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张松请命
作者:嘴巴嘟嘟哥   三国之魏延一统最新章节     
    然而,正当刘璋心里刚有点小得意的时候,一旁的董和却突然插话进来,大声说道:

    “可是,如此这般拿下吴家的家眷,吴懿、吴班兄弟得知后,必然会恼羞成怒。

    到那时,他们一气之下率领大军直扑成都而来,那该如何是好呢?”

    张松听完之后,胸有成竹地开口说道:

    “此事易耳,在下愿亲自前往江州,利用他们的家眷作为筹码,向他们表明主公相信眼前的一切乃是荆州军所施的离间之计。

    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他们放下手中的兵权,速速返回成都。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化解当前的危机,还能避免一场不必要的内战。”

    众人听闻此言,纷纷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过了片刻,大家都觉得这样的处理方式还算比较稳妥可行。

    片刻之后,正当刘璋与麾下的谋士们商议着如何解救刘循之时,只听得一阵沉重而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

    众人闻声望去,只见成都城的守将邓贤正迈着大步流星般的步伐急匆匆地走进了厅中。

    待走到刘璋跟前时,邓贤停下脚步,双手抱拳向着刘璋躬身施礼,然后大声禀报说:

    “主公,末将奉命前往吴家,可是除了下人,吴家的家眷老小不见踪影。”

    “什么?”

    刘璋闻言不禁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瞪大双眼愤怒地吼叫出声。

    他万万没有想到,事情竟然会发展到如此地步。原本以为只要控制住吴家的家眷,就能够逼迫吴懿和吴班两兄弟乖乖就范,没想到现在连人都找不到了。

    一时间,董和、张松等一众谋士将领也都是满脸惊愕之色,显然谁都没有预料到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难道说吴懿和吴班两兄弟早就有所防备,提前将自家的家眷转移走了吗?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局势可就远比他们之前预想的要复杂严峻得多啊!

    忽然,刘璋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脸色变得愈发阴沉难看。

    他转头看向邓贤,急切地问道:

    “那刘瑁呢?他如今身在何处?”

    邓贤连忙回答道:

    “回主公,刘瑁在府中,末将已经派人将他关押进了大牢。”

    听到这里,刘璋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了一些。

    因为刘璋心中最不能忍受的便是自己的麾下将领拥护刘瑁上位。

    换句话说,在刘璋的心目中,哪怕吴懿兄弟选择投靠荆州军,也不能接受他们选择去支持刘瑁。

    这种情况源自于刘璋多年来对于权力和地位那种患得患失的心态所致,进而形成了一种无法释怀的心结。

    但刘璋心里却很清楚,如果吴懿兄弟当真与荆州军相互勾结起来,那么整个益州的局势必然会彻底失去控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想到这里,刘璋愈发感到忧心忡忡,于是连忙转头看向邓贤,急切地追问道:

    “吴家的家眷究竟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面对刘璋的质问,邓贤脸上流露出些许惶恐之色。

    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抬眼偷瞄了一下刘璋,发现刘璋此刻面带几分愠怒之意后,便赶忙又低下头去,唯唯诺诺地回答道:

    “这个……末将实在不知啊。”

    听到邓贤这般答复,刘璋顿时怒火中烧,怒不可遏地大声呵斥道:

    “本官将成都的城防守卫重任全权交托于你!可你是如何当差的?”

    自古以来,但凡大将率军出征在外,都会留下其家眷在后方作为人质,唯有如此,方可更有效地掌控并驾驭这些将领。

    此乃千百年来一贯遵循的陈规旧例,然而如今,竟然出现了将领家眷逃脱的事情,这简直就是前所未闻、匪夷所思啊!

    邓贤被刘璋这番怒斥吓得浑身一颤,双膝一软,扑通一声便跪倒在了地上,头深深地低垂着,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就在此时,站于一侧的董和开口进言道:

    “主公,当前局势紧迫,实在非追究责任之时,当务之急乃是速派人手前去寻觅吴家的家眷,如此或许方可力挽危局。

    不过,咱们也得预先筹谋好最坏情况的应对之策,依在下之见,此事显然是早有预谋啊!”

    刘璋闻听此言后,不禁眉头紧皱,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少顷,只见他猛地抬起头来,目光如炬般直直地射向厅中正跪在地上的邓贤,并怒声咆哮道:

    “你还愣着作甚?赶快去寻人!若未能将吴家的家眷带回来,那你也就不必再回来了!”

    “喏!”

    邓贤被刘璋这突如其来的怒吼吓得浑身一颤,连忙哆哆嗦嗦地从地上站起身来,朝着门外飞奔而去。

    此刻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越早离开此地越好,仿佛多待一刻便会有性命之忧一般。

    说起来,这件事着实怪不得邓贤,毕竟他身为守城将领,从未接到过任何有关监管城内吴家家眷的命令。

    然而此时此刻,刘璋已然彻底乱了方寸,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急需找个对象发泄一番,可怜的邓贤就这样不幸地成为了他的出气筒。

    就在此时,只见张松步伐匆匆地走到了近前,朝着刘璋拱手说道:

    “主公,正如刚刚所言,在下愿往江州的吴懿军中向其阐明其中的利害关系,争取将这支兵马带回成都。

    另外,公子被荆州军俘获,在下也打算亲赴荆州军处与之展开交涉,试探一下魏延的态度,看究竟需要怎样方能换回公子。”

    刘璋听后,脸上露出欣慰之色,连连点头道:

    “好!既然子乔有此决心和勇气,愿意挺身而出承担这等重任,那便辛苦你走一趟了。本官在此静候佳音。”

    说罢,他微笑着看向张松,眼中满是信任和期待。

    而张松的这番话语刚一结束,站在一旁的董和、费观等人皆是满脸钦佩地看着他。

    对于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他们并没有多少好感,因为张松经常在刘璋的面前夸夸其谈,且又挑起东州派与刘璋的矛盾。

    但是在关键时刻他是真敢上啊,如今吴懿反叛之心昭然若揭,他却敢前去交涉,这份英勇无畏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而张松的内心深处有着自己的考量,他绝非那种头脑简单的莽撞之人。

    久经世事的他深知两军交锋时“不斩来使”这条不成文的规定。无论此次出使的目标最终能否实现,他都坚信自己能够安然无恙地回来。

    在张松的眼中,将两件事情视为重中之重。其一便是整个家族的长远利益;其二则是自身未来的个人发展。

    刘璋对他有着知遇之恩,正因如此,年纪尚轻的他才能得以在益州的朝堂之上崭露头角。为此,他渴望借由此次冒险的举动来回报这份厚重的恩情。

    然而,经过这段时日以来与刘璋的接触,尽管刘璋对他器重有加,但心思敏锐的张松觉得刘璋绝非英明之主。

    故而,于这趟行程而言,他也可以顺便去会一会那位早已名震天下的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