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反对派
作者:炎代码   大宋侠士最新章节     
    熙宁二年夏,京师汴梁。

    一场特别的聚会正在司马光府上举行。参加的都是反对新政的大臣,包括韩琦、文彦博等元老重臣。

    \&诸位,\&司马光沉声道,\&新政推行以来,各地怨声载道。扬州已经发生民变,其他地方也是暗流涌动。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事态继续恶化。\&

    韩琦捋着胡须道:\&王安石此人性情刚愎,根本听不进劝谏。更糟的是,他在朝中大肆提拔新人,排挤异己。\&

    \&不错!\&文彦博接话,\&那些检法官更是无法无天,动辄弹劾地方官员。许多老成持重的官员,都被他们赶出了位子。\&

    就在这时,一个幕僚匆匆进来:\&大人,刚收到消息,苏轼已经被调到京城了!\&

    \&苏轼?\&司马光眉头一皱,\&他不是在密州任上吗?\&

    \&正是因为他上书抨击新政,所以被王安石调来京城。说是要让他亲眼看看新政的成效。\&

    众人面面相觑。大家都明白,这是王安石在敲山震虎,警告那些反对新政的地方官员。

    \&王安石这是要釜底抽薪啊,\&韩琦叹道,\&先用检法官监督地方,又调动反对的官员,就是要断绝我们在地方上的影响力。\&

    司马光站起身,踱步道:\&所以我说,光靠上书劝谏是不够的。我们要做的,是让陛下看到新政的弊端。\&

    \&可是现在朝廷的言路都被王安石把持......\&

    \&那就从民间入手!\&司马光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各位在地方上都有门生故吏,可以让他们收集新政引发的各种问题。等证据确凿,再一并上奏!\&

    正说着,又一个消息传来:王安石已经完成了新的《变法条例》,准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政。

    \&必须抢在条例颁布之前行动,\&文彦博说,\&否则等新政全面铺开,就更难改变了。\&

    众人正在商议对策,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一群市民在抗议均输法扰乱市场,导致物价飞涨。

    司马光走到窗前,望着街上愤怒的民众,若有所思:\&看来,时机已经成熟了......\&

    而此时的相府内,王安石正在召集支持新政的官员开会。

    \&诸位,\&他环视众人,\&新政推行到现在,遇到的阻力比预想的还要大。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坚定信心!\&

    吕惠卿立即附和:\&相公说得对!那些反对的人,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我们更应该加快改革的步伐!\&

    王安石点点头:\&不错。这次的《变法条例》,就是要让新政一步到位。谁要是敢阳奉阴违,就别怪我不客气!\&

    \&报!\&一名官员匆匆进入相府,\&苏轼已经到了京城,正在候见。\&

    王安石放下手中的文书:\&让他进来。\&

    片刻后,苏轼大步走入。虽然被突然调离密州,但这位年轻的文人脸上并无惧色。

    \&苏轼,\&王安石开门见山,\&你在密州上书,说青苗法是'与民争利',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苏轼昂首道,\&青苗法表面上是帮助农民,实则是让官府变成了放贷的商人。这与祖宗之法大相径庭!\&

    \&祖宗之法?\&王安石冷笑,\&那你可知道,正是因为守着这些陈规陋习,才让百姓深陷高利贷的苦海?\&

    \&可是......\&

    \&够了!\&王安石打断他,\&既然你对新政有疑虑,那就留在京城,亲眼看看新政是如何救民于水火的!\&

    苏轼还想争辩,却被王安石挥手制止:\&你暂时就在翰林院任职。等你明白了新政的好处,自然会改变看法。\&

    送走苏轼后,吕惠卿说道:\&这苏轼年轻气盛,不知轻重。依我看,应该重重惩处,以儆效尤!\&

    \&不必,\&王安石摇头,\&他是曾巩的学生,暂且容他一次。况且......\&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让他亲眼看看新政的成效,比惩处他更有意义。\&

    就在这时,章惇走进来:\&相公,各地的奏报已经整理好了。\&

    王安石翻看奏报,脸色渐渐凝重。原来,不少地方在推行新政时都遇到了阻力。有的地方官员消极应付,有的地方豪强从中作梗,更有甚者,竟然暗中勾结反对派大臣!

    \&看来,必须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了,\&王安石目光如炬,\&传令三司条例司:加快起草新的考核制度。凡是推行新政不力的官员,一律严惩不贷!\&

    \&相公,\&章惇迟疑道,\&会不会太过激进......\&

    \&激进?\&王安石站起身,\&现在的情况,不进则退!如果我们稍有犹豫,就会重蹈范仲淹的覆辙!\&

    夜色渐深,相府的灯火依然明亮。一场足以改变历史的改革,正在这不眠之夜中继续推进......

    而在司马光府上,反对派的密会还在继续。他们已经决定,要发动一场全面的反击。

    改革与守旧,新政与旧制,一场更大的较量即将展开。

    第二天一早,朝堂上就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司马光带着一摞奏章上殿,这些都是他暗中收集的各地新政弊端:\&陛下,请看!青苗法实施以来,有的官员假公济私,借机盘剥;均输法扰乱市场,导致物价飞涨;检法官更是横征暴敛,让地方官员不敢做事......\&

    \&司马光!\&王安石厉声打断,\&这些所谓的弊端,不过是既得利益者的诡辩!新政推行之初,难免有些问题,但总体方向是正确的!\&

    \&正确?\&韩琦站出来,\&扬州已经发生民变,其他地方也是怨声载道。这就是你说的正确?\&

    神宗皇帝听得眉头紧锁。这位年轻的皇帝虽然支持变法,但面对群臣的争论,也不免有些动摇。

    王安石看出了皇帝的犹豫,立即说道:\&陛下,变法之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当年汉武帝推行盐铁专营,不也是遭到群臣反对?但历史证明,那是正确的决定!\&

    \&可是......\&司马光还要争辩。

    \&够了!\&神宗皇帝终于开口,\&新政既已开始,就不能轻易改变。不过,王卿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减少阻力。\&

    散朝后,吕惠卿追上王安石:\&相公,司马光等人明显是在暗中串联。我们是不是要......\&

    \&不必着急,\&王安石胸有成竹,\&让他们反对去吧。等新政见效,自然就没人听他们的了。\&

    就在这时,章惇匆匆赶来:\&相公,苏轼在翰林院又写了一篇文章,严厉抨击新政!\&

    \&哦?\&王安石冷笑,\&看来这位年轻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来人,把他的文章给我拿来!\&

    读完苏轼的文章,王安石沉默良久,突然说道:\&传我命令:即日起,翰林院所有文章在发布前,都要经过审查。\&

    \&这......\&章惇迟疑道,\&会不会引起更大的反弹?\&

    \&反弹?\&王安石目光如电,\&现在是变法的关键时期,岂能让一些人在背后搅浑水?告诉那些反对的人:要么支持新政,要么就闭嘴!\&

    而此时,苏轼正在自己的书房里写下这样的诗句:

    \&更喜岷山千尺雪,终年常见白云飞。\&

    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但作为一个文人,他选择了坚持自己的信念。

    改革的车轮滚滚向前,没有人知道这场变法最终会走向何方。

    夜色深沉,王安石的书房内,一场密谈正在进行。

    \&相公,\&吕惠卿压低声音说,\&司马光他们已经联络了不少地方大族。这些人暗中资助农民闹事,就是想搞垮新政!\&

    王安石冷笑:\&果然如此。这些世家大族,表面上说是为民请命,实则是害怕新政动了他们的奶酪!\&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很简单,\&王安石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加快推行保甲法!让基层组织起来,打破这些大族在地方上的影响力!\&

    正说着,章惇匆匆进来:\&相公,刚收到消息。韩琦已经秘密联络了几位宿将,说是新政会动摇军心......\&

    \&宿将?\&王安石冷哼一声,\&他们不过是担心将兵法会影响他们的私兵!传我命令:即日起,加强对军队的整顿。敢有异议者,就地革职!\&

    \&可是......\&章惇欲言又止。

    \&子厚,\&王安石语气缓和下来,\&你要明白,变法不是请客吃饭。既然要改革,就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就在这时,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传来:曾巩请辞了翰林学士的职务。

    \&子固这是什么意思?\&王安石皱眉。

    吕惠卿冷笑:\&还能是什么意思?他那个学生苏轼闹得沸沸扬扬,他这是要撇清关系啊!\&

    王安石沉默良久,突然说道:\&也好,就让他去吧。变法路上,注定要失去一些故人......\&

    而在司马光府上,反对派的密会还在继续。

    \&诸位,\&司马光沉声道,\&王安石已经疯了!他这是要把整个朝廷都搅个天翻地覆啊!\&

    韩琦叹息:\&可惜陛下还是很信任他。\&

    \&那就让陛下看到新政的真相!\&司马光掷地有声,\&我已经让人整理了各地的状况,准备上一道万言书!\&

    \&光是上书恐怕不够,\&文彦博说,\&必须发动更大的声势。\&

    司马光点头:\&不错。我已经联络了各地的老臣,准备联名上书。这一次,一定要让陛下看清楚王安石的真面目!\&

    深夜的汴梁城,暗流涌动。一场足以改变历史的较量,正在这座古城的每个角落上演。

    而这,仅仅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