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世家公子的年少白月光101
作者:晨时风夜时雨   快穿:女配退散,白月光她复活了最新章节     
    永和五年,七月,皇帝酒后意欲摘月,于逐月台坠亡。
    太后紧急召见群臣,立皇太子为帝。
    永和五年,八月,谣传京中皇帝乃为奸人所害,朝有逆贼,海内知名大家亲自写赋,悼念皇帝并直指颜家。
    各地纷纷响应,意欲北上清君侧。
    京城,萧府。
    相貌平平的中年人对着萧景拱手作揖道:“只要萧相愿意襄助王爷行事,事成之后,愿许萧相侯爵之位,世袭罔替。”
    萧景端茶送客,“道不同不相为谋。”
    等人离开,萧连元才开口道:“皇帝的死法太不体面了,你当时不该让佟鼎入宫的。”
    有心人见过皇帝的遗体都能看出皇帝死前受了折磨,佟鼎这人容易冲动且毫无敬畏之心,行事莽撞,不计后果,那夜处理逐月台上的痕迹就耗费了好一番功夫,若非太后的人及时赶到,顾内监的尸体都不知要如何处理。
    萧连元不解萧景为什么要派这么一个人做后手,萧景抿了口茶,笑了笑没出言解释。
    萧连元骤然想到什么,萧景是故意的!故意派这么个人去皇宫!
    萧景见他明白了,笑着道:“他有时候还是很好用的。”
    京城,颜府。
    颜柳送走游说她的人,道:“派人将今日之事传给萧景。”
    当年萧连元能用一篇赋论得先太子的重用,险些压过杨老,几年过去,萧连元的水平应当更好了。萧景会理解她的意思,两家的合作可不是靠嘴上说的,若是萧连元写不出来,颜家有人可以写赋,也可以写逐月台上的事。
    崔仪皱着眉,道:“萧家给出的理由太过敷衍,顾内监是他们的人,就算他临时反悔,也有其他方法,不该将此事闹这么大,令逐月台下溅满鲜血。”
    颜柳不在意道:“左右皇帝死了,各方都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多几个宫人看见此场景也无妨。至于萧家……我大抵能知道他的心思,不影响大局。”
    永和五年,八月十二,萧连元写赋驳斥乱臣贼子,各地见无法分化萧颜两家,京城固若金汤,有人偃旗息鼓,有人鼓动将士,征集灾民,号称有二十万大军。
    八月十三,皇太后言她于梦中见先帝,先帝亲言是皇帝无德,窃居皇位,故而上天降难于大齐,细数皇帝登基以来大齐所遭天灾。
    再结合去岁皇帝下的罪己诏,以及皇帝摘月坠亡,一时间皇帝风评急转直下,众人皆视其为昏君,百姓中不乏有人拍手称快。
    与此相对的则是朝堂诸人都是一心为百姓的清官,否则皇帝是昏君,为何每次天灾发生,朝堂都有人赈灾?
    各地不约而同涌现出现身说法的人,大多人不是说萧景就是颜家,也有少部分人说长乐王、赵家、钱家等等,他们一心为灾民考虑,好几次赈灾的都是这几家人啊。
    叛军手下的人一跑再跑,清君侧的名头已经不管用了,叛军很快想到了另一个名头,国赖长君,新君年幼,皇权旁落,我们应当进京匡扶皇室。
    这名头还没有传播开,京城就又传出了新的消息,仁宗的五皇子意欲效仿周公旧事辅佐新帝,待新帝长成就归还皇位。
    叛军首领气的嘴上冒泡,大帐内吵来吵去,最后还是选择挥师北上,这次号称有十五万兵马。
    颜柳展开信件看到此处,问盛泉道:“号称十五万,实际应该有两三万吧?”
    盛泉道:“从叛军的行军速度、所需食水以及营地大小判断,最多不超过一万人,这不算一路上逃掉的人。”
    颜柳一时语塞,好半天才道:“我该说他们是不自量力还是艺高人胆大?既然如此,也别让他们到京城了。”
    九月下旬,叛军于荒野遭遇朝廷官兵,一经接触,瞬间溃散,自此这场闹剧得以终结。
    九月末,仁宗的五皇子以国号为王,封为齐王,携新帝于郊外举行祭天大典,为表示自己的忠心,齐王宣布沿用先帝年号,直至新帝亲政,朝野皆称赞不已。
    永和五年,十二月,松岩郡,萧家。
    萧家族长道:“你执意要见我所谓何事?”
    卢氏的右手缠着纱布,她拿刀抵着自己的脖子强行闯进萧家族长的院子,侍卫上前夺刀,卢氏挣扎下右手直握住刀锋,这才留下了伤痕。
    “我不想见你,我想见的是萧景,是那个畜生,我当年就不该生下他……”
    萧家族长神色淡淡,像是早已习惯卢氏的胡言乱语,纠正道:“七出之条中有无子一条。你若是只想说这个,那我便离开了。”
    卢氏连忙拦住他,道:“今年萧景回来吗?他总要祭祖的吧。”卢氏神情偏执,“卢氏落到这个下场,你们还觉得不够吗?我知道错了,我不该私自上京的,我什么都没有了,那时萧景的亲舅舅啊,你们帮帮他啊。”
    卢家一直在被针对,尤其是有崔仪在前,有心思的人都将卢氏看作他们平步青云的踏脚石,卢家是彻底覆灭了,但卢氏的兄长还活在世上,被卢氏庇护在松岩郡,卢氏看着兄长的颓废、想到卢家曾经的繁盛,心如刀割。
    她宁愿用这条命去换卢家,可是不行,她必须活着,她死了卢家就更没有人照看了。
    萧家族长道:“你有丈夫、有子女还有孙儿,萧家待你不薄,锦衣玉食养着你,哪怕你犯下这样的错误,萧家也没有将你关在祠堂。我想问你有什么不满足?”
    卢氏凄然道:“卢家家破人亡,我的侄儿甚至连个全尸都凑不齐,你竟问我有什么不满足?”
    萧家族长是真的看不懂了,“出嫁从夫,你自进门后就是萧家人,卢家的族谱没有你的名姓,卢家和你有什么关系?卢家养你一十五年,萧家养你二十八年,这世间的规矩都是如此。
    你怪萧景对你不孝顺,那你可有想过自己对夫家、对夫婿可曾做到妇人本分?”
    萧家族长是真的想不通,卢氏在闺阁时也不是被长辈疼宠的,她的家族也没有分族产给她,并无任何额外优待,卢氏膝下子女已长成,家族强势与否也不会影响卢氏在萧家的地位,卢氏做什么要舍弃子女的利益也要顾着卢家啊?
    当年卢氏上京是因为萧景过继一事,萧景过继后会看在血缘关系上对弟妹有所照料,但对卢家可就是一定不会了,一无感情二不是宗法上的母族,所以卢氏上京闹了一场,让天下都知道萧景的母族,若是萧景再提过继,就有嫌弃母亲举止失当、心性凉薄的嫌疑,萧景想借过继摆脱卢氏的愿望也不可能实现。
    萧景过继一事就此搁置、再不曾提起,因为不需要了。
    卢氏膝下的子嗣都因为她的做法深受影响、保受议论,甚至子女和她离心,可卢氏却没有为他们开口求过一句,满口最在意的就是她的侄儿。
    关键是你兄长对你也没这么真心啊,原来还可以这么养女儿的嘛,萧家族长大为震撼,并且反思了一下萧家养女儿的方法,认真思考要不要借鉴一下卢家的教养方法。
    卢氏浑然不听,只坚决道:“我就这么点念想,若是兄长他们一家出了什么事,我就一头撞死在这!你告诉萧景,他要不想丁忧那就护住我的兄长!”
    萧家族长沉默着盯着卢氏,良久,他道:“因为你的愚蠢,让萧景对萧家产生芥蒂,你认为我还会犯第二次这样的错吗?”转身对身旁人吩咐道:“三夫人信佛,一年四季都呆在佛堂中礼佛,不喜和外人交流。”
    下人闻声知意,“是了,三老爷前天还说要在府中建个小佛堂,佛堂选在西北角如何?那边环境清幽。”
    “多安排些侍卫轮班守着,三夫人身份贵重,不能出了意外,免得有歹人翻墙惊扰三夫人,再多安排些婢女贴身照顾着三夫人。”
    两人一来一回间已经定下卢氏未来的安排并且说定了对外的理由。
    卢氏像是听不懂他们的话,她尖叫着说你们敢,说你们放开我,但还是被曾经不敢近她身的侍卫堵着嘴拖了下去,曾经她肆无忌惮,坚信无人可以奈何她,现在的她才突然发现原来萧家有无数种可以在规矩之下“教训”她的办法。
    多年后,卢氏回望过去,却不知是对是错。她仍坚信萧家不是她的亲族,所以萧家可以毫不留情地翻脸将她囚禁数年,她相信自己的兄长绝不舍如此对她。但他的兄长也不会考虑她的处境,只会一次次希望自己提携帮助卢家,再走一次,卢氏还是不知道怎么走,或许,她唯一所能依靠的是自己的亲生子女,依靠他们得到自己的家。
    在卢氏子女的求情下,卢氏终于可以走出西北角的佛堂,走出卢府,看看府外的景色。