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礼部预算两千万?咋不上天庭做外交?
作者:江边人暖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最新章节     
    被朱元璋这一提垄断,张天赐也是一脸无奈:“我和老丈人说过了,但是没办法啊,别人家不敢做啊。”
    “本来是打算找几个合伙人,教他们制作白糖的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出去单干的,老丈人那边也同意了。”
    “那些小门小户的本来干的好好的,一看到是我老丈人找他们,再一听背后这技术是我给的,一个个吓得全都改行了,怎么说都不信。”
    朱元璋听的嘴角直抽,实在是想不到这张天赐在民间商业界的名声都这么大了。
    “那就不是咱管的事了,要是再不自己拆分,等到咱动手可就不是那么好看了。”
    朱元璋能提前打招呼,那确实很给张天赐面子了。
    可是问题就摆在这,张天赐名字往外一传,就算技术公布出去了也没人敢干。
    这可是白糖!这可是利润爆炸的生意,这群商人居然没一个敢铤而走险试一试的。
    户部的徐本应声而来,看到张天赐和朱元璋正在赏雪景,便轻声叫了一声陛下和张祭酒。
    张天赐可能是习惯了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朱元璋却看出了不对劲的地方。
    不对啊!按理来说科学院属于半独立部门,隶属工部的管辖。
    你堂堂六部的最高领导,你和同级别下属部门的小领导这么恭敬干什么。
    好在张天赐没有恃宠而骄,而是也行礼回去:“徐尚书好久不见。”
    徐本哈哈笑了笑,对朱元璋说道:“陛下,因为今年还没结束,财务统计只做了一个大概,不过明年的预算倒是做好了,要不要现在看看?”
    朱元璋点点头,带着众人回到御书房内。
    徐本让身后的官员将明年的预算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接过一看,只看了一眼就震惊的看向徐本。
    “科学院的预算两千万两?我大明今年的收入才一亿两千万两,一个科学院就占了六分之一?”
    “等等,工部怎么回事?他们有那么多东西要研究吗?他们怎么也是两千万两?”
    “礼部干什么也是两千万?兵部也是两千万?徐本,你要是不会做预算,就给咱回家种地去!”
    “说,你是不是和他们串通一气!”
    徐本苦笑着对朱元璋说道:“陛下,且听臣的解释。”
    “明年兵部海军要新增十五艘赵工级战舰,五艘致远级战舰……”
    朱元璋一拍桌子,指着徐本的鼻子怒骂道:“他们要打谁?准备这么多战舰,难不成是神仙下凡?”
    “要赵工级战舰我还能理解,你一艘致远级战舰就能横扫整个世界,你要五艘是打算打上天庭,还是要去山海经剿灭怪物?”
    徐本听朱元璋说完,便弱弱的说道:“陛下,您先听我说,有结余的。”
    “根据精算师的计算,明年大明的税收可能会达到一亿四千万至两亿左右,目前整个大明的预算只花费了一亿两千万,最少还会有两千万两的结余。”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不耐烦的摆摆手:“那你说说,工部要两千万两是做什么?”
    徐本继续说道:“工部的预算实际上是下降了,今年因为生产成本问题,铁路、大坝加起来花费了两千万两左右,从年初到上个月,铁轨和水泥的制造成本正在因为规模效应大幅下降。”
    “明年的铁路和水泥消耗,大概只需要一千万两左右。”
    朱元璋一拍桌子:“还有一千万两呢!”
    徐本摇摇头:“这个微臣也不知道,是工部和科学院研究后,打算做什么板油路,这个微臣没见过也不懂,不过有科学院的背书,微臣想着应该不会出问题,便加上了一千万两。”
    “当然了,全国大桥的修缮,每年官府衙门的修缮费用,都是算在这后一千万两中的。”
    张天赐在一旁替徐本说道:“陛下,水泥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钢筋加混凝土修建出的路面还是难以承担重物。”
    “所以这个板油路的事,微臣是知道一些的。”
    朱元璋无语片刻,对徐本说道:“行吧,科学院,工部兵部我都能理解。”
    “这个礼部,你可得给咱好好解释解释,他礼部是打算在天庭也驻扎一个外交部吗?干什么要花两千万两!”
    “陛下,全国扫盲。”徐本轻轻一句话,便将朱元璋噎了回去。
    “另外这两千万两,其中有五百万两是我户部、礼部、太医院一起花费的,只不过是大部分的基层扶贫官员都在礼部门下,这笔预算就归到了礼部门下。”
    朱元璋微微皱眉:“有你户部的事我能理解,太医院怎么也掺和进来?”
    “他那人体研究还没停?”
    徐本疑惑的看向朱元璋,不知道这个人体研究是什么。
    见朱元璋有些不耐烦,徐本赶忙解释道:“陛下,全民天花疫苗,打算先在南方一些湿热地区开始试点。”
    “天花?”朱元璋一愣:“这疫病又起来了?”
    徐本摇摇头:“是太医院为了避免出现天花,提前做好的打算,听说是用牛痘替代人痘。”
    朱元璋点点头,又低头翻看了两眼这预算表,越看越觉得不爽。
    总有一股家里有钱了,自己的孩子开始疯狂撒钱的情绪在里面。
    指了指这个明年的收入预计,朱元璋问道:“明年经济预计这么好?今年大雪来迟,明年可是容易闹蝗灾的。”
    徐本立刻对朱元璋说道:“陛下,户部已经做好了准备,现在一直再从东南亚和中东地区进口长久保存的主粮。”
    “到时候肯定不会出现大灾荒,只要地方上报及时,基本上不会出现饿死的事情发生。”
    朱元璋冷哼一声:“为了政绩,那些底层的小官不见得就会提前上报。”
    “咱看这个还是得改一改,这蝗灾也属于天灾,不能算到政绩中,只要蝗灾善后的好,也算是政绩吧。”
    徐本在一旁提醒道:“陛下,会不会出现……过度善后的情况。”
    朱元璋抬眼瞥了一眼徐本:“那也总比死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