制好送来。”
交待完后回通政司,聂春暄拿着登记的人员名单交给她。
胡灵儿看着名单问“怎么是五十三人。”
聂春暄答道“下官劝说过几人,他们都不愿意回乡,下官只好记下名字,想请教大人如何处置。”
胡灵儿头也没抬的问“若你是主官,你会如何做。”
聂春暄听后略一思索,说道“下官会详细问明不愿回乡的理由,若实在有难处,下官会与别的举子相商,让出三个名额。都不愿让出名额,下官公事公办让他强制回乡。”
胡灵儿说“这三位举子是哪里人氏。”
聂春暄快速的回答“广东、贵州、甘肃。”
胡灵儿笑着说“聂知事,请坐,说说你了解的情况。”
聂春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拱手问“大人是如何得知下官已询问过三位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