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章 重修人之道
作者:邓钧少   摩诃萨埵最新章节     
    金发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进入禅境了,这一次金在禅境中冥想了很久,金在想未来的路怎么走。是继续用众生领域吸收知识信息吗?但是他又总感觉这个方法好像有那里不对。现在没有在众生领域的状态下吸收新的信息,反而让金可以全身心的冥思,他感觉自己的修行上好像出现了偏差。细细思索金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在之前修行的时候,每次收获新的知识,有了新的领悟,自己的灵体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包括禅境,空灵境,众生领域能力都是通过感悟一点点形成的。偶有所悟时灵体内还会诞生一些奇特的符号。至少灵魂和精神力会得到一些提升。而现如今自己所收获的知识信息,比之过去多出了十数倍,但自己却除了认知层次上有所提升。灵体并没有发生其他的变化。觉察到这种情况,金很快就推理出了问题关键所在。
    那些让灵体产生变化的知识信息都是通过自己亲生经历感受领悟到的。而使用众生领域获得的知识信息,都是观察学习到的。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二者之间的区别就像是,同样的知识道理,一个是亲生经历的经验感悟的所得。一个是从百度搜索答案快速获取的。自然是实践操作体会的领悟,远比阅读获取的理论更深刻的多。金恍然一味用众生领域收集知识信息,即使自己将整个地球自然大道推演出来又有何用,宇宙中还有无数的地之道。不去结合自身融会贯通终究是他人的法,他人的道。
    想明白这个道理后,金决定放下众生领域的诱惑,再如从前般亲身去感受这个世界,去感悟大道。虽然这样做收获的信息比之众生领域要慢太多,但金更清楚修行之路没有捷径,欲速则不达。金打算重修人道,他并没有因为人道生态的一些缺陷而小看人道。因为三圣已经证明纵使是有缺陷的人道,也可以通过修行弥补缺陷,改善进化。更何况金很清楚的明白人之道最变态的地方,不是个体的人道,而是人道近乎无穷无尽的数量。每一个不同的人之道,都代表一个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智慧。当数以亿万计的人之道集合在一起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尽的。试想古今中外人类所创造的音乐,艺术,科学,乃至生活中的各种用具,数不胜数不可计量。这些都是众生智慧的结晶。这种集合众生智慧的能量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与之抗衡的。这才是人之道的真意,才是人之道可与天地之道相提并论的真正原因。
    而这一次的重修人道,金要用空灵境和当初在大自然体验各种不同物种的感受一样,去真实的体验千百种不同的人生,而其中主要是去感受普通人的一生。其实金在大自然的修行结束后,开始入世修行时就打算这么做的,只是后来发现众生领域可以快速收获信息的属性,就一直以众生领域观测研究推演,将之前的计划抛之脑后了。原本金也并不想用空灵境沉浸式去体验普通人的生活。他认为只要去体验那些已经成道者或者得道者的人生,完全体会到他们的一步步修行的经历,以及所有感悟,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不过金最终还是否决了这个想法。金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知道这样修行所得的道并非自己的。修别人的已成的道,前路或许一片坦途,但后期只会因为和自我不契合,而使得以后的修行之路越来越窄。还是那句话:修行之道没有捷径。只有通过自己领悟的道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前路艰辛但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宽阔。况且金也是个傲娇货,前世的自己就非常喜欢创造创新,很讨厌抄袭。现在的自己更不会如此了,金知道自己所欠缺的不是悟性和智慧,他欠缺的是丰富的人生经历,因为金生前一直致力于科技,他的人生并不算圆满,没有真正恋爱过,也没有子女。三圣是得道高人,不是世外高人。人家也入世修行,人生经历可比金丰富多了。所以金想凭借空灵境的能力,去切身感受更多的人生,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道。而且金还有一种直觉,这一次的人道修行一定会有所收获,而这个收获将会是链接自身灵体内这些高级货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