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埋坑魏国
作者:君子于役   战国帝业最新章节     
    乐乘的南线兵团还在有条不紊的朝蓟城进军。

    其实乐乘也很想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赶到蓟城,但是联军各国心怀鬼胎,没人愿意去死磕蓟城,只有齐军稍微积极。

    不过齐军只能打顺风仗,想让他们帮忙死磕蓟城,明显不切实际。

    乐乘没有办法,只能带着大军缓缓朝蓟城前进。

    就在乐乘大军距离蓟城还有一百里路的时候,斥候飞马来报。

    “报,将军!李牧将军以克蓟城!”

    听到这个消息的乐乘:Σ(っ °Д °;)っ

    联军的几个将领同样一片哗然。

    赵军这就把蓟城打下来了?

    虽然他们三天前就接到消息,李牧兵进蓟城,但是按照这些人估计。

    李牧想拿下蓟城,起码得死磕几十天。

    他居然只花了三天时间就把蓟城拿下了?

    这消息会不会有误?

    乐乘急忙追问:“消息确实嘛?”

    斥候点头:“此乃末将亲眼探知,绝对不会有错。”

    乐乘闻言,心中一沉。

    李牧拿下蓟城本来是好事,但是坏就坏在赵国这么快就拿下了蓟城,蓟城一失就意味着燕国已亡。

    燕国光速亡国,只怕要不了多久诸国就要来干涉。

    乐乘回身看了一眼身后的各国将领,这些人心思各异,有些已经在交头接耳。

    见此,乐乘大感不妙。

    他手上的这支联军,八成是要散了。

    果然不出意外,就在当夜。

    魏军将领、韩军将领纷纷找到乐乘,称是国中出了紧急之事,要求立刻回军。

    乐乘自然知道这两军将领打的什么心思。

    对方无非是见赵国吞了燕国,想退兵回去,观望局势发展。

    不过乐乘没戳破他们的心思,而是让这两军将领率军返回。

    随后卫军将领也来到,同样表示国中有事。

    短短一夜,联军纷纷散去。

    独留齐军鲁军还未离开。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齐鲁两军的将领也找乐乘请辞。

    至此,联军已散,乐乘手上的南部军团名存实亡。

    乐乘在齐鲁联军离开以后,仰天长叹。

    “我国这次恐怕有麻烦了,马上派人给丞相传信,要他早做准备吧!”

    另一边。

    廉颇也接到了蓟城被攻克的消息。

    听完这个消息以后,廉颇同样倍感诧异。

    但他和乐乘一样,马上嗅到了其中蕴藏的危机。

    “这次赵国恐怕要有大麻烦了!”

    廉颇立即给田秀上书备战。

    然后,廉颇又加快行军速度往蓟城而去,以求尽快和李牧汇合。

    蓟城中。

    自昨日赵军入城以后,燕人心中就惶恐不安,唯恐赵军会重演当年齐宣王百日灭焉之事。

    当年宣王灭燕,齐军进入蓟城以后就大肆劫掠,搞得燕国百姓叫苦不迭,燕人因此深恨齐国,后来才有了五国伐齐之事。

    但李牧随后下令封府库,禁宫室,始终纪律严明,对城中无论贵族百姓皆秋毫无犯,惶恐的燕人心中稍安。

    赵军入城的第二天,李牧亲自带着燕王乘车到城中巡视,安抚百姓,又厚葬了那些为国捐躯的燕国士兵。

    燕人见燕王平安无事,又见赵军确实对他们秋毫无犯,心中又稍稍安定了一些。

    随后,廉颇率军来到。

    两军会合以后,赵军人数大增。

    这让一些心怀不轨的燕人只得老实起来。

    时间临近中午的时候,乐乘率兵来到。

    见只有赵军前来,李牧顿感不妙。

    两人相互抱拳见礼以后,乐乘说明了一下他这边的情况。

    李牧面色沉重,心道:“联军这么快就急着退兵,必定是已经对赵国生出忌惮之心。看来我得加快速度,尽快收复整个燕国,不然拖延下去,恐怕赵国会重蹈齐宣王灭燕的覆辙。”

    想到此处,李牧对左右说道:“我们得赶快入宫请燕王下诏,命令辽东守军投降,然后由我军去接管辽东各地的城防。”

    廉颇点了点头,道:“上将军言之有理,得尽快把辽东掌握到我们手里,否则辽东那边,很有可能会生出什么变数。”

    李牧带着赵军的一众将领来到王宫。

    燕王唤此时正在用午饭。

    见这么多将领来到,燕王唤吓得浑身发颤。

    几个侍奉燕王用餐的婢女也慌慌张张的退了下去。

    “将军,不知你们此来所为何事?”

    燕王唤很怕,李牧会一刀结果了他。

    当年齐宣王灭燕,他的老祖宗燕王哙可是被齐人杀了的。

    李牧安慰道:“大王莫慌,臣只是想请您下一封诏书,让辽东各地守军放下武器,向我赵国投降,稍后臣会派人去接管辽东各地的城防。”

    燕王唤一听李牧并非是来杀自己的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好,此事容易,寡人这就下诏!”

    燕王唤没有丝毫犹豫的写下了诏书。

    形势比人强,这种时候,抵抗已经毫无意义,当初五国伐齐,齐闵王就是因为不肯跟楚国合作,结果被楚将淖齿抽筋剥皮。

    燕王唤还年轻,他可不想落得一个被抽筋剥皮的下场。

    拿到了燕王的诏书,李牧带着将领们从王宫出来。

    “燕国辽东敌方三千里,城池数十座,而且辽东之地苦寒,不知哪位将军愿意前往辽东走一遭?”

    廉颇闻言,立即说道:“上将军,你信得过老朽,让老朽走一趟如何?”

    李牧看着廉颇,犹豫了一番以后,摇了摇头:“非牧不相信老将军,只是辽东之地偏远,老将军年事已高,我看还是换别人去吧。”

    乐乘一听,立即抱拳:“那就让末将去如何?”

    “善!”李牧心中想的人选就是乐乘。

    乐乘当年跟他叔父乐毅久在燕国,乐氏一族至今在燕国都有很深的威望。

    收服辽东这种事情,乐乘去远比廉颇去效果要好得多。

    廉颇见李牧叫了乐乘去,心中顿时不忿。

    “哼,上将军这是信不过老夫,觉得老夫老了!”

    李牧急忙解释:“老将军误会牧了,牧的意思是,乐乘将军去收服辽东,而您去收服居庸关以北的土地。”

    燕国在蓟城北面,还有一片疆土。

    只不过那一片疆土城池并不多,而且由于靠近塞北土地也比较贫瘠。

    其中唯一一座比较大的城池就是平舒。(今山西灵丘县,不知道燕国为啥取这么多重名的城市。)

    平舒实际上更靠近赵国,此处只有一块狭长的地方与燕国的本土相连,几乎形同飞地。

    但此地的战略意义还是比较重要的,燕国占据此处,时刻可以窥测赵国的代郡。

    廉颇一听李牧要自己去收复燕北的土地,瞬间大喜。

    “那老夫可就多谢上将军了!”

    乐乘这时说道:“辽东之地到处都是蛮夷,若想要在那里接手,非得有三万大军不可。”

    他手上原本有八万大军,但其中六万都是联军。

    也就是说他手上现在只有两万人,靠着两万人想占据整个辽东,明显有点不太够。

    廉颇听罢没有犹豫:“这事容易,老夫给你一万人就行了。”

    乐乘也没推辞:“那就多谢老将军了!”

    随后,乐乘、廉颇各自率军往辽东、燕北而去。

    李牧则是继续留在城中安定人心。

    ……

    赵国,邯郸。

    田秀在蓟城被恭喜的第二天就接到了李牧的战报。

    战报是以加急的形式送来的,随同送来的还有联军归国的消息。

    看完这两份战报后,田秀心中又喜又忧。

    喜的地方是赵国终于拿下了燕国。

    而悲的地方则是,联军这么快就撤退回国了,说明各国马上就要对赵国展开行动。

    一场大战看来是难免了!

    毛遂在旁边建议:“丞相,我们莫不如从燕国手上割走一大片土地,然后让燕国复国,以此平息各国的怒火,您看如何?”

    田秀看了毛遂一眼,没说话。

    毛遂果然只能主管情报,对国际局势他是一点也不明白。

    赵国这次好不容易拿下燕国,如果只是割一块地就放过燕国。

    那赵国还不如从一开始就直接逼迫燕国达成城下之盟,何必费这么多事?

    而且赵国这次如果放过燕国,下次再想对燕国出手就没那么容易了。

    燕国还会记恨上赵国,将来一旦有机会就会从背后给赵国来上一刀。

    打蛇得把蛇打死,这道理田秀还是懂的。

    李斯看穿了田秀的心思立即说道:“丞相,我们绝对不能就这样把燕国吐出来,臣以为为今之计,我们应该迅速稳定燕国局势,将燕国牢牢控制,而后在应对即将到来的联军。”

    现在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赵国马上就要遭群殴。

    李斯索性直接把话给说透了。

    田秀点了点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我马上就进宫,向太后上书准备备战!”

    尉缭却在这个时候开口:“师父,您教过我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田秀看向尉缭,道:“你小子有什么想法吗?”

    房间里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尉缭。

    迎着众人的目光,尉缭不急不缓的说道:“徒儿以为我们眼下应该分成两步走。”

    田秀耐心的等着下文。

    “第一步,由您或者赵王亲自到燕国去一趟,稳定、收服燕人之心,使燕国能够为我所用。”

    “第二步,马上派使者出使韩、魏、齐三国,以利诱之,使三国默认我国吞并燕国的事实。”

    他说到这里,上官文君就忍不住开口了。

    “为什么不派使者去秦楚?”

    尉缭看着她:“秦国、楚国是极难被贿赂的,我们对秦国而言是个重大威胁,秦国一直把我们当成他们的假想敌,所以不管我们开什么条件,秦王都不可能看着我们吞并燕国。

    至于楚国,秦楚现在穿一条裤子,楚国是不可能冒着得罪秦国的风险,上我们的船,所以想贿赂秦楚两国根本不切实际。”

    上官文君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可是我们要拿出多大代价去贿赂这三国呢?”

    这次说话的是李斯。

    要去说服这三国,十有八九要让他这个大司行去。

    李斯很想知道,自己要拿出什么条件去说服齐王魏王他们。

    田秀同样很期待,尉缭准备拿什么条件去引诱这三国。

    “先说韩国。”尉缭缓缓说道:“三国里面韩国实力最弱,他也是最容易满足的。当年韩国的都城平阳被秦国所取,如今,整个河东已经在我赵国手上,我国可拿出平阳(山西临汾)利诱韩国。”

    “平阳曾经作为韩国的古都,此地对韩王的诱惑不比宜阳、武遂要小,而且我们两国乃是姻亲,我国以平阳诱之,韩王必定会被满足。”

    田秀点了点头,又接着问道:“那接下来如何去利诱齐魏两国?”

    尉缭笑了一笑:“齐国其实比韩国还要好满足,齐国本来就是我们的盟友,与我们休戚与共,而且我们已经答应将原本属于燕国的平舒还给齐国,那我们索性大方一点把平舒周边的那十几座小城都还给齐国。齐国得了这么多的好处,自然会默认我们吞并燕国的事实。”

    说着,尉缭又补充了一点:“贿赂齐国的时候,务必重贿后胜,徒儿观此人贪婪成性,其若是得重贿,则说服齐国不难。”

    田秀点点头,示意尉缭接着说下去。

    尉缭又继续说道:“三国里面,最难说服,最难满足的就是魏国。”

    “魏王贪鄙,而且我们吞并燕国以后势力将会大涨,届时肯定会对魏国产生很大威胁,这是魏王无论如何不愿意的。”

    “所以我们想要说服魏国,必须得给魏王点甜头,砸晕他,砸昏他,砸的他分不清东南西北才行。”

    尉缭说的很容易,但魏王什么没见过,赵国拿什么才能把他砸晕?

    这个问题不光李斯在思索,田秀同样在思考。

    “师父!”尉缭直接道出谜底:“其实我们想把魏王砸昏太容易了!”

    “怎么说?”

    “我们可派人上降表于魏王,称臣与魏,然后再把九鼎之一的豫州鼎拿出来,交给魏王,则魏王必会效仿秦王和先王,行称帝之事。”

    说到此,尉缭笑得十分轻松。

    “魏国要是称帝,估计秦国楚国会恨不得把魏王的皮都剥了!那个时候魏国还有什么闲心来攻打我们呢?”

    李斯皱眉道:“有了秦王,秦王,还有先王的例子在前,魏王还会蠢到干这种天怒人怨的事情”

    齐王地、秦王稷、赵王丹这哥仨都称过帝,但结果都是在称帝以后没多久就落得众叛亲离,最后含恨而死。

    所以李斯觉得,魏王只要脑子没被驴踢过没道理,还会再上这个当。

    尉缭听完又笑了:“先生放心,魏王他肯定会上这个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