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皇遁:九族剥离之术!
作者:江边人暖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最新章节     
    果不其然,胡惟庸在得知张天赐被锦衣卫拿下之后,行为越发自信和猖狂。
    因为传统六部被朱元璋抓捕了大量官员,朱元璋直接让胡惟庸去提新任官员的名单。
    胡惟庸得知此事后,虽然激动,但是却没有被巨大的权力冲昏头脑。
    大部分胡惟庸推举的官员都是清清白白的,只有几名重要职位而又容易被忽略的位置上,胡惟庸才推举了自己人。
    在此期间,胡惟庸还结识了御史涂节,见此人能说会道,态度也十分恭敬,胡惟庸便将其拉入自己党羽之下。
    等到事情的第七天,朱元璋终于现身宣布,第二日上早朝。
    胡惟庸这几日除了安插自己的党羽,便是一直在结交各大勋贵。
    不过开国勋贵不知为何,皆将胡惟庸拒之门外,甚至连李善长对胡惟庸闭门不见。
    这也就导致了,胡惟庸最好也只能接触到侯爵,这也让胡惟庸对这些开国重臣开始有些不满。
    “我堂堂左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们居然这么不给我面子!”胡惟庸一拍桌子,恶狠狠的痛骂了两句。
    身旁的家仆也在一旁奉承着胡惟庸:”嘿,老爷您别气了,他们这是不知时务,等您站稳了脚跟,他们自然会来巴结您的。“
    胡惟庸冷哼一声,也没多言语。
    第二天,也就是税案第八天。
    张天赐从诏狱被放了出来,但是却又被朱元璋下令,在家禁足,不许外出。
    这种种异常情况,让张天赐忍不住叹息一声,看来历史改变之后,老朱的心态也变了。
    工业化的开始萌芽、以及资本主义的初步崛起,让这个原本走上前朝老路的朱元璋,开始觉得惶恐和不安。
    老朱想过改变,但是面对自己的儿子,老朱又不想和自己的儿子闹到老死不相往来。
    朱标显然被张天赐带歪了,想走一条不同的路,但是因为父子之间“严肃的爱”,又让朱标几乎很少和朱元璋吐露心声。
    朱元璋知道自己儿子有了新的目标,但是却不知道儿子的新目标是什么。
    想要大动手脚,又担心给以后儿子登基之后造成阻碍。
    这么一想,老朱确实也不好过,实在是太纠结了。
    张天赐无奈,即便是能理解老朱的心情,但是对于老朱的这种做法,张天赐还是不能接受。
    因为这是二人之间根本性的矛盾!
    在老朱眼里天下是他老朱家的,怎么折腾都是他老朱家的家事。
    但是在张天赐看来,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如果没有条件来一场翻天覆地的改革,那就小火慢炖一点一点改变。
    老朱这种行为明显就是既不能翻天覆地、再造乾坤。
    又影响了大明起步阶段的发展势头。
    张天赐越想越觉得头疼,自己为了保住性命,从来不和朝中官员结成党羽。
    即便是恩师单安仁,张天赐除了过年也再不会联系。
    可是这么做虽然保住了命,让老朱放心他没有能力颠覆老朱家。
    但是遇到现在这种大清洗,又让张天赐手中没牌可打,没办法和老朱做到相互制衡。
    张天赐无奈自嘲一笑,看来除了朱元璋,自己也挺纠结的。
    这么多天朱标也一直没有消息,那应该是朱元璋将朱标也给限制了。
    张天赐摇摇头,既然担心也改变不了什么,不如正好趁这个机会静下来,梳理一遍大明还缺什么。
    早日让大明越来越富,扶持起民间资本,才能让老朱家的话语权越来越薄弱。
    通过民间的力量,反向去引导大明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张天赐想要做的事。
    科学院这边,陶成道放下手中的扳手,看着眼前只要一启动就会松懈的螺丝,手指敲击着莱特飞机的外壳,不知在思索什么。
    周恒和王威二人,此时正待在属于自己的机械间。
    自从张天赐需要的粉碎机和研磨机,被二人做出来之后,他们二人便在没有接到张天赐的任何指导。
    但是,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怎么可能因为没有引导,就停下手中的研发?
    一次无意间,二人看到了蒸汽船的建造过程,二人瞬间从蒸汽船的螺旋桨中获得了灵感。
    既然螺旋桨运动起来可以通过和水产生反作用力,从而让船只向前航行。
    那是不是说螺旋桨不动的情况下,可以将水向前推?
    那是不是就可以不再依赖重力和阶梯结构,只通过机械的力量,就能让水平地而起?
    再看冶铁部、化学部和太医院。
    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掺和到了一起。
    太医院常常会和冶铁部去要纯度极高的单质金属,听说是用来测试这些金属对人有什么影响。
    化学部也参与了进去,正阳子和登云道人这两个老头,对活人喝不同浓度的三酸,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也很感兴趣。
    唯一比较闲的,应该就是农业部。
    这群种了半辈子地的大叔老头,没有张天赐授课之后,一个个都闲不下来。
    自从知道找到不育株,就能人为控制植物的生长后,这群人就开始到处寻找不育株。
    保守一点的会到农田中,先和各个老乡打好招呼,等到开花的季节再去田里找。
    激进一点的,例如郭老舍这种,则会按照四季节奏,跑到野外去寻找各种雌雄同蕊植物的不育株。
    对于佃户出身的朱元璋,他最关注的还是农业的发展,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了最担心这群农业部的人。
    毕竟农业部的人整天往外跑,就像不着家的汉子一样,让朱元璋这个“妇人”天天担心。
    朝廷内的大清洗已经结束,或许是张天赐的影响,或许是马皇后的劝阻,这次范围仅限于应天的中层清洗。
    算上民间的商贾,外加上官吏,仅仅只波及到了两千人。
    这两千人大部分都是和老朱皇亲有勾结的商贾,而官吏则是朱元璋的在清洗前元官员。
    例如张天赐曾经待过的杂造局,上上下下二十多名基层官吏都被换了一遍。
    而在这次大清洗中,损失最严重的,则是户部和兵部。
    户部和兵部七品以上加起来也就一百多人,而被波及到的也不过二十人。
    真正承受了巨大清洗灾难的,则是从七品至从九品的官员。
    官员加上商贾,这两千人全部都被老朱判了个九族剥离。
    砍下的人头凑一凑,也到了万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