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启程
作者:听雨子   一边阳光一边乌云最新章节     
    望着窗外的风景,微风拂过脸颊,那种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达。

    路程颠簸,虽然马车加了弹簧,但上下的感觉依旧有些难受,外边的风景看腻了,茫茫平原,蓝蓝白天,今天的天气是多云。

    如李承乾的心情一般,阳光躲在云层之后,把天地分割成了两部份,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如同车里的两人,李承乾得想个办法把这墨凉衣的性子给改过来。

    如果墨凉衣是机械性的命令还好,用悖论法就可以打破她脑子灌输的构建,重新搭建一个思想体系,其实就很简单,把她当做大一点的孩子即可。

    马车里传来呢喃声,墨凉衣醒了。

    左右观望着马车的装饰,自己的王正欣赏着外面的风景。

    衣服被换了,是女子的衣服,很不舒服,胸口处松松的影响行动。

    “把东西吃了。”

    李承乾发话,墨凉衣执行,没有一丝顾虑,拿起食盒里的食物开吃。

    “用勺子,慢慢吃。”

    端起准备一口闷掉墨凉衣愣住了,迟迟不动手。

    李承乾拿起勺子递到她面前。

    “死都不怕,怕用勺子吃东西?”

    怕倒是不怕,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墨凉衣拿起勺子开始一口一口吃着,吃完打算直接用衣袖擦嘴。

    “慢着。”

    墨凉衣疑惑看着李承乾递过来的手帕。

    “用这个擦。”

    墨凉衣擦完之后递给李承乾。

    “王。”

    “留给你了。”

    墨凉衣歪着头看向手中的锦帕,抬起双手看有哪个地方可以放,想了想之间塞进自己的胸口处。

    墨凉衣看着自己王的背影,阳光从他身上拂过,微风撩起了他的秀发,抓了抓自己胸口的手帕,她心中多了一丝莫名的情绪。

    李承乾掀开帘子走出马车透气,墨凉衣起身要跟,被拦住了,不容置疑的命令纳入墨凉衣脑海。

    “伤没彻底好之前,不允许跟着。”

    “诺。”

    农荆赶着车,看到李承乾探出身子。

    “少爷这是闷久了?要不要停下来休息?”

    “不用,我出来透气而已。”

    农荆把缰绳递给李承乾。

    “试试?”

    “好。”

    农荆教着李承乾赶马车来打发时间,这次回家是跟着英雄观护送的商队。

    “少爷,前方不远就有一处驿站,一会咱们休整一下如何?”

    “嗯行,我也需要活动活动,在坐下去屁股受不住了。”

    李世民对道路设施看的极重,作为天策上将能不知晓信息传输的重要性吗?所以在建国初期就对驿站进行了分类。

    唐朝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南北朝时的驿传合一制度,都是官方的通信组织形式,承担着信息传递、人员物资运输等重要任务。

    公文,军报,地方政府的紧急发文等等。

    六部中的兵部下设的驾部郎中专管国家的驾舆和驿传之事,驾部郎中还管马政,方便邮驿中马匹的统一使用。

    地方上,诸道节度使下有专管邮驿的馆驿巡官,各州由州兵曹司兵参军分掌邮驿,到县一层则县令兼管驿事,管理体系更为完备。

    可别小看这个职位,虽然品级不高,但却是实打实的实权,若放在现代可是交通部部长和邮政总局局长话事人。

    驿站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招待,官员接待,为过往的官员提供住宿、饮食、换乘等服务,方便官员出行及执行公务。

    国家管的叫驿,地方政府管的叫馆,管辖区太远没钱只能建一个站,满足传输饮食住宿的基本需求。

    三十里一驿,唐朝驿站的马都比现在的牛马待遇好太多,四十亩的土地专门给它种草吃,是每匹马四十某,并且供吃供喝。

    越靠近首都驿站的规模就越好,设施就越齐全,待遇就越棒。

    车队到了驿站,英雄馆的镖头拿着文书去见驿站官,英雄观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得到长安官方承认和授权,普通的商队和普通百姓是不能落住驿站,但有英雄观的护送,这些商队就可以享受大唐公务员的基础待遇。

    驿站的一楼是接待童生,秀才,等基层官吏,他们只能住普通的住房,普通的吃食,但没有马匹可以换。

    六品以上或三品以上,将会有三到四匹马可以置换,吃的也是最好的,住的也是上房。

    驿站的工作人员把马牵往马厩,由于张霍的文书,驿站给众人用上最精细的饲料。

    商队开始还未曾知晓自己车队里有什么样的人物,看到英雄观的镖头对身后的人异常尊敬。

    “张大人,一切都安排好了。”

    “嗯,大家都辛苦了,这是少爷赏的,让兄弟们晚上加菜。”

    “小人替兄弟谢少爷赏赐,张大人若是有事尽管吩咐。”

    “好说好说。”

    商队的领头看到镖头领着众人往楼上走去,顿时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镖师给众人分发房间钥匙牌,明日启程要及时归还。

    赶考的书生和执行任务的衙役纷纷投去目光,队伍六人,穿着朴素,两个老人,两个壮汉,一名女子,一名稚童。

    女子带着斗笠,老人和壮汉也看起来普普通通,除了东张西望的小孩,也没什么特别。

    六人被驿官迎到二楼,朝着上等厢房的方向走去,等六人完全消失在外厅视野后,大厅响起了议论声。

    “这六人是何方神圣?”

    “我哪里能知晓,要不找人问问?”

    此处都是汇集全国各地的学子,这些来长安求学的学子家境清寒,凭着发放的文书,长期吃着皇粮在此驻留。

    众人蠢蠢欲动,若是得到贵人举荐,那么在仕途上将是一帆风顺。

    众人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纷纷到同行的商队询问。

    商队的商主自己也是懵逼,他哪里知晓自己同行的队伍中有这么大的人物。

    被一群学子围在中间的商主也是一阵头疼。

    “各位学子,各位学子,请听在下一言,在下也是刚刚知晓同行有贵人,贵人为人低调,某都未曾发觉。”

    在商队商主这得不到有用信息,学子们纷纷朝着驿前台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