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和神明(大明)做交易
作者:江边人暖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最新章节     
    孟哥利特从来不知道,只要他坐上了谈判桌,那么无论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只要他不能让大明满意,那他就不可能再下谈判桌。
    看着眼前还算比较平等的合作条约,孟哥利特思索再三,还是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签署名字的最后,孟哥利特将名字最后的e换成了d,心想或许到时候还能用这一点和大明谈一谈。
    看着直到签下合约之后才露出一丝笑容的朱标,孟哥利特总感觉自己被朱标坑了。
    对于朱标来说,这次可是十分合适的大买卖。
    第一艘全金属打造外壳的战舰,再有两个月就能竣工。
    整艘战舰上装载了四十门侧向火炮,五门正向火炮,以及专门对近程的二十挺防御用马克沁机枪。
    单单是材料的耗费,就高达五十万两白银。
    以目前大明的经济,短时间内造出这一艘就有点费力,这不单单是白银的问题,而是矿产挖掘和冶炼效率的问题。
    对于这样一艘战舰,张天赐已经早早向朱元璋上书,为了纪念大明第一次向远洋探索而致敬,建议命名“致远号”。
    这个名字的含义,只有张天赐知晓,但是能看到繁体的“致远号”三个字写到船体上,张天赐还是差点激动到落泪。
    原本的历史中,致远是悲壮和失败的代名词,也是钉在满清额头上拔不下的名为“耻辱”的一根钉子。
    但是在张天赐的心里,他就和后世无数的华夏儿女一样,最不惧怕屈辱的历史,也从不避讳屈辱的历史。
    真正要做的就是要正视历史、直面历史!
    将当年的仇、恨、怨全部记在心里,然后韬光养晦,直到重新强大那一天,再和曾经那些下黑手的蛮夷,好好“清算”!
    张天赐这些复杂的心思,朱标这个明朝人自然是不知道。
    对于他来说,致远号本来就要到海上找个一直和大明对着干的小国试一试炮。
    现在孟哥利特主动送上门来,倒是正好以“帮助友邦复国”的名义,到葡萄牙去试一试这致远号的威力。
    如果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也正好早点发现,早点改正。
    也幸好当年朱元璋获得地图之后,让户部做过大致的海军预算。
    出兵到欧洲一趟,如果是全副武装的六千人,大概就需要二十万两白银到四十万两白银左右。
    航程所需的食品药品,以及装备的费用,将士们的军饷都需要大量的白银做支撑。
    虽然和孟哥利特说,他们到欧洲需要两百天,但是那毕竟是故意夸大的说法。
    实际上出军欧洲最快要八十天到一百二十天,如果算上打仗的时间,这一趟出去两年都有可能。
    在这期间,将士的家属怎么办?家里有老婆孩子的怎么办?
    总不能不管不顾,等将士出门两三年后回来发现,老婆跟别人跑了吧?
    所以为了稳定军心,出军不仅仅需要给将士们增加军饷,还要帮将士照顾好家里的老弱妇孺,而这也成了一笔大开销。
    如果朝廷不管,到时候一旦出了什么岔子,让将士们心态崩溃,闹起兵变都是有可能的。
    朱标和孟哥利特签署的合约为汉葡双文的格式,整个合约一式两份,合约签订之后,孟哥利特这才道出自己真实的身份。
    阿尔维加王国国王的第十四孙,在家族中属于被边缘的那一类人。
    老国王一生摆烂,毫无复国的想法。
    终其一生娶了四个老婆,每个老婆都给他生了三个儿子,女儿更是不计其数。
    村镇大的国家怎么可能养活他们一家人,孟哥利特只能挪用了“一点点”家族资金,自己出来讨生活。
    对于孟哥利特在家族中边缘的地位,朱标并不担心。
    “你最好能说服你的父亲和爷爷承认这个条款,不然我们不介意用武器让你们承认。”朱标平淡的话,却吓的孟哥利特差点尿失禁。
    卧槽,忘了大明强大的军力。
    万一大明到时候发现了自己在合同上搞得小问题,那岂不是要大明人把脑袋拧下来?
    孟哥利特猛地点头答应,发誓自己就算丢掉这条命,也会想尽办法让家族同意。
    签订合约之后,朱标直接让侍卫展示了一下大明现在装备的步枪。
    凶猛的火力和强大的破坏力,直接让孟哥利特意识到,自己不是在和魔鬼做交易,而是在和神明做交易。
    因为和魔鬼做交易,反悔之后还可以求神拜佛获得帮助。
    和神明做交易,那可没有反悔的余地。
    签订了合约,孟哥利特便暂居在上海县,一直等到两个月后战舰下海。
    谈完了合作,还需要再谈那十个一直想留在大明的葡萄牙人。
    孟哥利特对此为难的直嘬牙花子,这些都是自己从葡萄牙国内诓骗来的农奴,如果是死在海里那大不了回去赔主人一点钱就罢了。
    可是现在这十个人居然没死,还想要留在大明当正常人。
    尤其是听说,他们居然是因为在大明监狱里吃的比当农奴好,所以这十人才不愿意回到葡萄牙。
    虽然孟哥利特一直以阿尔维加人自居,但是面对这十名农奴宁可当囚犯也不想回家的葡萄牙人,孟哥利特还是觉得十分丢人。
    而现在这个麻烦事甩到了孟哥利特身上,大明没兴趣接纳没有用的人,主要是害怕开了这个口子之后,引起其他地区农奴奴隶的效仿。
    而孟哥利特对这十个人也有些讳莫如深,毕竟当初载着这十人的那艘船,可是向着和倭寇岛合作而去的。
    而倭寇岛的惨状,孟哥利特在洛坤国和上海县都或多或少听说了一些,那可真是百里无人,千里皆坟的地步。
    比葡萄牙大了四倍的国家都被轻而易举的消灭,那葡萄牙又能抵挡大明多久?
    不去想这些乱七八糟东西,孟哥利特最后还是无奈承诺,那十人会在出发的时候一起带回葡萄牙。
    而朱标则说,对于这段时间的伙食费就看在孟哥利特的面子上免掉了,毕竟孟哥利特还是很识时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